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07-20 14:04史雨桐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高中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阐释,之后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针对发现的教学问题,提出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材解读的单一方式,巧妙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史雨桐(1994-),女,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中教学体系和内容也不断进行改革。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强调英语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作用,更具有特殊的人文性作用,即英语学科包含独特的育人价值。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够指导生活实践的优秀品格与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的阅读语篇融合了词汇、语法、文体特点、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知识,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因此,科學设计并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并将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将是新时代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概述

很多人认为,英语只是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存在,并没有什么语言素养可言。其实他们都只关注了英语的语言价值,而忽视了英语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如果忽视了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那么英语学科教师和学生就不能正确地看待英语这门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一)英语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比如听力、口语等技能的均衡发展,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层面的综合发展。

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课程多是以讲授考试内容为主要教学任务,英语学习的目标也仅限于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并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多数人对于英语学科的认识仅限于交流工具这一层面,却忽视了其育人作用。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英语课程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与英语基本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推动学生各方面共同发展,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具体而言,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通过英语,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学习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能从多种角度去看待某一现象或问题,促进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文化差异,也有利于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四个组成要素构成,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方面,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这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文化意识是指能够正确地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内容,尊重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主动吸收优秀文化的精华。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讲解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发现不同文化的魅力以及掌握恰当地对待不同文化的方式。思维品质是指独特的个人思维方式,是能够运用英语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逻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层面来设计和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拓宽英语学习渠道,主动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

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等不一致,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也不同。高中英语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构成都表明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的情况,无法真正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更难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为了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更充分地贯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并努力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归纳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对实际教学过程的教学观摩,可以发现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解读方式单一,过于注重表层信息的理解

高中英语教师主要是以教材中的各类课文为媒介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单元主题体现在不同语篇中,这些语篇中包含了该单元的词汇、语法、文化内容等,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实际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通过逐字逐句对文章内容进行英译汉或汉译英来实现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学习重点语言知识的教学目的。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无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学生获取浅层信息,比如学生将语篇中的信息提取并填写表格来完成对整个文章的理解。除了表格外,教师也常常以课后习题为线索,分析解读课文内容和结构,并没有关注课文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及其独特的情感价值,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阅读活动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积极互动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读前、读中和读后。每个阶段都有可供教师选择的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通过这些阅读活动,学生能逐步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吸收有益的思想和观点。但是由于不同阅读活动实施过程中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受到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教学设施条件等,因此根据不同的语篇选择合适的阅读活动对教师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另外,面对高考的压力,阅读教学不得不更关注学生的做题效率,以锻炼高效完成阅读习题为主要教学目的。这种功利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主动解决阅读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阅读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未发挥引导作用

虽然大部分高中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阅读技巧并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语篇阅读方法,但是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考的考核内容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的发展,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情绪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未有效采取设置情境、个性化指导、鼓励式追问等一系列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措施。

三、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计开展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多种语言技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改变教材文本解读方式,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能力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解读教材中的语篇时多用翻译法,这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意减少直接翻译语篇的幅度,根据文章的文体结构,使用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来完成阅读教学。比如在开展一篇广告题材文本的阅读课时,教师可以布置阶段性阅读任务,每个阶段指引学生完成关于广告内容的不同层次的解读任务,学生需要完成由表层信息的归纳到潜在表达意图的探索的过渡,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阅读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之间通过语言交流完成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涉及跨文化交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理解语言所包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知识,从而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二)科学设计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英语阅读教学一般都是教师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来完成对目标内容的讲解和价值升华。一般情况下,教材中的主要阅读文本都配有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来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图片是能刺激思维的教学资源,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日趋重要。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语言技能变成了听、说、读、看、写,突出“看”这一技能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视觉媒介,比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和分享个人阅读感受的热情,尽可能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来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气氛,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相互合作又彼此竞争的氛围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收获不一样的阅读成果。

(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主动吸收当前比较新颖且高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将这些新理念、新模式与自身所面对的教学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校对英语学科的整体安排等实际情况,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给予其个性化指导,真正做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创造適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做好辅助工作。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支架”,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将复杂难懂的学习内容拆解成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使学生逐步完成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思考,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和技巧,建构自己的英语学科系统。在学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需要减少相应的协助,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已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和学生能够高效答题,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转变对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设计和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要特别注意采用多种方式解读教材文本,促进学生完成由浅层理解到深层次理解的过渡,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时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毕莹.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0(33):105-107.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 教材·教法,2016(5):79-86.

[4]贺娟.核心素养下学思取向的“以图促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8(4):86-90,111.

[5]刘霞.核心素养的内涵反思与教育启示[J].中国教师,2016(9):29-32.

[6]刘金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263-264.

[7]田文燕,张馨琪,周宣丰.支架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9):80-82.

[8]王静,詹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9(3):78-84,110.

[9]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6(16):6-7.

[10]周洪艳.核心素养视野下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2):173-174.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设计思辨性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