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价

2022-07-21 09:12贾雪营口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营口11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刮宫子宫出血宫腔镜

贾雪 营口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辽宁 营口 115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优势,为妇科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月本院诊治的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治疗,各46例。对照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常规宫腔镜刮宫术治疗,观察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复发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对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用时接近,P>0.05。对术中出血量、术后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观察组(2.17%、2.1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术后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刮宫术、宫腔镜电切术均可用于妇科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治疗中,手术整体效果比较,宫腔镜电切术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且手术损伤小、疾病复发风险低,是优选术式。

异常子宫出血即女性正常月经期外出血,月经出血延长,经量异常增多。导致其发生的病因较多,但临床主要常见的诱因仍是患者子宫内存在病变[1]。既往治疗中,多采取甾体激素、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发现对患者身体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复发率高[2]。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成熟,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身体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3]。宫腔镜可以让医生直观的对患者宫腔内进行视诊,同时可以直接对异常部分进行干预治疗,即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治疗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选择本院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例,对比不同术式预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妇科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患者有经期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多等表现,经检查确诊,时间选自2019年5 月~2020 年1 月,总计92 例。将92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40.05±5.50)岁;出血时间4~15d,平均(8.50±3.50)d;分娩史25例,不孕5例,未孕13例,流产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57岁,平均(40.30±5.20)岁;出血时间5~13d,平均(8.30±2.80)d;分娩史24例,不孕6例,未孕14例,流产2例。2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手术指征;②手术方案患者知情同意;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依从性良好[4]。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②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④妊娠、哺乳阶段患者;⑤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宫腔镜下定位患者息肉病灶,多发性息肉者先吸宫,而后以刮匙刮宫处理,单发性息肉者以刮匙直接挖除,检查刮除情况。

观察组:根据患者月经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对于平素月经周期比较规律患者,手术时间主要选择在月经结束后3~10d进行,如患者平时月经周期不规律,则应选择患者出血较少或经止血治疗后的适宜时间进行。手术器械的选择:应用蛇牌持续灌流硬质宫腔镜、治疗镜、手术镜、冷光源、膨宫介质等,将膨官的压力设置为11~13kPa,将电切功率设置为80~100W,电凝功率50~60W,治疗期间将扩宫压力维持在100~110mmHg左右,电切液灌注速度调整为300~450mL/min。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经妇检后给予铺设无菌洞巾,常规消毒,放置窥阴器,并再次对阴道及宫颈处给予常规消毒。用探针对宫腔深度进行探查。根据患者宫颈松紧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宫颈扩张,如患者子宫内膜增厚,应在宫腔镜撤出时给予薄化内膜治疗,然后再次将宫腔镜放置于宫颈内。宫腔镜下探查患者宫内情况,分别对患者宫颈管、宫腔四壁、两侧子宫角及双侧输卵管进行检查,在检查后对宫腔镜外撤时再次对宫颈内进行检查。患者治疗前完善宫颈彩超检查,如提示未见异常,则给予常规宫腔镜检查,消毒,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逐层浸润麻醉,放置宫腔镜检查,如患者宫腔及宫颈管形态均未见异常,则予以即刻诊刮术治疗,选择患者子宫内膜处于局部隆起部位进行;如患者宫腔镜下可见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宫颈管内息肉,则在宫腔镜下给予静脉麻醉并行电切治疗;若患者手术前彩超可见宫腔或近宫腔区域存在占位情况,或者患者宫颈口内存在明显子宫黏膜下肌瘤,应给予硬膜外麻醉,仔细检查患者占位发生部位,病变大小、形态、色泽等情况,应用Hegar扩宫器对宫颈管进行扩张,后放置宫腔镜对病灶进行切除。若患者存在严重贫血情况,为降低术后出血减少低血容量引发并发症,治疗时可以给予适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米非司酮等药物干预,在可逆的低雌激素环境下,患者连续3个周期均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小患者肌瘤的体积、降低对占位瘤体的血液供给,降低术中出血量。如对肌瘤直径>3cm时应在超声指导下进行,这样可以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肌瘤图像,避免出现遗漏,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治疗时间,减少子宫穿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生活质量状况与随访6个月复发率情况。

1.4 判定标准

①效果评价。显效:出血量减少/不出血,月经周期、经量复常;有效:出血量减少,月经周期、经量改善;无效:以上效果并未达到[5]。②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生理功能,总分均为百分制。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6]。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软件计算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结果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计数资料

2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与随访复发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P均<0.05。

表1.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组间计数资料分析 (n=46,n/%)

2.2 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2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组间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

表2.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组间手术相关情况分析(n=46,±s)

表2.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组间手术相关情况分析(n=46,±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3.5±5.0 24.0±3.3 3.0±1.0对照组 25.3±5.5 27.5±3.5 3.3±1.0 t 1.6424 4.9348 1.4387 P 0.1040 0.0000 0.1537

2.3 生活质量改善比较

2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组间各项指标维度评分比较,P均<0.05。

表3.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组间生活质量情况分析(n=46,±s)

表3.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组间生活质量情况分析(n=46,±s)

注:与治疗前指标评分相比,aP<0.05

组别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生理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6.50±5.50 88.80±6.60a 70.60±5.50 92.20±5.60a 72.20±5.60 93.30±4.50a 70.50±5.60 92.30±6.50a对照组 65.05±5.05 80.50±4.50a 70.90±6.40 83.50±4.50a 72.50±5.50 83.30±4.30a 70.80±5.50 82.30±5.60a t 1.3171 7.0471 0.2411 8.2136 0.2592 10.8968 0.0310 7.9052 P 0.1912 0.0000 0.8100 0.0000 0.7961 0.0000 0.9754 0.0000

3.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症,是神经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非正常子宫出血性病症,子宫腺肌症、功能失调引发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都可以诱发患者子宫出现异常出血情况。患者有出血、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需及早诊断、治疗[7]。过去,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多采用药物干预调整患者月经量,如长期治疗均无明显改善,则多建议患者性子宫全切治疗。宫腔镜检查后刮宫术是传统方法,可以全面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形态、直视下刮宫,但是有盲目性,易漏诊、误诊,增加术中并发症风险[8]。此外,刮宫治疗并不适合所有子宫病变,对于部分区域如子宫角等应用刮宫治疗时,可能出现治疗不充分,有残留,复发率较高的情况。目前,随着腔镜技术不断革新,宫腔镜电切术已经成为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诊断及治疗方式之一。宫腔镜下电切术在宫腔镜下可直观、清晰地观察病灶实际情况,提升了病因诊断符合率与手术治疗安全性,通过热效应破坏病灶组织原有结构,促使切除部位组织纤维瘢痕化,有助于切口愈合,且不会影响子宫正常组织、保留原有子宫正常解剖结构[9]。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并发症、复发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本文结果与尚秋艳[10]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梅静波[11]研究指出,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是临床首选治疗方式。笔者体会,因为宫腔镜治疗时电极对子宫存在不同深度的损伤,同时子宫内膜本身容易出现再生等情况,这都会引发宫腔镜治疗后患者病情出现复发和加重情况,因此,治疗后仍建议患者定期应用药物巩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不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均有重要作用,是临床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重要手段。并且,有些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及宫颈管息肉的患者可能有内分泌紊乱情况,经宫腔镜手术联合口服激素治疗后,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猜你喜欢
刮宫子宫出血宫腔镜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低频脉冲电刺激用于诊断性刮宫术镇痛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