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语言密码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2022-07-21 07:39王希梅朱永明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躯体呼吸衰竭密码

王希梅,朱永明

(1.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191;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躯体语言是以身体语言行动为载体,利用表情、眼神、微笑、手势、姿势等将非语言信息传达于对方[1]。重症监护室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病人,往往因环境陌生、疾病带来的恐慌、气管插管无法发音的痛苦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慌、烦躁不安等心理情况[2]。因此,在病人治疗过程中使用躯体语言密码,可以有效地通过动作、手势等方式与病人进行沟通,利用躯体语言密码对病人实施有效护理,予以提高病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治疗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率。2004年,王悦[3]等把躯体语言应用于SARS病人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将躯体语言密码用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临床一线中,提升了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的信息沟通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某三级医院呼吸科收治的50例中、重症病人,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25)与对照组(n=25)。实验组中,女11例、男14例,年龄35~60岁(44.24±1.56);对照组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36~61岁(46.85±1.16)。两组人员年龄、性别、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病人进行严密观察病情、日常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躯体语言密码沟通。

躯体语言密码于病人入科第2日开始实施。首先由专人向病人讲解躯体语言密码的具体含义(见表1),再对躯体语言密码逐一进行讲解和演示,突出每个躯体语言密码的操作手法,实施满14日或病人出院时进行评价。

表1 躯体语言密码及其含义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①仪表。护士举止温柔、亲切和蔼,以舒缓病人紧张不安的情绪。②触摸。适当简单触摸病人的肩部、背部,可减少患者不安与焦虑[4],同时可感受到护士的尊重。③躯体指示。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防护服的着装、口罩、护目镜等防护措施不便于语言的沟通,有时说话多会引起护目镜模糊等情况。护理人员做护理及治疗前,先采用手势向病人招手以示打招呼;在病人讲述自身情况中,护理人员会做出点头等标记性动作来协调交流的进行;护理人员在离开病房时可向病人做出“V”字手势,表示必胜的信心;病人口渴时可舔嘴巴以示喝水、饥饿时做嘴巴嚼东西的动作等,以满足自身需求;病人病情危重且使用呼吸机无法语言交流,可通过文字来表述自己内心复杂的需求。④空间效应。在相互交流中,不同的距离产生的效果不同。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并未一味追求和病人的远距离来实现距离保护。在与病人治疗时采用个人距离:约0.5~0.8 m,实现与病人的距离效应,建立友好护患关系。日常巡视采用公众距离:约0.8~1 m,不与病人过远,以免引起病人敏感,有利于构建和谐关系。

(三)观察指标

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两个项目,用于评价护理满意度。评价等级: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至79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基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病人人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抑郁程度及焦虑状况,SDS、SAS量表各20个条目,总分为100分,每个条目以1-4级评分,分值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反。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治疗配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主动配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配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二)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SDS、SAS评分

三、讨论

(一)机械性通气是用于抢救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方法

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由于病房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气管插管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加之患者自身等多种因素,使患者存在沟通障碍产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甚至会引起焦虑、恐慌感等负面情绪。导致护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病人的需要,病人病情加重等情况。护患有效沟通降低,增加了护理的繁难,同时也增添了病人的精神压力。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实施护理时,多侧重护理的安全性、及时性,通常会忽视病人心理需要及自身需要,进而引起病人配合率低,影响护理进程。因此,探索有效的沟通方式,对病人护理的顺利进行有特殊意义。闫文霞[5]对40例ICU重症病人实施非语言沟通后,降低其抑郁及焦虑负性情绪,从而提升病人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有资料显示,60%~80%的信息量可通过躯体语言传递[6]。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护士服着装、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措施,影响了表情的展示和语言的表达,这让病人感受到冷漠。躯体语言密码沟通相比于语言沟通方式更具有影响力,能跨越语言不通时的障碍,运用辅助手势及姿势、面部表情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可更准确、更直接地反映出人的内心情感[7]。对实验组病人实施日常护理同时,侧重病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各方面需求,并经过对病人手势、病情等状况的仔细观察,掌握并满足需要,以柔和的态度舒缓其不安、紧张的情绪。躯体语言密码的沟通方法使其感触到护士的关怀,有利于提升病人的护理配合度[8-9],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病情的恢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10]。

(二)实施躯体语言密码可有效提高护理配合度和治疗配合率

研究结果显示,躯体语言独特的情感交流有时是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实验组病人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病人的主动配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提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病人实施躯体语言密码,简单实用,可以有效降低病人不良情绪,提高护理配合度,治疗配合率。

四、结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的信息传递是互动的,躯体语言的信息亦同样如此,病人通常使用身体语言表达愿望和感受,护士常常可以用躯体语言表达感情,调节信息传递,进行沟通。临床中机械性通气病人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引发人机对抗,危及生命[11],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实施躯体语言密码干预,更好地贴近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在治疗初始表现的焦虑、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对病人进行有效的躯体语言密码干预,让病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消除病人不良负面心理压力对病人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躯体呼吸衰竭密码
密码里的爱
现在干什么?
密码抗倭立奇功
搬家
密码藏在何处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夺命密码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