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现状与审思

2022-07-22 03:46苏鹏举邹太龙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儿童农村研究

苏鹏举,邹太龙

(1.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2.湖北民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依然关涉乡村教育振兴和城乡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同时也是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最为艰难的“最后一公里”。近十年以来,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和乡村社会结构急剧转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因为父母返乡或者跟随父母进城上学而大幅减少,但截止到2018年仍有接近7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场域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情感资本等要素缺失,他们仍然是我国乡村社会场域中不容忽视的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以城市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持续加剧了农村社区的空心化和农村教育资源的抽离,使得留守儿童赖以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全面倾塌,引发了更为严峻的教育缺失与成长困境,给留守儿童带来教育之殇、成长之痛。早在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系统,2016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019年《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继颁布与实施,再次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和社会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和热点话题。

一、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趋势和阶段

(一)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首先,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留守儿童教育”为检索词,共获得文献为1 463篇,其中,期刊文献1 258篇 (占比85.9%)、学位论文150篇(占比10.2%)、会议论文40篇(占比2.7%)、报纸文章15篇(占比0.1%)。手动剔除会议、报纸、随笔等无效文献55篇,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 408篇。统计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成果逐年递增,2017年达到顶峰,2018年后发文量虽有下降态势,但发文量每年仍然保持在130篇左右(表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教育脱贫攻坚计划不断深入推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持续成为教育、社会、文化等领域热点研究话题。

表1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文献发表年代与数量

其次,为了获得全方位研究成果,笔者在读秀网以图书书目“留守儿童教育”为检索词共检索到74种学术著作,其中2010—2020年期间学术著作出版量为58种,占比高达78%,2017年留守儿童教育相关学术著作出版量到达到顶峰。主要代表著作分别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谢妮,申健强,等,2010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任苇,2012年)、《人口流动中的教育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贾勇宏,2013年)、《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教育》(肖庆华,2012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实证研究》(吴霓,等,2015 年)等。

最后,对精选文献借助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分别从主题、作者、文献来源期刊、基金、机构、高引文量等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从总体上把握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全貌。一是关于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留守儿童”832篇(59%)、“农村留守儿童”696 篇(49%)、“留守儿童教育”564篇 (40%)、“留守儿童教育问题”449篇(31.9%)、“教育问题”221 篇(15.7%)等。二是关于作者分布情况:宝鸡文理学院马多秀发文量6篇(0.4%)、安徽师范大学叶松庆发文量 5篇(0.3%)、南京师范大学乔红发文量4篇(0.28%)等。三是关于文献来源期刊分布情况:《新课程(上)》刊载量 41 篇(2.9%)、《考试周刊》刊载量 34篇(2.4%)、《甘肃教育》刊载量 33 篇(2.3%)、《课程教育研究》刊载量27篇(1.9%)、《中华少年》刊载量26篇(1.8%)等。四是关于基金分布情况: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7篇(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篇(1.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篇(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篇(0.4%)等。五是关于机构分布情况:吉林大学发文量14篇(0.9%)、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发文量均为13篇(分别占比0.85%)、西华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各发文11篇(分别占比为0.78%)等。六是关于高引文量分布情况: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等(2015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一文被引247次,下载量14 983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谊博士论文(2011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被引133次,下载量31 332次;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张俊良等(2010年)《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一文被引120次,下载量5 118次;北京师范大学郑磊等(2014年)《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一文被引96次,下载量4 758次;华东理工大学贺燕(2011年)《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一文被引56次,下载量1 406次。以上诸多学者和专家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发展阶段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文献的主题、作者、文献来源期刊、基金、机构、高引文量等的分析,同时结合文本分析法可知,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自主探索阶段(2010—2013 年)、外部支持阶段(2014—2017年)、融合提振阶段(2018—2020年),具体内容如下。

1.自主探索阶段(2010—2013年)

此阶段是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自主探索发展阶段,同时也是留守儿童教育微观研究阶段,研究主要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介入、道德教育、媒介素养、安全教育、学业质量、思想道德等。此阶段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本体价值,关照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基本从学校和家庭层面进行研究,研究导向具有自主性、随机性、自发性和倒逼性特征,遵循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处于自主探索阶段,但不难发现其研究成果呈现增长态势,主要原因为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自主探索指明了发展方向。例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011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2012 年《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3年《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以上政策意见的颁布实施旨在进一步尝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留守儿童问题不单纯是留守所带来的问题,而是与更广泛、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关联在一起,不可能通过一揽子行政措施和零散的项目解决,对于政府、社会组织和每一个关注者来说,解决该问题都任重而道远。诚如万明钢教授指出,留守儿童教育责任无奈之下推给了学校,但学校有限能力和条件迫使政府不得不增加学校职能和责任,因而留守儿童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是无法完全承受这一社会责任的。

2.外部支持阶段(2014—2017年)

从2014年到2017年是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外部支持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仅靠学校和家庭自身力量很难达到实际理想效果,因此需要借助外部文化、经济、社会资本力量协同助力,同时也需要借助于相关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夯实发展根基。鉴于此,此阶段从中观层面主要从教育公平和城镇化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构建,具体包括隔代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制度支持、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等。此阶段相关研究逐渐从自主探索转向外部支持,逐渐形成了家校社协同共育、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参与等多元化支持发展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注入了物质基础和多元人力资本,此外,相关研究深度契合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精准扶贫和农村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等新时代背景,进而凸显了外部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相关研究成果也逐步增加。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支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意见,譬如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 《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2017年《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指导意见》等,以上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提供了指导。有研究显示,部分县乡负责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了解甚少,也没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采取任何相应的措施,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此外,校长也反映,农村学校都是入不敷出,教师流失严重,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可知,县乡政府部门和农村学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缺乏教育智慧和教育勇气。

3.融合提振阶段(2018—2020年)

此阶段关照研究方向和范式的宏观性、跨学科、精准性和整体性,主要探究留守儿童的犯罪防治、青春期性教育、学业预警、精准帮扶,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并基于互联网+教育、社会治理和教育扶贫视角审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此阶段研究视角不断拓宽,呈现跨领域和全方位研究态势,同时紧跟政策导向和切合社会发展现实诉求。研究内容呈现多元融合发展趋势,从关注学校教育场域转向社会生态文化场域,进而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嵌入宏观社会生态系统加以考量,在关注外部相关力量支持的同时更加聚焦内在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此外,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布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2018—2020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的通知》《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为新时期我国留守儿童教育融合跨越式发展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依据。因此,融合提振阶段的研究旨在契合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利益相关方期待,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协同为我国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本支持。一是从宏观支持体系而言,朱旭东教授借鉴儿童发展生态理论框架构建了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综合支持系统,该系统既强调国家宏观系统的政策支持及顶层设计,又着重考察政府、学校、社区、社会和地方高校协同构建支持系统。但同时也指出,支持系统理论框架建构过于强调宏观和顶层设计,而弱化了家庭在留守儿童全面发展问题产生根源上的重要作用。二是从微观支持体系而言,诚如马多秀教授指出,通过对帮扶对象、帮扶主体、帮扶措施及帮扶效果等基本问题做到精准化,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主要内容

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主要聚焦思想品质及问题行为、精准扶贫和教育公平、居住类型和隔代监护、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家庭与学校教育、社会工作介入、归因分析、对策与建议等方面。

(一)留守儿童思想品质及问题行为

一是留守儿童思想品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道德认知易欠缺、道德品质易弱化和道德行为易失范等问题。由于家长较少关注孩子思想情感和道德,部分学生逐渐变得功利化与世俗化,对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缺乏认同感,易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性,生活当中崇拜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容易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辈的关爱教育,经常有很强烈的自卑心理,有着很强的自我封闭保护意识。逆反心理、厌恶心理、讨厌情绪等,在这类儿童群体与社会交往沟通时表现得最为普遍。由于长期缺失亲情,他们承受着比物质匮乏更为严峻的精神折磨,精神家园危机重重,通常表现出“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身心发展受阻、情感生活封闭孤寂、道德行为偏差,有的甚至达到精神崩溃、自残轻生的地步”。二是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研究。据调查,留守儿童在学习和人际关系上遇到烦恼较多,47.5%选择向朋友倾诉,25%向母亲倾诉,22.5%不倾诉。另外,有77.5%的留守儿童感觉自己是幸福的,这和有些媒体的报道有出入;由于多数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童”,这导致留守儿童污名化。在学业水平方面,46.3%成绩较差,33%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12.3%处于成绩较好水平,8.4%成绩较好,此外,留守儿童学习态度有待引导、学习自我认知偏低、学习习惯有待改善、学习辅导明显不足。

(二)留守儿童精准扶贫和教育公平

第一,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研究。留守儿童教育帮扶需求模糊化、教育帮扶过程形式化、教育帮扶考核偏差化,即帮扶对象模糊化、帮扶措施碎片化、帮扶效果考核机制缺失。第二,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或完成义务教育的比例为3.4%,相当于有11万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正常的社会化途径受阻,使他们成为正经历着生命历程中“累计劣势”的一代,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中受到的不公平成为一种必然,进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权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教育起点不公平、教育过程不公平、教育结果不公平,进一步来讲,家庭环境差异和文化资本式微导致教育起点不公平。留守儿童孤独感较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就读学校环境差异导致教育过程不公平;教育结果不公平导致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意识偏高或偏低,攻击性行为特征偏高, 且社会适应不良。

(三)留守儿童居住类型和隔代监护

其一,留守儿童居住类型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居住类型分为七种情况:父母均外出,儿童单独留守;父母均外出,儿童与祖父母共同生活;父母均外出,儿童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父亲外出后,儿童与母亲一起留守;父亲外出后,儿童与母亲及祖父母一起生活;母亲外出后,儿童与父亲一起留守;母亲外出后,儿童与父亲及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以上七种居住方式中,与祖父母同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二,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研究。在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中,隔代家庭最为普遍,33%的留守儿童生活在这种家庭;29%的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24%的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隔代家庭;还有14%的儿童生活在其他类型的家庭中,父母、祖父母无一人在身边。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照看,老一辈人几乎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各种物质需求。然而,往往事与愿违,他们的物质需求看起来得到了满足,但是由于祖辈和儿童之间代沟不断加大,相互之间观念、行为、言谈存在差异,原本残缺的家庭教育并没有因祖辈的介入而得到弥补。此外,在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类型中,留守儿童主要以单亲监护为主,占所有监护人的65%,其次是隔代监护,占25%。

(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一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内向,脾气暴躁;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意志脆弱;心理失衡,易产生嫉妒心;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逆反心理严重,自律性差等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存在人际关系紧张(47.5%)、心理承受力差 (57.5%)、适应性差(44.6%)和情绪失调(46.8%)等问题,在焦虑、偏执、躯体化方面均达到了35%以上,此外,认知偏差、情绪消极、行为障碍、人格障碍、人际关系障碍、适应障碍、自卑情结、 冷漠、 叛逆、敏感、暴力倾向也严重存在。二是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研究。留守儿童在面临疾病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大量留守儿童溺水的现象,加之心理问题也导致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自残或者自杀行为。囿于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家庭监护人照顾不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有过不同程度的被欺凌经历,但家长和学校对这些事情很少知情,此外,车祸、溺水、触电、烧伤、食物中毒等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被拐卖儿童群体中,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分别占据第一、第二位。

(五)留守儿童家庭与学校教育

一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难以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家长缺位又缺职,隔代监护力不从心,同辈或自己监护的留守儿童承担着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压力,由亲戚监护的留守儿童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有的甚至会受到虐待。此外,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家庭教育的情感、监控和调节等功能弱化,父母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落后、内容单一,且关爱与榜样作用缺位,社区对留守儿童也缺乏帮助。进而言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家庭意识淡薄,家长忽视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家长言传身教不到位,甚至产生消极示范作用;缺乏科学教育方式和教育指导。二是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研究。农村教师教育理念、学校环境、基础设施、所开设课程等不足,课堂教育缺少爱的教育,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仍然把学生升学率、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教育针对性不强,大部分农村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家访等,加之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相关心理健康咨询是空白或者搁置状态,学校缺少与社会机构合作发展的意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针对性和适切性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地带和真空状态。

(六)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介入

首先,关于工作介入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监护人条件所限(祖辈普遍年龄偏大和身体素质差、父母又经常忙于生活琐事无暇顾及孩子)和农村现有资源的缺乏(农村环境相对闭塞,没有其他民间组织、专业社工机构的介入,缺乏各项资源的流入)。二是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缺乏,非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条件不足,当地人民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低,配套经费、资金短缺,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针对性。其次,现阶段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方面也有所探索,具体包括社区共育模式、结对帮扶模式、家校一体模式、托管中心模式,及各类本土化关爱模式(重庆市“4+1”模式、四川“青神模式”、江西赣州“心灵导师”模式)等。

(七)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归因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归因,学者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从宏观方面而言,主要包括:农村教育条件和环境的相对落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新闻媒体的舆论支持力度不够等。从微观方面而言,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缺位引发亲情饥渴、学校教育错位导致教育不力、社区教育空白使问题儿童增多、政府支持不到位影响权益保护。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效的因素相对复杂,但总体而言,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乏力、学校关爱缺失、家庭亲情式微、社区温暖平台难以创设、留守儿童自身缺乏自主提升意识等方面。

(八)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留守儿童相互合作,凝聚教育合力,才能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化解落到实处。

第一,政府方面。一是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出资开办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设立监督考核机制,将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各地政府官员、农村社区管理者以及学校教师的考核。二是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适当放宽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按一定比例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寄宿生资助的力度,确保留守儿童上得起学。三是完善农民工子女入学机制、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农村教育建设。

第二,社会方面。首先,广泛宣传、号召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开展社会慈善活动,为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志愿者”义工活动。其次,构建政府(公共政策支持、公共财政调控、公共教育支持、社会福利支持和就业服务支持)—学校(优化资源配置、关爱队伍建设、关爱服务机制、心理辅导机制、生活补助机制)—家庭(监护人制度、家长自律机制、监护人培训机制、监护人监控机制和留守儿童安全预警机制)—社区(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关爱服务队伍建设、家庭教育指导、邻里帮扶机制和留守儿童生活补贴机制)—社会(媒体宣传引导、志愿者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用工方关爱、社区捐赠)—留守儿童(自信、自律、自理、自护、自强)多种教育支持运行模式。

第三,学校方面。一方面,一是进一步推进寄宿制教育,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三是建立留守子女跟踪管理档案。此外,对留守儿童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创造良好育人环境,使他们受到特别呵护和关爱。另一方面,构建以寄宿制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监护体系,强化文化使命意识,农村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坚持正面教育,努力培育留守儿童自信与自我教育能力,防止留守儿童污名化,与此同时,完善寄宿制中小学、创办托管中心、建立“代理家长”制度等,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指导和培训,改变监护人重养轻教的观念,加强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的交流。

第四,家庭方面。首先,父母应克服各种困难,尽量留下一方在家里照顾孩子,双双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与孩子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联系,外出父母应尽量与孩子加强亲子互动,做到缺位不缺职,尽量多与孩子聚集,增进感情,父母或监护人应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教方法,调整家教内容。其次,构建政府—学校—社区联动的家庭教育支持网络,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增强角色意识,推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信息化建设。最后,一方面要让家长认识到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家庭,要引导父母加强与子女的联系,通过沟通和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

第五,留守儿童方面。留守儿童自身需学会自我调节,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生活学习方面,要勇敢面对困难,敢于与困难做斗争,培养坚强意志,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认识水平,正确、自主评价学习动机和自我生活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要与同学打成一片,团结互助,尊重长辈和老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人生理想方面,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此外,相关研究通过采取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模式和流程提升留守儿童教育质量。在方法方面,采取社会个案工作法、社会小组工作法、社区社会工作法、社会行政工作法。在模式方面,采取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革模式、社区学校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在留守儿童学校的社会工作介入职责与角色设计方面,需要社会工作者以管理者角色、教育者角色、研究者角色通过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定期测量收集数据、形成报告,确立评估模式,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使儿童、家庭和学校三者联结在一起;培养志愿者,完善专业性建设;以各种专题服务活动形式使社会工作介入。

四、近十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审思

回顾近十年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方法多元,研究视角新颖,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今后一段时间需持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支持体系、积极推进和落实相关政策意见有效落地、紧扣时代背景挖掘理论与实践新内涵、丰富创新多元化研究范式及研究视角。

(一)持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支持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仅靠单方面力量很难达到高质量成效,如前所述,诸多学者已经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纾解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提供了借鉴。现阶段还亟需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创新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支持体系,引导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深入农村偏远地区,积极持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支持体系。此外,积极履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职责》《儿童督导员工作职责》《儿童主任工作职责》等,将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的年度重点工作考核评估内容。与此同时,确立有关留守儿童关爱支持法律体系,进而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教育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教育振兴奠定坚实的法律法规基础。

(二)积极推进和落实相关政策意见有效落地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取得实质成效,相关政府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2013年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019年《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其中,2013年工作原则为: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家校联动、形成合力;社会参与、共同关爱。2016年工作原则为: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和标本兼治。2019年工作原则为: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由此可知,近十年针对支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颁布实施始终贯穿于建设完善留守和困难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全过程。鉴于此,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要取得成效,单靠自上而下的政策颁布是不够的,重点在于层层细化、不折不扣予以落实,并建立效果保障监控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改进相关政策意见的推进与落实奖惩细则,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取得实质成效保驾护航。

(三)紧扣时代背景挖掘理论与实践新内涵

随着脱贫攻坚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与实施,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再次成为当下社会的关注焦点。关注留守儿童,完善教育制度保障体系,实施关爱计划等,已成为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助力乡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此背景下,须紧扣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现实需要,进一步探索挖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新内涵,其中涉及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构、社会工作介入评价机制等,此外,挖掘新型家、校、社合作模式与机制,拓展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校园欺凌预防、教育惩戒、“双减”背景下的关爱服务支持体系建构等新内涵将成为热点话题。

(四)丰富创新多元化研究范式及研究视角

如众所知,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已成为各研究领域重要话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也不例外。通过文献梳理可知,现阶段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多聚焦理论思辨和经验梳理,以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不足,同时长期追踪田野调查和行动研究的成果较少,研究方法多以资料文本分析为主,区域和国际比较研究成果也存在明显不足;此外,高质量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尤其是近几年更为明显,研究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共同体,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成果较少,研究成果多出自高校,而农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研究成果明显不足;诸多研究主要聚焦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而基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等领域的成果甚少,跨学科研究成果更是稀疏,进而导致研究领域窄化,研究视角受限,研究方法受阻等问题,严重制约相关研究持续推进。因此,新时代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需要从以上待挖掘空间着力探索。

当下关于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已经涉及到诸多学科领域,本研究仅从学校教育场域出发梳理近十年来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也提出了需要继续探索的研究空间,以期尽可能呈现研究全貌,但由于笔者学识和眼界有限,加之文献资料收集存在盲点,深知文章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儿童农村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