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协调机制研究

2022-07-28 13:31朱志红王甲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资源型产学研契约

朱志红 丁 涵 王甲山

(1.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一、引言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网络节点在共生网络环境中,通过不同种类共生模式在共生界面上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相互兼容、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耦合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联合形式进行充分的研究开发与互动合作等共生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系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整合与传播。因而,关于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关于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实现机制等方面。

油气资源型城市指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依托的城市,是诸多城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分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加深的产物。[1]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也被誉为整个社会的“经济血液”,但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石油危机的爆发,单一的产业结构会阻碍其它产业的平衡发展,从而会使油气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种种问题和矛盾,不利于城市内产学研间的稳定合作。[2]在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内部主体或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影响其运行的稳定性,不利于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层次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并分别从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进行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的协调机制设计,以促进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研究假设

(一)契约治理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

契约治理是指通过制定正式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契约条文,约束和协调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各参与主体的行为,明确各方拥有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产学研合作过程的交易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协调治理机制。[3]一方面,契约治理通过已有的契约条款,使产学研各方明确共同目标、资源投入、各自分工以及所承担的义务,规范合作行为的同时也加强了产学研各主体间的目标耦合和资源耦合,有利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契约治理能够对油气资源型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过程中的投机行为和违法行为加以处罚,以惩戒的形式对产学研各方加以约束和协调,从而维持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契约治理的效力越强、条款越严格,产学研各方合作关系就越密切,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就会越稳定。[4]一方面,当契约治理增强到一定程度时,严格的契约条款会大大约束和限制产学研各方的自主创新行为,同时由于担心违反契约受到惩罚而降低产学研各方进行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束缚和不被信任的想法会破坏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契约治理的程度加强,其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治理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分散各方管理者精力,不利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持续稳定运行。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H1:契约治理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呈倒U型关系。

(二)关系治理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

关系治理是指在信任和沟通互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来协调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产学研各方的社会化活动,主要通过沟通开放度、信息耦合度、信任程度、关系规范化程度等方面表现。[5]首先,通过制定有效的关系治理机制能够增强产学研各方沟通活动的质量,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的资源、技术、科研成果共享,提高各方合作的凝聚力和积极性,增强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其次,关系治理能够有效促进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各主体实现耦合共生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的共享,增强信息耦合程度,增强协同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减少机会主义带来的风险,有利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性。再次,关系治理能够提高产学研各方的彼此相互信任程度,更好地了解各方的知识文化和价值理念,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能提高知识耦合和资源共享的意愿,促进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H2:关系治理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具有正向积极影响。

(三)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交互作用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

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并非是对立存在的,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在协调各方关系时往往会同时运用二者。一些研究者认为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具有交互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替代、相互补充和相互兼容三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能够共同维持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合作运行的稳定性。[6]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的相互替代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功能的等值性,即两种治理机制在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单独发生作用时,均可达到预想效果。严格规范的契约治理是产学研各方进行合作的基础,同时灵活性较强的关系治理能够提高产学研各方进行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二者的互为支撑和相互兼容效应,能够更好地协调并维持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运行。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H3: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的交互作用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具有正向积极影响。

三、变量界定和实证模型

(一)变量界定

研究变量界定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变量界定

(二)实证模型

为了更好地验证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运用层次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以下3个实证模型:

模型1:运行规模和运行阶段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

Stability=β0+β1Size+β2Stage+ε(1)

模型2: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

Stability=β0+β1Size+β2Stage+β3Contract+β4Relationship+β5Contract2+ε

(2)

模型3:全部变量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Stability=β0+β1Size+β2Stage+β3Contract+β4Relationship+β5Contract2+β6Contract×Relationship+ε

(3)

其中,Stability表示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β0表示常数项,β1,β2...β6分别表示运行规模、运行阶段、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契约治理平方以及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交互作用6个变量的回归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

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是运行规模和运行阶段两个控制变量,其中运行阶段分为运行初创期以及运行成长期两个维度,检验仅存在控制变量时的回归结果。模型2是在模型1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增加协调机制的两个维度即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以及契约治理的平方,对其三个自变量以及控制变量进行回归的分析验证。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再次增加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交互作用的因素变量,最终对所有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验证。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主要调查对象为油气资源型城市参与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本研究问卷的题目选项多来源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中已有的成熟题项,同时结合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的特殊性进行合理编制,最终形成问卷调查所需量表。量表中除了参与调查主体的基本情况信息外,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形式。根据某因素对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程度的被调查者认知程度,设置“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同意”“比较同意”以及“完全同意”五个等级。

问卷调查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共发放200份问卷,排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为124份。其中,从企业管理人员职位角度来看,企业高级管理层人员占23%,中级管理层人员占39%;从专家来源的角度看,企业专家占27%,高校专家占34%,科研机构专家占17%;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合作的持续时间来看,合作项目持续时间在三年及以内的占样本总量的42%,合作项目持续时间超过三年的占样本总量的31%。本次被调查人员无论从学历还是工作经验方面均对问卷调查的内容有着较好的认知和了解,能够较好完成问卷调查,因此获取的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二)效度和信度分析

在信度检验方面,本文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来检验问卷中变量的信度状况。在效度检验方面,选择运用验证性因素来检验量表建构的效度。[7]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

通常当量表的信度系数α值大于0.5时,量表的信度可以被接受。由表2可知,该问卷中变量α值均大于0.7,说明各变量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 因此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各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7,且Sig.<0.001, 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各因素有着较高的拟合程度, 且有共同因子存在于母群体相关矩阵之间。其次,KMO值大于0.5是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必要条件, 可见本文所研究的三个变量适合采用因子分析。综上,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三个变量在信度和效度检验方面均达到标准,满足因子分析要求。

(三)数据降维分析

投影寻踪模型是为了达到研究分析高维数据的目的,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纬度子空间上,从而获取高维数据的结构和特征,由于具备抗干扰性、准确性和稳健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8]由于所研究的三个变量即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及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之间的评价指标具有高纬度性和非线性相关关系,影响实证检验的准确性。通过投影寻踪实现数据的降维处理,排除大部分与结构无关的投影方向上数据的干扰,有助于自动找出数据间内在规律。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同对这三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采用matlab7.1软件将高维测度指标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确定三个变量对应测度指标数据的最佳投影方向,降维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知,最佳投影方向代表各指标的最佳权重,即能够最大程度反映变量的特征。根据各变量降维处理的最佳投影方向可求得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以及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这三个变量的的投影值,由大到小表示样本数据的优劣。将降维得到的投影值作为这3个变量的测度数值输入SPSS 2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表3 各变量最佳投影方向表

(四)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相关变量之间只有存在一定的概率或联系时,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目的是更好的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关系程度。本文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各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相关性,如表4所示。

表4 描述性统计及各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由表4结果显示,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分别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各个变量均在相关系数P<0.01水平下显著相关。上述结果初步为研究假设的合理性提供相应证据。因此,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以及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这三个变量由降维处理得到的最佳投影值数据适用于层次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层次回归模型能够为上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更为准确的验证。

(五)基于层次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检验

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降维得出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模型来验证协调机制的两个维度即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基于层析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层次回归分析实证结果

如表5所示,通过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运行规模和运行阶段均是影响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模型对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解释力度R2=0.316(P<0.001),可见运行规模和运行阶段均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运行规模越大,其内部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更雄厚,能够更好地协调共生环境中产生的干扰因素,维持其稳定性;运行阶段由初创期升高到成长期时,产学研间合作关系更紧密,协同创新能力随之提高,往往有利于保障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实现。

模型2中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解释力度有所增加△R2=0.068(P<0.001)。契约治理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系数为0.376,在P<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同时契约治理的平方的影响系数为-0.112,在P<0.05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契约治理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存在倒U型关系,假设H1得到支持。

模型2中关系治理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系数为0.320,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主体间关系治理越强,越有利于其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发展,二者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假设H2得到支持。

模型3中对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增加的解释力度△R2=0.046(P<0.001),且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机制交互作用的影响系数为0.177,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明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具有交互的作用,能够相辅相成、相互兼容、相互补充,共同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有积极影响。因此,假设H3得到支持。

五、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协调机制设计

(一)契约治理层面的协调机制设计

1.奖惩分明机制设计

在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由于各方文化环境和生产结构的不同,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对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通过设立明确的奖惩分明机制,分别从激励层面和监惩层面协调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中的矛盾和冲突,维持其网络的持久稳定性。通过奖惩分明机制的设计,能够有效激励和约束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主体的合作行为,从而保障其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

2.目标耦合机制设计

通过契约治理事前确立明确的战略合作目标,是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的基础,目标耦合机制的设立能够有效增强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目标兼容性,从而更有利于产学研主体间的信息沟通、信任加强以及有效决策,维持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运行。[24]目标耦合机制主要从目标设置和目标约束两个方面进行机制设计。一方面,事先的目标设置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合作各方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且为产学研主体的协同创新提供明确方向;另一方面,目标约束机制的设立是为了满足在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过程中,能够通过目标约束积极引导产学研的合作行为,保障合作行为的持久性。

3.制度规范机制设计

规范的契约制度能够有效约束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各方的合作行为,且合理分配各方的应得利益,是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的重要保障。制度规范机制设计的核心是行为约束和分配制度。[9]通过契约条款事前规范分配制度,有利于增强产学研各方进行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努力程度,从而促进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关系治理层面的协调机制设计

1.沟通互动机制设计

由于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中各主体在文化氛围、资金技术、文化背景、所追求目标等方面均会存有一定差异,容易导致各方之间沟通交流不畅,不能全面了解其他合作方的实际需求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是维持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的有效机制。沟通互动机制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合作的协同关系。油气资源型城市可通过开展定期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汇报、意见分享等交流形式,使产学研各主体之间以及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自由地沟通交流、发表意见、分享新的创意和观点,增加其他合作方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了解和认同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矛盾和冲突。[10]此外,合作各方互派专业人员到其他合作方内部进行知识学习以及知识互换和交流,加强产学研各方之间的互动,共同参与研究项目的开发和运行。

2.信任互惠机制设计

信任互惠机制是一种能够协调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各个主体间信任关系、增强互惠程度的关系治理机制。信任在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从技术型信任互惠和了解型信任互惠两个方面设计协调机制。技术型信任互惠机制使产学研合作各方进行更加理性的合作,维持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性。了解型信任互惠机制的建立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和默契,增强产学研合作各方目标耦合和文化耦合的程度,使其整体能够为了共同目标和愿景一致努力,减少投机行为的产生,是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的重要机制设计。

3.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产学研各主体是基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为了减少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维持其持久稳定运行,应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有效的利益分配方案来促进产学研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在合理评估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源、持续贡献程度及所创造总收益的基础上来进行创新利益分配,减少产学研合作利益因素驱动下产生的消极投机行为。此外,要积极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认识到各主体的利益差异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合理的利益差异化有利于激发各主体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从而帮助油气资源型城市实现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的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资源型产学研契约
契约中国
——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识别及转型升级对策
辽阳博物馆藏清王国卿卖地契约简析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两大目标“”六大任务”
——图解《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