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油罐茄大棚春提早高效栽培技术

2022-07-29 02:15谭美丽肖昌华余席茂唐锷刘小安
长江蔬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分苗油罐壮苗

谭美丽 肖昌华 余席茂 唐锷 刘小安

导读:衡阳地区喜食油罐茄,采用大棚+小拱棚+电热加温线于9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在10月中旬假植1次,11月底定植于大棚的春提早栽培模式,通过提早培育壮苗、年前定植,栽培过程中结合农业、化学等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促使茄子上市期比露地常规栽培提早45~50天,种植户利用该模式栽培茄子每667 m2可增加经济效益3 000元以上,在本地区累计推广应用6.67 hm2。

油罐茄,较耐寒、中早熟,露地常规栽培从定植至始收45天。生长势强,植株平均高度80 cm,开展度83 cm×85 cm,主茎第8~10节开第1朵花,花淡紫色。果色紫红光亮,果长卵圆形,单果质量200 g左右,皮薄、果肉浅绿白色,口感软绵,是衡阳地区普遍种植的茄子优良品种。

但由于衡阳早春时节低温寡照且阴雨连绵的气候特点,茄子等喜温蔬菜基本依靠两广地区供应,运用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茄子春提早栽培,采用大棚+小拱棚+电热加温线在9月下旬开始培育壮苗,11月底定植于大棚,栽培过程中充分运用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措施,上市时间比露地栽培模式提早45~50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种植户平均每667 m2可增加经济收入3 000元以上。现结合衡阳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利用大棚对油罐茄进行春提早栽培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供本地及湘南地区蔬菜种植户参考。

1 培育壮苗

采取苗床直播+营养钵或穴盘分苗的方式,利用普通钢架塑料棚内套小拱棚,苗床铺设电热线进行保温育苗,确保在极端低温到来前培育茄子壮苗。工厂化育苗也可利用连栋大棚采用机械穴盘直播的育苗方式。

1.1 直播苗床准备

播种前30天对育苗棚清园,可用化学农药对前茬作物遗留的虫卵及病源进行熏蒸或喷杀,减少茄苗生长期间病虫害的发生。清园1周后结合整地施用三元复合肥15~20 kg/667 m2,如果是旧苗床,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00 g/m2的标准对床土进行消毒。作畦,畦面包沟宽1.2 m、畦长6~8 m(或根据需要确定),沟宽30 cm、沟深15~20 cm,土面整平并铺设电热加温线,再盖一层0.5 cm厚的细土或事先配制好的营养土。

营养土(也可直接购买商品基质)的配制因地制宜,可采用田园土∶炭化谷壳或火土灰∶腐熟有机肥按2∶3∶1的比例进行配制,再按每100 kg营养土加入0.5 kg复合肥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 g拌匀,堆积1~2个月后使用。

配制营养土所用田园土要求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烟草等),没有根结线虫,未使用过除草剂、多效唑。

油罐茄开花期

油罐茄开花结果期

1.2 播种

为培育壮苗,确保年前定植,应在9月25日左右播种。播种前苗床浇透水,标准是8~10 cm深的土层要湿透。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应选择晴天晾晒6~7 h,采用温汤浸种法,用50~55℃温水浸泡10~15 min,浸泡期间缓慢搅动,再转入常温水中继续浸泡12~24 h,用尼龙网袋装好沥去多余水分,外用湿毛巾包好置于28~30℃的恒温条件下催芽,每12 h用清水淘洗1次,一般3天后50%的种子露白即可均匀播于苗床。

播后盖约1 cm厚的营养土,浇足水,再覆盖1~2层遮阳网进行保湿,出苗前酌情浇水。5~7天出苗后加插铁丝拱或竹拱,转入出苗期管理,中午气温高加盖遮阳网,根据实时气温进行揭网或放风,保持出苗期温度在15~25℃,床土见干见湿,防幼苗徒长及苗期猝倒病。

1.3 分苗及苗期管理

①分苗 出苗后15~20天,茄苗长至2片真叶,用50孔穴盘进行分苗。将准备好的营养土或商品基质提前装入穴盘,并在分苗前1天浇透水。分苗当天用直径约1 cm的竹签在穴孔中央打孔,随即将茄苗栽入穴盘。分苗后浇水,若中午气温高于25℃可加盖遮阳网,利于缓苗。

②苗期管理 缓苗后若最低气温高于15℃,应及时通风;若遇气温低于5℃的极端天气,应加盖小拱棚膜、开启电热加温线进行保温保苗管理。分苗后穴盘基质易干,应适量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后期温度逐渐降低,应控制棚内湿度,特别是浇水时防止大棚沟内积水引起湿度过大。茄苗生长过程中,由于前期温度较高,可在棚内高于茄苗生长点15~20 cm处悬挂黄板等方式严防粉虱等虫害。

2 整地施肥

选择与非茄科作物进行合理轮作,定植前1个月,结合清园可用百菌清烟剂0.75 kg/hm2对棚室进行熏蒸消毒。也可在7~8月对大棚进行休耕,通过深翻土壤、封棚利用高温灭杀病菌及虫卵。

定植前1个月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入生物有机肥500 kg、发酵菜枯50 kg、三元复合肥25~50 kg。根据棚的规格整成包沟宽1.5 m的地块,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的铺设滴灌带和地膜。

3 移苗定植

定植前15天结合浇水用硝酸铵与磷酸二氢钾(2∶1)500倍混合液浇灌苗床,也可用稀薄粪水代替。

定植前2~3天,用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确保移栽健康苗。

采用大棚栽培,11月底选取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带6~8片真叶,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于晴天下午移栽。定植前1天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打孔,每畦定植2行,株行距为70 cm×60 cm,每667 m2定植1 250株左右。作早春栽培,为充分利用光照,可适当密植。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定植穴可不放或放少量生物有机肥,移栽时避免茄苗根系直接接触肥料。定植后浇定根水、放膜,利于缓苗。

11月下旬,衡阳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且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逐渐增加。茄苗定植后,既要扣棚保温又要勤通风换气,控制棚内湿度,特别是浇水时要防止沟内积水导致湿度过大。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茄苗定植后应注意保温防寒,保持5~7天不通风或少通风,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10℃,利于缓苗;棚内气温低于5℃时,应在棚内搭建1层塑料拱棚进行保温防冻,晴天中午温度上升可加强通风换气;待植株封行后,根据实时气温撤掉内拱棚,加强通风降温。立春(2月4日左右)后,气温逐渐升高,但应警惕“倒春寒”现象的发生。花果期若棚内昼温升至28℃,夜温稳定在20℃以上,应降低棚室温度,可将棚室大门敞开或换成防虫网,裙膜升至最大通风口,或直接将大棚膜拆掉。

4.2 肥水管理

缓苗后灌1次水,以后土壤不干不灌水,进入开花结果期,可加大灌水量,待门茄“瞪眼”后,每10~15天结合灌水每667 m2追施多效复合肥5~10 kg。适当补充硼肥,提高坐果率。根据茄子的需肥规律和花果期需肥特点,每采果1次需追肥1次,并适当增加钾肥比例。

4.3 整枝打杈

茄子进入开花结果期后,植株生长势旺盛,侧枝腋芽发生较多,需对植株适当整枝,可采用双秆整枝法。即在门茄开花后,将其着生节位以下的侧枝及嫩芽全部剪除,对茄开花后,不着生茄子的侧枝留1片叶摘心,只留2条健壮枝条向上生长,以同样的方法处理下一级分枝,始终保持2个枝条呈“V”字形向上生长结果。为防止植株倒折,可用竹竿支撑主干。整枝过程中,逐步剪除下部老黄叶、病叶、腋芽及影响通风透光的叶片。剪掉的枝叶等应及时清理,避免留在棚内堆沤引起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4 保花保果

早春时期由于气温不稳定,光照较弱,中短柱花的比例增加,不利于茄子开花坐果。可采用20~30 mg/L的2,4-D(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对茄子的中短柱花进行处理,以实时大棚气温为参考,随棚内温度上升使用浓度下降。为避免重复,使用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红色染料作标记,用毛笔蘸液涂抹花柄即可。也可使用电动授粉器,在靠近花朵的枝条或花柄上轻轻振动1~2 s。还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在花朵开放当天用毛笔轻轻将花粉涂抹至柱头。

开花期在大棚内悬挂温度计,根据棚内气温调节2,4-D的使用浓度或授粉时间。茄子授粉时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

4.5 病虫害防治

衡阳油罐茄春提早栽培,为害较大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灰霉病、黄萎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烟粉虱等。生产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茄子丰产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①农业防治 生产中运用农业防治措施减轻茄子早春栽培中病虫害发生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温汤浸种、与葱蒜等非茄科作物轮作、对苗床及土壤消毒、高温闷棚、培育壮苗、膜下滴灌、双秆整枝等植株调整改善棚室通风透光、合理灌水施肥等综合管理措施。

②物理防治 铺设银灰色地膜趋避蚜虫,在棚两侧和对门安装防虫网,在高于茄株顶部15~20 cm处悬挂黄色和蓝色诱虫板防治蚜虫、粉虱和蓟马等害虫,并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根据本地气候特点,一般在3月中旬茄棚害虫发生初期每667 m2用规格为25 cm×20 cm的黄色和蓝色诱虫板30~40块即可。

③化学防治 生产中可用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轮换使用防治灰霉病;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0倍液防治猝倒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黄萎病,每株250 mL,每隔7~10天灌1次,连灌2~3次,发现感病严重的病株应直接拔除带出田间。

5 适时采收

衡阳油罐茄大棚春提早栽培可提早到3月中下旬上市,开花后10~15天即达到采收标准,门茄应该尽早采摘上市,利于对茄坐果。

油罐茄田间生长状

猜你喜欢
分苗油罐壮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油罐内外
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某联合循环电厂大型油罐基础选型及地基处理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油罐人工检尺计量误差的优化措施探析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及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