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区越冬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2022-07-29 02:15周英熊春晖扶京龙刘奇钟秋瓒宋倩李峰唐子清
长江蔬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赣南越冬基质

周英 熊春晖 扶京龙 刘奇 钟秋瓒 宋倩 李峰 唐子清

导读:为满足冬季番茄的市场需求,解决赣南地区越冬番茄品种和栽培技术缺乏问题,本研究结合赣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在越冬番茄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生产实践与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实现赣南地区番茄栽培增产增效提供了保障。

番茄又称西红柿,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之一[1,2]。番茄因产量高、效益好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首选之一[3]。江西省赣州市(简称赣南)北纬24°29′~27°09′、113°54′~116°38′,属典型的南方丘陵区。近年来,赣南蔬菜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出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3.3万hm2,累计建成规模蔬菜基地2.3万hm2。其中,番茄是常见的设施蔬菜种类,但受南方丘陵区春夏季高温高湿,土壤黏重、呈酸性等影响,番茄青枯病、病毒病等病害发生严重,而冬季绝对低温少,利用大棚保温有利于发展越冬番茄种植。因此,在赣南地区开展了越冬番茄的品种筛选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成功筛选出了适合冬季栽培的番茄品种,并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赣南地区冬季番茄栽培的技术,以期为南方发展越冬番茄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1 产地环境

越冬番茄生产基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交通便利,基地内空气、灌溉水和土壤没有污染。

2 设施条件

越冬番茄栽培宜采用双膜或多膜覆盖保温的模式,大棚采用钢架结构,棚高4.5~5.5 m,跨度18~26 m,长度不低于40 m,肩高不低于3 m。最外层选用保温效果好、透光率高的薄膜,内层选用防滴效果好、保温效果好的薄膜。

3 茬口安排

为探明赣南越冬番茄适宜的栽培时间,通过试验比较了9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中下旬3个定植时间,结果表明10月中下旬定植较合适,可有效减轻青枯病、病毒病等的发生,后期效益也较好。

4 品种选择

针对赣南地区越冬番茄的生产需求,应筛选抗病性、抗寒性强,高产、品质佳的越冬番茄品种,连续2年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舒伯特、巴菲特2个品种,舒伯特果实圆球形,大小均匀,色泽艳丽,萼片平展美观,单果质量240 g左右,产量高,硬度高,耐裂耐贮运,抗病耐低温,适合南方丘陵区早春和秋冬日光温室栽培;巴菲特果形周正且大小均匀,转色快,精品率高,果实颜色亮丽,萼片厚实且植株长势协调,节间短,抗病耐低温,适合拱棚种植。

5 育苗

5.1 育苗基质与装盘

采用穴盘育苗,选择无毒、富含有机质的优质商品基质和少量蛭石混合拌匀,装盘前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后将基质装入50或72孔标准规格育苗盘中,保证每穴都装满,且穴盘边没有基质,以防积水。装好一定量的穴盘后叠好,用手或模板轻轻将穴盘均匀压实,形成播种穴。

5.2 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将种子用50~55℃温水浸泡15 min,待水降至室温后再浸泡3~4 h。药剂处理:浸泡后的种子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 min。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清洗干净后用纱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8~10 h。

5.3 播种

播种时间为9月上旬。将番茄种子播入穴盘中,每穴1粒,然后用基质或蛭石覆盖,播种后即浇水,以穴盘底部有水滴溢出为度,为防止病害发生,可在苗盘上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如将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均匀喷洒在苗盘上。

5.4 苗期管理

出苗前需要覆盖棚膜或遮阳网进行保温保湿。出苗后,高温、高湿或偏施氮肥容易使苗徒长,需控制浇水、注意降温、平衡追肥。苗床不需每天浇水,保持基质湿润即可,晴天中午加盖遮阳网,夜间温度不宜太高,注意通风,根据苗长势适当追肥,可结合浇水追施0.2%磷酸二氢钾液或其他微量元素叶面肥,张挂防虫网或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1 000倍液防控粉虱、蓟马等虫害,幼苗徒长时,可用10%叶绿素(FeO)10 g对水30 kg进行控旺,定植前7~10天揭去遮阳网、控水、加大通风进行炼苗。

6 定植

6.1 土壤消毒

定植前清除前茬残枝败叶和杂草,采取药剂处理和7~8月高温天气进行高温闷棚,每667 m2用威百亩40 kg与清水按照1∶1的比例稀释,快速滴入土壤后覆盖地膜,放下棚膜,密闭大棚。一般晴天时,20~30 cm的土层能较长时间保持在40~50℃,地表温度可在70℃以上,持续20~30天,可有效灭杀土壤中的多种真菌、细菌及根结线虫等。

6.2 整地施肥

整地前,每667 m2施完全腐熟的畜禽类或豆粕类有机肥1.5~2.0 t、生物菌肥50 kg、平衡性复合肥50~100 kg以及钙镁磷肥30~50 kg,若土壤黏重,还需每667 m2增施2 t稻谷壳改善土壤通透性。冬季土壤温度低,每667 m2施1 t玉米秸秆(通过秸秆发酵提高地温),撒施后用旋耕机深翻30~40 cm,翻耕3遍以上。

6.3 起垄作畦、铺设滴灌

“品”字形起垄,作成高30~35 cm、畦面宽60 cm、垄面平整的高垄,垄间距50~60 cm,垄面覆盖黑色地膜,沿膜边用土压紧,每畦铺设2条滴灌带,畦面上方与吊绳钢丝对应,以备后期吊蔓用。

6.4 移栽定植

选择适龄壮苗,双行定植,株距50 cm。带基质栽培,定植不宜过深,一般不超过2 cm,子叶保持在土层之上,定植后浇透定植水,2~3天后,结合浇水用生根剂10 g对水15 kg+53.8%氢氧化铜悬浮剂800倍液灌根,促进生根的同时可预防土传病害。

7 定植后管理

7.1 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1周内一般无需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25℃,温度超过30℃可加盖遮阳网遮荫,保持高温高湿环境以利缓苗。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0~15℃,外界温度高时,要加盖遮阳网并加大通风降温降湿,防止番茄徒长。进入冬季,需闭棚提升棚内温度,当外界最低气温低于15℃时,需在棚内加盖二膜。当夜间最低温度低于5℃时,须采用应急加温措施,宜于23:00至次日3:00在棚内点增温块。

结合提升棚室温度,晴天间断性放开通风口排湿,当棚室内温度下降过快时,要及时关闭风口,待温度上升后再放风,冬春季不宜进行大棚四周通风;阴雨天避免浇水、打药,打药宜选晴天进行,或使用粉剂、熏蒸剂;有条件的可在棚室内铺一层稻草,或撒一层草木灰或生石灰,可有效吸附水蒸汽,达到降湿目的。

7.2 肥水管理

定植时浇透定植水,此后视土壤墒情,不干不浇,保证土壤湿润。施足基肥后,结果前期不追肥。坐果后土壤保持见干见湿,膨果期可适当加大浇水量,结果后期番茄生长缓慢,要适当控制浇水。留第1穗花时开始追肥,叶面喷施硼肥1次;坐果后喷施钙肥1次,每667 m2随水冲施黄腐酸或腐植酸5 kg,待第1穗果鸡蛋大小时,每667 m2随水冲施三元复合肥15~20 kg,以后每穗果追肥1次。结果期间,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2~3次。

7.3 植株调整

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进行吊蔓,通常长到30 cm左右就可以开始吊蔓,先将绳子一端固定在钢丝绳上,拉紧后另一端固定在植株根部。整枝选晴天进行,越冬番茄一般采用单秆整枝,侧枝长到6~7 cm及时去除。及时疏花疏果,每株留5穗果,第1穗留3个果,其余每穗留4~5个。待留够果穗后,顶部保留2~3片叶摘心,促进下部果实生长。生长期间及时打掉老叶、黄叶,改善通风透光,第1穗果开始转色时,打掉下部隐蔽的老叶以促进转色。

7.4 保花保果

越冬番茄点花一般在晴天9:00~15:00进行,以当天开放的花朵最好,用10~20 mg/L的2,4-D溶液点花柄,或用20~30 mg/L的防落素溶液喷花,点花药剂浓度根据气温适当调节,当温度高于25℃时使用低浓度药剂,温度低于25℃时点花药剂浓度可适当增加,但不要重复点花,且注意避免药剂滴在嫩叶或生长点上造成药害。在1.5~2.5 kg点花或喷花药剂中加入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剂10 mL,可有效预防灰霉病。

8 病虫害防治

越冬番茄病害大部分是由低温高湿引起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茎基腐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要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8.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倒茬,忌多年茄科类作物连作;精细整地,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合理使用氮、磷、钾肥和微肥,切忌偏施氮肥;适时均衡灌水,严禁大水漫灌,加强通风,小水勤灌,避免田间积水,防止湿度过大引发的病虫害;及时清除带病虫的枝、叶等残体及杂草,带出棚室外集中处理。

8.2 物理防治

在棚室通风口处安装孔径0.6 mm的防虫网;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潜叶蝇;棚内吊装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成虫。

8.3 化学防治

①病害 灰霉病:在设施栽培中很常见且较难防止,是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一般1~4月易发生。发病初期,用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1 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棚内湿度大时,可每667 m2用10%速克灵(腐霉利)烟剂200~250 g或45%百菌清烟剂250 g于傍晚密闭棚室,烟熏3~4 h。晚疫病:发病初期,可用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叶霉病:发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等喷雾。茎基腐:可用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30%苯醚甲·丙环乳油3 000倍液对准茎基部喷雾。

②虫害 蚜虫、白粉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3 000~5 000倍液等喷施防治。潜叶蝇:可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雾。

9 采收与运输

番茄于第2年1月中下旬陆续成熟,待第1穗果转色完成后即可采收,分批采收,一般可采收4~5穗果,采收前7天不使用农药。采收后统一分级、包装,运输过程中不能有任何损坏或者污染。

猜你喜欢
赣南越冬基质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萝卜萝卜快显形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水蛭越冬技术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国画作品《四季》
千奇百怪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