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治技术

2022-07-29 02:15练健俊沈从根吴珍珍王声淼王梦萍
长江蔬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夜蛾

练健俊 沈从根 吴珍珍 王声淼 王梦萍

导读:草地贪夜蛾属迁飞型害虫,可为害玉米,通过田间调查及性诱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庆元县5月中下旬为1代低龄幼虫的防治最佳时间,化学农药防治可选择在卵孵化盛期后1周内进行,推荐使用复配药剂,生物农药及性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可作为辅助手段。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也称秋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多食性害虫[1],主要为害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2]。草地贪夜蛾属于迁飞型害虫,2019年1月11日,云南省发现并确认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1],5月8日,浙江省建德市发现侵入,5月13日丽水市莲都区首次发现,到5月20日,浙江省已有6个市17个县(市、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丽水市辖县,北与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东西、南面与福建省寿宁县、松溪县、政和县交界。地形属浙西南中山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庆元县农业产业以水稻、甜橘柚、食用菌为主,玉米种植面积600 hm2,为做好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期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笔者在庆元县开展了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及田间调查,发育历期观察实验,化学、生物农药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形成了适合庆元县当地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治技术。

1 发生情况

2019年6月13日首次在庆元县五大堡乡东山后村玉米上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发生面积3 333 m2,株为害率4.6%,百丛虫量30头,全年发生面积7.33 hm2。2020年5月14日在黄田镇李村用性诱设备诱捕到成虫,5月19日田间调查发现玉米受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发生面积3 hm2,株为害率9.3%,百丛虫量18头,全年发生面积61.20 hm2,田块为害率40.08%,平均株为害率17.6%。2021年5月27日在黄田镇曹岭村玉米上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面积1.2 hm2,最大虫龄3龄,株为害率12%,百丛虫量15头,全年发生面积20.00 hm2(表1)。

表1 庆元县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庆元县草地贪夜蛾智能监测点(黄田镇李村)

2 发生期预测预报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预警是应急防控工作的基础,可采用性诱捕、灯光诱捕和田间调查3种方法[3]。2019-2021年,庆元县有2年是通过田间调查首次发现幼虫为害,1年是通过性诱捕器捕获成虫。吴孔明[3]提出草地贪夜蛾在中国的周年发生区主要在1月日均温度10℃等温线以南的区域,包括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等省的热带、南亚热带地区,虽然庆元县毗邻福建省,根据气象数据,庆元县2019-2021年1月日均温度分别为7.7、8.4、5.4℃,草地贪夜蛾无法周年发生,同时在连续3年的越冬虫源调查中,均未发现草地贪夜蛾越冬虫源,所以通过采用性诱及田间观察2种监测预警方法可及时报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

5月中上旬草地贪夜蛾成虫迁飞到庆元,预计5月下旬6月初为1代害虫为害盛期,这个时间为庆元县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关键节点,考虑到到7月以后,本地虫源及迁飞虫源会导致世代重叠,田间多龄期幼虫共存,这个时候应结合玉米生育期及田间观察开展预测预报。

据笔者观察,在平均温度27.2℃下,庆元县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1~3龄)为5.9天,与何莉梅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即25℃下低龄幼虫期为6.98天,30℃下为4.26天,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吴孔明[3]提出由于3龄以后幼虫进入暴食阶段且抗药性显著增强,卵期和1~2龄幼虫期是施药防治的最佳时间。杨普云等[5]提出因为草地贪夜蛾的高龄幼虫会躲藏在玉米组织内部和排泄物下面,所以要在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因此,可以将卵孵化盛期后的1周内作为低龄幼虫防治的最佳时间,按照往年及常年的迁飞规律,5月20~27日为庆元县防治1代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时间。

3 综合防治技术

庆元县草地贪夜蛾防治以科学预测预报为基础,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农药防治、绿色防控技术为辅。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入侵庆元县,2020年大暴发,再到2021年已经做到可防可控。

3.1 化学农药防治

2021年9月16日黄田镇曹岭村草地贪夜蛾为害状

2021年6月18日黄田镇曹岭村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调查

化学农药是当前防治草地贪夜蛾主要手段,庆元县草地贪夜蛾防治主要以全国农技中心印发的《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药剂科学使用指导意见》为依据,同时结合当地农资经销药品种类、用药习惯等实际情况开展。2020年,庆元县在黄田镇、举水乡大面积增加连片玉米种植,在黄田镇李村5月19日田间调查株为害率9.3%,百丛虫量18头,农户在5月21日开展应急防治,使用药剂为虫螨·茚虫威+虱螨脲,到6月4日田间调查株为害率1.3%,被害株百丛虫量2头;在黄田镇曹岭村,5月27日田间调查株为害率为7.8%,百丛虫量23头,农户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开展防治,后反映防治效果不佳,6月3日田间调查株为害率达33.6%,百丛虫量403头,6月4日应用甲维·虫螨腈+虱螨脲进行防治,防治后当天,田间可见大量高龄幼虫死亡,6月16日田间调查株为害率30%,百丛虫量32头,虽然株为害率还是偏高,但是整体虫量已经明显下降。经过2年的摸索,在草地贪夜蛾的化学农药防治中,考虑到单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效不佳,庆元县开始推荐农户采用复配药剂进行防治,主要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虫螨·茚虫威或者甲维·虫螨腈与具有杀卵作用的虱螨脲复配防治(表2),采用常量喷雾方法,药液用量一般为30~45 kg/667 m2,考虑到随着玉米植株的生长,各时期药液用量有所不同,推荐药液用量使用倍液计算,其中非花期推荐方案有3个:一是1%甲维盐微乳剂300倍+5%虱螨脲悬浮剂600倍混合液;二是14%虫螨·茚虫威悬浮剂600倍+5%虱螨脲悬浮剂600倍混合液;三是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 400倍+5%虱螨脲悬浮剂600倍混合液,以上方案中每种药剂1季最多使用2次,茚虫威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在玉米采收期要把握用药时间。同时,为了确保授粉昆虫安全,花期推荐使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进行防治。以上方案在全县草地贪夜蛾防治中表现优异,可确保草地贪夜蛾在庆元县不会暴发成灾。

表2 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用药

3.2 生物农药防治

考虑到单用化学农药会导致草地贪夜蛾抗药性提升,2021年在黄田镇、举水乡开展了生物农药防治示范,主要选择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苦参碱等,在黄田镇曹岭村,5月27日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株为害率12%,百丛虫量15头,发生面积1.2 hm2,农户将其分成2块各0.6 hm2,其中生物防治区单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化学农药防治区使用甲维盐+虱螨脲开展防治,后农户反馈生物防治区完全不死虫,补喷了甲维盐+虱螨脲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应用效果不佳。7月28日在举水乡月山村开展苦参碱防治示范,用药前被害株率38.3%,百丛虫量40头,用药后当天出现死虫,第2天调查百丛虫量下降为0,但后续同样使用苦参碱,在黄田镇曹岭村使用效果仍不佳。生物农药对于草地贪夜蛾有一定防效,但是病原真菌类、病毒类需要考虑使用时的空气温湿度情况,且见效慢,植物提取物类如苦参碱在不同地方的防治效果不一致。建议在花期等授粉昆虫敏感期或者临近玉米成熟采收期时将生物农药作为化学药剂防治的补充,方案一: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400~800倍+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1 200倍混合液,其中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用药时间比常规需提早3天;方案二:0.3%苦参碱水剂300~400倍液。

3.3 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技术对防治草地贪夜蛾也非常有效,主要有性诱、食诱、灯诱等理化诱控措施及虫害发生后的科学种植管理等,吴孔明[3]指出1头草地贪夜蛾雌虫的产卵量为500~1 000粒,杀死1头未产卵的成虫,相当于保护了667 m2的作物。考虑到草地贪夜蛾主要通过迁飞到庆元县为害,2020年开始使用性诱捕器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同时在玉米主产区用性诱捕器诱捕成虫,减少草地贪夜蛾雄虫数量,减少与雌虫交配繁殖的机会,当年5月14日成功监测到草地贪夜蛾入侵庆元县,在日常防控中,5月黄田镇李村5个性诱捕器(桶型,诱芯为草地贪夜蛾专用性诱芯)共诱捕成虫125头,屏都街道赤坑村、淤上乡淤上村各诱捕成虫1头,说明性诱捕器除了可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外还可以用于成虫捕杀。考虑到性诱捕器主要针对雄虫,为了更好地降低产卵量,开始试点食诱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成虫诱杀效果,6月19日在黄田镇李村于桶型诱捕器内加入棉铃虫生物食诱剂液体及少量敌百虫,共设置3个诱捕器,3天后累计诱捕草地贪夜蛾成虫8头,有一定的效果。性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除了可以及时监测草地贪夜蛾外,也可以作为化学农药防治的补充,起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效果。性诱与食诱均推荐使用桶型草地贪夜蛾专用诱捕器,其中性诱诱芯有持效期1个月、6个月2种,建议在预测预报时使用持效期1个月的诱芯,大田防控中使用持效期6个月的诱芯,诱芯需及时更换。测报用性诱捕器从每年5月1日开始安装,大田防控从玉米苗期开始安装,每667 m2安装2~3个,诱捕器高度根据植株长势调整,以略高于玉米为宜。目前暂无草地贪夜蛾专用食诱剂,故食诱诱捕器食诱剂按照100 mL水+棉铃虫生物食诱剂100 mL+敌百虫10 g配制,直接倒入诱捕器中,田间按1~3个/667 m2布置,放置高度与性诱捕器相同。

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农药

4 小结

草地贪夜蛾2019年才入侵到我国,同年入侵到庆元县,经过3年的摸索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科学预测预报为基础,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农药防治,性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为辅的防控手段,其中预测预报以性诱监测、田间调查为主要手段,结合发育历期观察开展,化学农药防治的关键时间为低龄幼虫期,一般为卵孵化盛期的1周内,推荐应用复配化学农药开展防治,比如甲维盐、虫螨·茚虫威或者甲维·茚虫威+虱螨脲,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苦参碱等,由于使用效果不稳定,可作为化学农药防治的补充,绿色防控技术推荐使用桶型诱捕器添加性诱剂、食诱剂,可有效减少成虫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021年9月2日黄田镇曹岭村草地贪夜蛾桶型诱捕器诱虫情况查看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夜蛾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冷藏条件对夜蛾黑卵蜂繁育的影响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中国南方竹区4种竹笋夜蛾的形态比较研究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控对策建议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