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骨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8-05 07:55彭正刚郭明钧李涛王尧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渝中区骨科重庆市

彭正刚,郭明钧,李涛,王尧

1.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创伤骨科,重庆 400012;2.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儿童骨科,重庆 40001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暴力损伤事件日益增多。同时,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1],以高龄、多病、耐受性差等为特点的老年人群极易引发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骨折等骨科疾病[2]。现代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给创伤疾病病谱带来了巨大改变,促使医疗机构对自身医疗配置和服务方向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需要,这对骨科从业人员、 骨科医疗机构来说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3],为促使渝中区骨科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更为合理、规范,以培养更多的骨科专业人才,自2018 年12 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发起骨科专委会体系研究,本项目研究旨在通过面向重庆市渝中区多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问卷设计、实地调查、听取汇报、与主管领导及医务人员座谈、填写调查表等方式,了解目前渝中区开展骨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咨询专家、律师等,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以期促进渝中区骨科事业的发展。本研究以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16—2018 年骨科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 对现阶段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骨科专科医院的建设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截至2018 年,重庆市渝中区共有28 家医疗机构有注册骨科或骨伤科的诊疗项目, 其余1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注册骨科诊疗项目。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红岭医院开展骨科手术项目较全,其他大部分私立诊所开展的项目仅以简单的骨折保守治疗为主,未开展骨科手术项目。

所有资料来源于该项研究项目2016—2018 年期间收集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的调查表格(骨科从业人员数量、学历、从业年限、职称、学术研究等)、统计表(门诊和住院人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数量等)、问卷、项目相关的汇报和座谈记录等。

1.2 统计方法

运用Excel 2007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发展现状

2.1.1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包括学历、从事骨科年限,见表1。

表1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2.1.2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从业人员职称情况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从业人员职称情况,分为医师、护理两大类,见表2。

表2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从业人员职称情况

2.1.3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16—2018 年治疗方式统计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16—2018 年治疗方式统计,包括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数量,见图1。

图1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16—2018 年治疗方式统计

2.1.4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16—2018 年学术科研情况 2018 年总发表的论文数(27 篇)较2016 年(23 篇)同期增长17.39%, 总承担的骨科基金研究项目数(13个)较2016 年(7 个)同期增长85.71%,论文、基金研究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较之前有很大提升。 2018 年总获得的成果奖(9 个)较2016 年(4 个)同期增长125.00%,学术专著数量与2016 年(1 个)持平。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的学术科研水平在不断上升,但同时也反映出在培养中青年医师的科研能力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见表3。

表3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16—2018 年学术科研情况

2.1.5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目前运用的主要骨科治疗技术 主要骨科治疗技术包括现场急救技术、重症创伤急救技术、小夹板固定技术、石膏固定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镜术等。

3 讨论

3.1 骨科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从骨科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骨科医师、护师、康复师以及理疗师等的数量虽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数量远远不够。从学历结构上看,骨科医师主要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比<30%;骨科护师学历以专科为主,本科及以上只占34.61%;康复师、理疗师主要则以专科和本科学历为主。 从职称结构上看,骨科医师以中级为主,护士以初级和中级为主。从业骨科年限,骨科医师和护士大多从事骨科年限为5~10 年,康复师、理疗师的从业时间主要分布在5 年以下、5~10 年。 可以看出,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 亟须培养优秀、 高质量的人才投身于渝中区骨科事业的建设中来。在现阶段医院的改革过程中, 人才与技术同等重要,在医院的发展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改进、医疗技术创新,同时还应兼顾人才梯队的建设[4-5]。 建议持续加强骨科技术、科研人才的培养,比如进一步扩大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和特岗培训项目的规模等。同时政府及医院管理部门积极探索骨科专业人才入编和职称评聘政策,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以提高骨科专业岗位的吸引力,解决医院在运营中的人才缺失问题[6-7]。

3.2 骨科技术与设备更新较慢

随着现代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也在随之提升,各种医疗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 如断肢再植从单侧肢体发展到多侧肢体,甚至多个节段,骨折的固定从内、外固定发展到髓内钉,脊柱手术从腰椎、胸椎发展到颈椎,手术方式从后路发展到前路,传统医疗发展到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8-9]。而骨科是临床医疗中难度较大的科室之一,患者普遍对骨科治疗的要求较高,但如果其就诊的医院存在设备老旧、更新慢,设备数量不够等问题,一方面,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而不得不转去可以尽快解决自己病痛的医院就医, 导致患者流失。 另一方面,无法引入新技术、新业务,部分医护人员也可能会因自身医疗水平在医院现有的条件下得不到提升而选择离开[10-11]。 因此,没有硬件的支持,软实力也无法提升,再加之患者和人才的流失,会形成多重恶性循环,严重阻碍医院的发展。由此,建议医院在有计划地更新、补充常规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适当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和先进技术信息,以促进医院技术的更新和质量的提升。

3.3 建设骨科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近年来《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中医诊所备案制等一系列政策下,给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再加之传统文化复兴、抗疫建功、国潮盛行等原因,我国的中医药行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12-14]。 近年来,本院入职医师均来自于医科大学、 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 其在接受院校教育时已得到良好的学术科研训练,并且对本专业的发展新动向、 新技术也有良好的掌握,但是对于诸多中医经典的学习却相对不足,另外,中青年骨科医师对现代化诊疗设备的依赖性明显高于高年资医师,同时对于传统手法整复技术的掌握,也不及高年资医师。 因此,在探索培养医院骨科特色技术传承人才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授课,加强和巩固中医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工作岗位上的大量培训、反复实践,再结合科里前辈的针对性讲解,以前辈的经验作为指导,通过定期写总结、读书笔记等方式,让所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中医理论得到升华,进一步提升青年医师的临床能力。 另外,现代青年医师具备更多的优势,其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力,可以快速检索和阅读文献的能力,具有促进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潜力和能力,这些将大力促进了医院科研能力的提升[15-17]。

通过大量培训及网络直播授课, 在此项目结题前,重庆市渝中区开展骨科诊疗的青年医师的传统手法整复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在医院层面,大力推广实施快速康复、疼痛管理、医护一体化等先进现代理念,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得到了更加人性化的体验,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大量时间及经济消耗。同时,医院借鉴大量市内外优秀医疗机构骨科发展的模式,在吸取优秀经验的同时发展自身所长,以重庆市渝中区这个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为着力点,以精湛的传统技术结合现代先进理疗和诊疗手段为工具,以给广大人民带来良好的就医体验和较低的经济消耗为目的, 推广传统骨科治疗技术如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技术、传统经典手法治疗并与现代循证医学紧密结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果。

猜你喜欢
渝中区骨科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渝中区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重庆市渝中区传统风貌片区发展思路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