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黑曲霉菌丝体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2022-08-06 03:27武丽达沈雪梅杨鑫魏超王琪
中国饲料 2022年9期
关键词:丁酸菌丝体梭菌

武丽达,沈雪梅,杨鑫,魏超,王琪,

陈 影1,卢宗梅1,李义1,2,佟毅1,2,杨凯3,金渭武3,4*

(1.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 233010;2.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33;3.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4.中粮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丁酸梭菌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产生益生物质,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生长,在畜禽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张自杰等,2021;张善亭等,2013)。刘婷婷(2011)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降低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显著改善肉鸡肠道菌群和提高日增重。周奕含(2021)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丁酸梭菌,结果显示丁酸梭菌能有效调节肉仔鸡的血脂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发生并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但是,不同丁酸梭菌菌株在养殖中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新开发的丁酸梭菌菌剂在规模化应用前仍需要进行动物饲喂评价。

黑曲霉作为生物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微生物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发酵生产胞外酶和柠檬酸(Cairns等,2018)。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丝体,其具有附加值高、来源广泛、品质稳定等特点,在动物养殖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目前酶解黑曲霉菌丝体的工艺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进展仍比较缓慢,用于肉鸡养殖试验的报道也不多。因此,本研究以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菌剂或黑曲霉菌丝体(酶解处理或不处理),探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方面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和酶解黑曲霉菌丝体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丁酸梭菌菌剂1 由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活菌数含量为20 亿cfu/g;丁酸梭菌菌剂2 由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备,活菌数含量为16 亿cfu/g。黑曲霉菌丝体由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酶解黑曲酶菌丝体(含水量10%)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基于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制备(刘颖慰等,2021),即采用酶解液处理废弃黑曲霉菌丝体,所得产物中平均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5.90 mg/mL,寡糖含量为12.16 mg/mL。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80 只健康AA 白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5 个处理,每个处理6 个重复,每个重复16 只肉雏鸡,各组间初始重差异均不显著(P >0.05)。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 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30 mg/kg 丁酸梭菌1(20 亿cfu/g);试验2 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60 mg/kg 丁酸梭菌2(16 亿cfu/g),试验3 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黑曲霉菌丝体(酶解处理);试验4 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黑曲霉菌丝体。试验分两阶段进行,即1~ 21 d 和22~ 42 d。

1.3 试验日粮 参照我国肉鸡营养需要(NY/T 33-2004)和美国NRC(1994)肉仔鸡营养需要标准配制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其原料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4 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南口中试基地试验鸡场进行,时间为2020年9 月28 日到2020 年11 月9 日。采用单层式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雏鸡1~4 日龄24 h 光照,其后23 h 光照。控制舍内温度和湿度,定时舍内消毒。每日观察试验鸡的精神状态、食欲及粪便情况,记录死亡只数。按常规程序进行预防免疫。饲养管理参照《爱拔益加肉鸡饲养管理规程》进行。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生长性能 分别在1、21、42 日龄以重复为单位对肉鸡进行称重,统计肉仔鸡1~21、22~42、1~42 日龄采食量,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和平均体重(BW)。

1.5.2 血清采集及生化指标测定 分别在21、42日龄时,每个重复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1只,屠宰采集颈动脉血5 mL,4 ℃、3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20 ℃保存备用。选用南京建成生物功能研究所试剂盒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

1.5.3 肠道形态测定 采集十二指肠和空肠,标本按梯度乙醇系列脱水,用二甲苯清洗并包埋在石蜡中。然后,从石蜡块上切下三片5 μm 厚的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随机选择视野来测量绒毛高度(VH)和隐窝深度(CD),并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使用观测值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1.6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AS 8.0 中one way ANOVA 进行统计分析,各处理间平均值比较采用Duncan’s 多重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 <0.05 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丁酸梭菌或黑曲霉菌丝体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都要优于对照组,其中酶解黑曲霉菌丝体组在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平均体重都有显著提高(P <0.05),且都优于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酶解黑曲霉菌丝体组1~ 42 d 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9.6%,料重比降低5.2%。与未处理的黑曲霉菌丝体相比,酶解黑曲霉菌丝体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增加4.61%,为5.90 mg/mL;寡糖含量增加9.59%,为12.16 mg/mL。寡糖含量增加,可以促进肉鸡生长,这与闫冰雪等(2019)用壳寡糖饲喂肉鸡显著提高其1~42 d 体增重的结果一致,表明酶解黑曲霉菌丝体可以促进肉鸡生长。两组丁酸梭菌处理组在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全程日增重提高4.6%和6.0%,全程料重比降低2.9%和4.6%,从数值上看,丁酸梭菌2 的作用效果要好于丁酸梭菌1(但差异不显著),这与徐明霞等(2021)在饲粮中添加400、600 mg/kg 丁酸梭菌极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P <0.01)的结果相似,表明丁酸梭菌有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肉鸡生长的作用。

2.2 丁酸梭菌或黑曲霉菌丝体对肉仔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在21 d,两添加丁酸梭菌组中肉仔鸡血清中IgA、IgG 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添加酶解黑曲霉菌丝体组的肉仔鸡,其血清中的IgG 含量也较高。而在42 d,血清中IgA、IgG 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由此可知,在早期肉鸡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有效提升肉鸡免疫能力,维护机体健康。

表3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菌剂或黑曲霉菌丝体对肉仔鸡免疫球蛋白的影响mg/mL

2.3 丁酸梭菌或黑曲霉菌丝体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在21 d,各组肉仔鸡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都非常接近;而两丁酸梭菌处理组血清中SOD 活力均高于对照组,但各组之间SOD 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 >0.05)。在42 d,各试验组血清中MDA 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两添加丁酸梭菌组,其血清中MDA的含量降低最多。除丁酸梭菌1 组鸡血清中SOD的活力较高外,其他组都很接近,且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由此可知,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其血清中的SOD 水平具有提高的作用,同时42 d 血清中丙二醛的水平显著下降,说明丁酸梭菌对肉鸡抗氧化性能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作用。

表4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菌剂或黑曲霉菌丝体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4 丁酸梭菌菌剂和黑曲霉菌丝体对肉仔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小肠作为仔鸡营养成分吸收的主要场所,在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肠绒毛作为肠黏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小肠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绒毛高度的增加会使小肠接触营养物质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强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隐窝是肠上皮细胞分化的部位,其深度反映了隐窝细胞的增殖率和成熟度,隐窝变浅分泌功能增强。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综合反映了小肠的功能状况,其下降表明小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由表5 可知,在21 d,各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添加丁酸梭菌和酶解黑曲霉菌丝体组肉仔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变浅。而相对于对照组,添加丁酸梭菌1 组肉仔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变浅(P <0.05)。同时,各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十二指肠绒隐比均有提高,且酶解黑曲霉菌丝体组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提高(P <0.05)。此外,在21 d,各处理组空肠绒毛高度都有所增长,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各组间空肠隐窝深度差异不显著,但添加丁酸梭菌组的空肠隐窝深度变浅。而在42 d,无论是十二指肠还是空肠,各组小肠形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因此,试验表明丁酸梭菌在早期肉仔鸡肠道发育有促进作用。

表5 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菌剂和黑曲霉菌丝体对肉仔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3 结论

饲料中添加约2.5×105cfu/g 的丁酸梭菌(130 mg/kg 菌剂,含丁酸梭菌20 亿cfu/g)可有效提高白羽肉鸡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提高养殖收益。丁酸梭菌还显著提高了21 日龄肉鸡血清中IgG、IgA 的含量,显著降低了21 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提高绒隐比,表明丁酸梭菌在早期可以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力,并改善肠道形态。同时,丁酸梭菌还显著降低了42 日龄肉鸡血清中的MDA 含量,提升了SOD 的活性,表明丁酸梭菌在肉鸡养殖后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此外,日粮中添加酶解黑曲霉菌丝体显著提高了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表明酶解黑曲霉菌丝体可以促进动物生长。

猜你喜欢
丁酸菌丝体梭菌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丁酸甘油酯对猪健康的作用
樟芝适宜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
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印度块菌液体培养基
杂交选育品种‘吉香一号’在吉林地区栽培品比试验
培养料含水量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