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腰椎融合术后老年患者的效果

2022-08-08 07:19梁婷曹代桂孙顺霞丁永清吴彩娥张胜利杨阜滨沈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融合术延续性腰椎

梁婷,曹代桂,孙顺霞,丁永清,吴彩娥,张胜利,杨阜滨,沈凯

重庆市人民医院骨科,重庆市 401147

0 引言

后路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椎体滑脱并发椎管狭窄的主要术式之一,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肌力减弱、腰椎功能障碍等问题[1-4]。加强老年患者出院后康复是延续性护理的关键。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借助互联网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为患者提供综合性出院康复护理方案,已广泛用于患者出院后的远程宣教与康复指导[5-6],在关节置换[7]、脊髓损伤[8]、腰椎压缩性骨折[9]等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21 年8 月本科后路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腰椎融合术后康复作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1 月至2021 年8 月重庆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有完整病史的老年患者,临床诊断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Meyerding 分级Ⅰ~Ⅲ度)并发腰椎管狭窄症标准,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行后路腰椎融合术。

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单个节段行后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ILF);③随访时间≥3个月。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视力、语言交流障碍;②主要脏器(心、肺、肝、肾等)功能严重障碍;③腰椎创伤、感染或肿瘤性疾病。

共纳入患者157 例。根据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n=66)和干预组(n=91)。随访过程中失访6例,拒绝随访3例,最终统计148例,其中对照组61 例,干预组87 例。随访3~6 个月,平均(4.5±1.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经重庆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No.KY S2022-017-01),所有患者均被告知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出院时发放自制《腰椎融合术后康复资料》,由本科工作经验丰富的3 名主治医师和3 名主管护师共同编写,主要包括饮食、用药、康复和随访等。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久坐、预防跌倒等;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告知患者佩戴腰部支具至术后3 个月,术后3 个月以内腰部避免过度负重、屈曲及旋转。每日步行≥30 min,腰和下肢等肌肉功能锻炼≥30 min。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骨科门诊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康复锻炼、抗骨质疏松治疗、遵医、心理、功能恢复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2.2 干预组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成员均有丰富的临床和护理经验,包括3 名主治医师、1 名护士长、3 名康复护师、3 名护士,护士长担任组长,统筹安排工作并负责监督;主治医师负责讲解疾病、手术方式,在线答疑及术后复查等;康复护师负责讲解功能锻炼、注意事项,记录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等;护士负责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监督患者用药情况,提醒患者术后定期复查,随访并记录术后遵医、用药、心理等情况。

建立微信交流平台,由2 名主治医师和2 名康复护师担任管理员。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疾病知识、康复知识和康复方案等。①疾病和手术方式:术前通过图文和视频给患者简要讲解手术流程、手术风险、术后饮食护理、大小便护理、术后正确站坐姿、上下床方法等。②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康复护师以视频方式分步骤讲解腰部及双下肢肌肉康复功能锻炼,特别是椎旁肌肉;针对大部分老年患者肌力和协调性较差,团队改进了一些锻炼方式,如传统五点支撑法改为三点支撑,重点锻炼腰部及双下肢肌肉;同时也发放五点支撑、小燕飞、直腿抬高和伸屈髋屈膝等锻炼视频,供患者选择;要求患者每日腰部肌肉及双下肢肌肉锻炼至少5 次,早期拍视频,后期拍照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错误;③药物使用:护士通过微信视频或语音对患者进行指导并监督正确规范用药;④建立电子健康管理档案:由护士统一建立管理,内容包括随访类型、随访内容和定期随访;护士通过微信视频或语音对患者出院后遵医情况、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情况、护理满意度等进行随访;对不遵医嘱、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沟通和心理辅导,对护理满意度低的查找原因,及时改进。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和干预1 个月、3 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 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10]、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11]、华西心情指数量表(Huaxi Emotional-distress Index,HEI)[12]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dult Health Selfmanagement Skill Rating Scale,AHSMSRS)[13]进行评定;参考张继娜等[9]设计的问卷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参考杨宏女等[14]设计的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

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伤口感染、伤口愈合延迟、伤口不愈合、椎间植骨融合器移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干预后,两组VAS、ODI 和HEI 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AHSMSRS 评分显著上升(P<0.001),干预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见表2~表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干预前后ODI评分比较

表4 两组干预前后HEI评分比较

表5 两组干预前后AHSMSRS评分比较

干预后3 个月,对照组完全依从35 例,基本依从14例,不依从12例,遵医率80.3%;干预组完全依从60 例,基本依从21 例,不依从6 例,遵医率93.1%,高于对照组(χ2=5.478,P=0.023)。

对照组满意40 例,基本满意12 例,不满意9 例,满意度85.2%;干预组满意78 例,基本满意9 例,不满意0 例,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667,P<0.001)。

随访期间,无伤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椎间植骨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老年腰椎滑脱并发椎管狭窄的患者存在多种基础疾病,长期慢性腰腿疼痛、下肢乏力,对疾病和康复锻炼知识缺乏,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差,缺乏专业人员监督和指导,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慢,残留腰腿疼痛等[15-17]。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对疾病的认识,降低出院后患者患病率和患病风险,有效促进功能恢复[18-19]。本研究显示,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缓解疼痛、促进腰腿功能恢复、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率更有优势。可能的原因如下[20-23]。①团队精心制作的视频生动形象,患者易接受;能反复观看,患者容易学习;②搭建医-护-患之间有效、及时、顺畅沟通的平台[20],能保障康复质量;密切随访,提高患者的主动性、自发性和遵医行为,最终促进功能恢复[24-26];③避免传统门诊复查模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患者易配合;④方便做到一对一、精准化的康复指导。

老年患者长期慢性腰背部疼痛、下肢乏力以及手术创伤等,易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术后康复[27],需要及时心理援助和照顾[28-29]。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或语音给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准备、健康宣教,患者通过学习加强对疾病和康复的认识,积极投入康复,减轻不安心理和负性情绪[30];出院后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对患者进行一定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心理健康状况更佳。

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下,患者在家就可以通过微信与医师和护士“面对面”交流;同时我们团队拥有丰富临床和康复经验的医师和护士,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延续性康复护理方案,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提高了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提高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既往研究[9,31-32]相似。

腰椎融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伤口愈合不良、肺部感染、椎间骨性融合不佳、融合器移位等[33-35]。本研究显示,两组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师、护师、康复师组成专家组为依托,通过互联网平台,为老年患者术后提供科学合理的延续康复护理方案,能促进腰椎融合术后老年患者腰腿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改善护患关系。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为回顾性研究;手术方式仅为TLIF,存在选择偏倚;随访观察时间短;微信操作虽便捷,但在老年人中普及度不高,部分患者需要家属帮助。后续将延长随访时间,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融合术延续性腰椎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