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稳步推动山区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业发展

2022-08-09 11:00罗玉芳
云南农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养殖业肉牛养殖场

罗玉芳

(墨江县联珠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 墨江 6548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肉类食品来说,牛肉因为脂肪含量低、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深受人们的青睐。同时牛肉市场的需求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墨江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存在销售渠道较窄,肉牛养殖周期较长,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养殖场管理体系不完善,组织化程度低。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政策保障,开展技术培训,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完善防疫体系,以促进全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产业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适度规模肉牛养殖类型主要包括专业养殖户和普通养殖户,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养殖方式与规模的差异性。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的进步,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墨江县作为普洱市肉牛生产大县之一,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具备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很多乡(镇)、村(组)和养殖场(户)、养殖企业的适度规模肉牛生产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甚至对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产业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和阻碍,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加强对墨江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方式的分析,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为墨江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一、现代养殖业的方式及要求

高技术水平、先进的设备设施、控制精准是现代养殖业的要求。同时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符合安全、节能、环保、绿色的要求。其发展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守我国相关规定,并且生产运营具有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特点。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养殖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性和安全性水平,同时树立合理的产业与规模发展理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对养殖业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方式现状

结合养殖方式现状分析,目前墨江县适度规模肉牛的养殖模式主要为个体户分散养殖,这一养殖模式又包括专业化生产与非专业化生产两种形式。两者在规模和养殖方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专业化养殖具备专门的养牛圈舍,非专业化养殖主要以自繁自养和全天候自然放牧模式为主。目前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是最基本的养殖方式,同时也是今后适度规模肉牛养殖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也为很多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户、养殖场、养殖企业等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因疫病防控及饲料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对适度规模肉牛养殖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力弱

墨江县肉牛市场体系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目前全县肉牛产品相对单一,加工企业数量较少,市场活力缺失,产业链不完善,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仍存在诸多短板问题。活牛市场中存在一些牛贩子向养殖户压低肉牛收购价格的现象,同时养殖户缺乏对适度规模肉牛市场情况的了解,难以延伸销售渠道,造成养殖户积极性不高。部分乡(镇)秸秆饲料资源丰富,在适度规模养殖场养10头牛左右,包括3~5头母牛,但因秸秆饲料资源能够单独增加养殖户收入,所以养殖户仅仅将肉牛养殖作为副业,难以提高小规模养殖的竞争力。

(二)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全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不高,对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户来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养殖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风险提高。很多养殖户难以承受风险,因此始终保持高投入、低收入的状态。对常规肉牛养殖来说,养殖1头肉牛需要花费1年甚至更长的养殖时间,同时需要购买饲料,花费劳动成本,因此养殖效益较低。还有部分养殖户因养殖黄牛周期较长,产肉率低,销售价格也低,难以增加经济效益。

(三)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墨江县适度规模肉牛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部分养殖场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不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养殖场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位置,肉牛养殖系统难以发挥作用。虽然目前很多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开始与一些企业合作,能够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合作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优化肉牛生产产业链,加之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企业和养殖场的发展均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目前墨江县很多乡(镇)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开始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但是受到发展水平的影响,部分偏远乡(镇)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模式和养殖技术,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发生问题时难以及时处理,造成牛肉品质不佳,甚至存在品种杂乱的情况,进而导致其市场销售价格较低。另外,缺乏资金的支持也是制约小规模肉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四、发展小规模肉牛养殖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为了能进一步推动全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各乡(镇)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结合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发展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为养殖户开展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积极鼓励其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和技术。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财政补贴发放工作,农村信用社等相关机构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养殖户贷款利息或为其提供无息贷款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问题的重视,帮助养殖户修建自来水管道和电力系统,提供用水、用电便利。另外,各乡(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县内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户拓宽自身的销售渠道,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利用,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进一步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二)开展技术培训,强化科技支撑

结合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发展现状,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对全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但需要加强其对先进养殖技术、设备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疫病防控、粪污治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的学习,使养殖户不仅能够利用先进技术促进当地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还能够有效预防肉牛疫病,强化自身抗风险能力。培训内容的关键在于技术,通过全面的培训帮助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人员掌握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不断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另外也可以加强与当地养殖大户的交流,通过座谈会等形式与适度规模养殖户共同进行养殖经验方面的交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有效提高适度规模肉牛的养殖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保证养殖规模的合理性

扩大养殖场规模是提高适度规模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9头母牛,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明确养殖规模时需要充分考虑饲料是否充足等问题,如果当地秸秆资源丰富,需要加强利用,但是避免超过应用范围,导致养殖规模扩大而饲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从外地采购饲料必然会导致养殖成本增加,降低经济效益。

(四)提高肉牛的产量和质量

山地肉牛养殖

为了提高肉牛的产量和质量,首先需要具备完善的繁殖机制,确保质量。墨江县肉牛品种齐全,本地黄牛生产性能较好,口感风味俱佳,但是个体出肉率偏低,市场经济价值不高。因此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引进优质肉牛品种,有效提高肉牛的产量和质量。例如优质肉牛与黄牛杂交后产出的肉牛,其肉质质量明显提升,口感更佳,有助于推动适度规模肉牛养殖的发展,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五)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

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户需要充分遵守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做好防疫工作,健全各类防疫档案,在疫情高发阶段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肉牛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根据相关规程进行全方位消毒,避免牛群大面积患病,造成严重损失。同时需要重视对母牛繁殖过程中可能发生疾病的预防,提高肉牛的繁殖能力。动物防疫部门需要做好监管工作,并对养殖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发现疾病第一时间控制和处理。

五、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墨江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引起全县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对全县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户的支持力度,帮助其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选择合理的养殖规模,不断提高肉牛的质量和产量,推动小规模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达到提质增收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养殖业肉牛养殖场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数字化智能背景下畜禽养殖业发展路径及赋能对策研究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