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家门口”的就业创业路

2022-08-09 06:43蒲芸茜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3期
关键词:登科辖区居民

文/本刊记者 蒲芸茜

登科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展创业培训。供图/四川省就业局

“多亏了社区千方百计帮我联系,我才能顺利走上就业创业路。”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沙湾路社区居民罗燕在生了孩子后通过在社区登记就业意向,被安置到了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到期后,罗燕在社区的帮助下自主创业,开了一家面馆,实现了创业梦。

在建设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中,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精准“出招发力”,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居民就业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做深、做细、做实就业创业工作,为辖区居民在“家门口”铺就了一条就业创业路。

强服务,让社区成为就业创业“第一站”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工作人员是最贴近群众、最贴近基层的群体,也最了解群众就业意愿、创业技能,能提供精准的创业就业服务。所以,社区在“带就业”“促创业”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如何将就业创业服务下沉到最基层,让社区成为居民就业创业服务“第一站”?

走进位于川东北的巴中市恩阳区登科寺社区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型LED 显示屏,屏幕上不断滚动播放着企业的招聘信息。“通过大屏幕,求职者可及时掌握各企业的用工需求动态。”登科寺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学菊介绍,登科寺社区位于恩阳区的繁华地段,辖区人口众多,就业需求量大。为把就业创业服务“端口前移”,2020年初,社区积极与街道办、人社部门对接,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占地约100 平方米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中心设立了标准化服务大厅、职业培训室,专门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职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等全方位服务。

“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可真方便。”当顺利找到工作的待业人员刘华芳迈出登科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大门时,她脸上露出了笑容。据不完全统计,自登科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帮助500余名社区居民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除了“端口前移”,“下沉摸底”也是精准掌握辖区居民就业创业需求的有效手段。

“在打造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中,我们一直在摸索如何让社区群众实现充分就业。”在凉山州西昌市西城街道西门坡社区党委书记陶茂红看来,要实现充分就业,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有效掌握失业人员信息。

为此,西门坡社区采取了摸底、入户、做台账的方式,通过网格员日巡入户,设立小区、大型商场、超市固定登记点,建立QQ 群、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在社区后台实行网格化管理,给每位社区工作人员划分“责任田”,让其及时完善社区失业人员基础档案。“我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与西昌市达达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广频物业、华泰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直接的人才信息互通机制。”不仅如此,陶茂红还表示,西门坡社区还建立了社区QQ 群和网格微信群,工作人员会及时在群里发布有效的招聘信息,让辖区内失业人员能迅速了解招聘信息,帮助他们就业。

搭平台,让社区成为就业创业“港湾”

有了服务的保障,还需要平台的“加持”。搭建什么样的就业创业平台,让社区成为辖区群众就业创业的“港湾”?各社区因地制宜,在“搭平台”上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

“一两卤肉面,外加一个鸡蛋;再加两碗微辣的二两卤肉面……”早上8 点,位于巴中市恩阳区登科寺社区米仓老味道特色街区的“八月雨”卤面馆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老板娘罗娜一边忙着收银,一边向厨师转达顾客的需求。2021年春节返乡后,外出务工多年的罗娜因照顾家庭,选择了留在老家。当听说政府对新入驻登科寺社区米仓老味道特色街区的商家在租金、门面装修等方面能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奖补时,她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想法。而这条位于登科寺社区的米仓老味道特色街区便是当地为就业创业者实现梦想搭建的平台。

近年来,登科寺社区以米仓老味道特色街区为主要载体,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积极打造创业就业商街。社区主动对接辖区内有意愿的创业者,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其入驻创业。“米仓老味道特色街区的投用,能为登科寺等社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恩阳区就业局副局长李强介绍,该美食街如今有120余家商户入驻,已有800余人在此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除了搭建“消费新场景”,架好“供需桥梁”也是搭好就业创业平台的有力举措。

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汇泉路社区就组织物业公司建立辖区商业联盟,并以此为载体,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居民求职意向,不定期组织小型就业供需见面会,通过“面对面”交流,提高求职成功率,实现居民就近就业。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丹山场社区则通过多种举措掌握辖区内单位、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信息,定期与辖区内重点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沟通,了解用人需求,为辖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居民提供用工资讯、就业岗位,拓宽居民就业渠道。

强培训,对症下药“得力”

当听说自己所在的登科寺社区要举办培训班后,本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人的廖文煜立即报名参加。“这样和就业无缝衔接的培训真好!”让廖文煜点赞的培训是恩阳区建立的“群众点单、人社派单、学校接单、全程管单、就业订单”的“五单”培训机制。近两年来,登科寺社区持续开展“五单”培训,动员组织辖区300名居民参加中式烹调、家政服务等培训班,帮助200余名培训人员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创业培训老师把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分析得很透彻,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说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杨元国不忘对乐山市沙湾区观峨社区创业培训点赞。58 岁的杨元国是失地农转非人员,他在玉龙街租了两间门市开了“眠坝豆花饭”,但经营两年都不见起色。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安排他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培训,杨元国不仅找到了自己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开拓了思路,搞起了盒饭外卖。现在,杨元国的“眠坝豆花饭”生意兴隆,每天外送的盒饭就达160余份,月营业额接近10万元。

每年,乐山市沙湾区观峨社区都要对接相关培训学校、培训机构,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1 期免费培训和3 次以上的就业指导,同时指导符合条件的就业创业人员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自2021年以来,观峨社区先后开展了厨师、家政、保安等“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7 期,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帮扶16 人次,申报补贴6万元、小额贴息贷款200余万元。

做好就业创业服务、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一系列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举措,让社区就业体系更丰富、创业基础更牢固,也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梦。

创业培训讲师为居民授课。供图/四川省就业局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创业培训。供图/四川省就业局

社区开展政策咨询、招工宣传。供图/四川省就业局

猜你喜欢
登科辖区居民
曹陆军摄影作品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
Optical scheme to demonstrate state-independent quantum contextuality
石器时代的居民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