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就业重点人群“稳稳的幸福”

2022-08-09 06:43张玉芳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3期
关键词:园田公益性残疾人

文/本刊记者 张玉芳

“没想到我还能再找到工作,可以挣钱补贴家用,重新拾起自信,谢谢社区的帮助。”广安市岳池县园田社区居民胥锡康因为意外造成四级肢体残疾,属于弱劳动能力,以为很难再找到工作的他,不久前,在社区的指导下找到了一份做街边餐饮的工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胥锡康这样的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的帮助下获得就业机会。这得益于我省通过建设充分就业社区,助力就业重点人群实现就业创业。自我省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也将着重点放在就业重点人群上,聚焦就业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需求,结合社区实际因地施策,以“量体裁衣”式的举措和服务,不断拓展他们的就业创业路径、渠道,帮助就业重点人群实现梦想,为就业重点人群托起“稳稳的幸福”。

就业困难人员:“量体裁衣”式的举措和服务拓宽了就业路

成都市汇泉路社区“东东车”残障人士就业点。供图/四川省就业局

“我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没想到还能让世界听到我的声音,未来又充满了希望!”2014年,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汇泉路社区居民王莹莹大学毕业后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外企到幼儿教育,王莹莹努力为未来打拼着。然而,2019年,突发的视盘疾病导致王莹莹完全失明,生活从此再无色彩,她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足不出户。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社区微信公众号上在招募“声声入耳”特殊人群有声朗读培训课程学员。在家人的鼓励下,王莹莹成为“声声入耳”培训项目的首批学员。学习期间,王莹莹刻苦学习屏幕朗读软件,不断纠正发音,成为进步最快的学员。2021年12月3日,汇泉路社区举办“声声入耳”残疾人公益项目汇演,通过社区推荐,王莹莹成功签约喜马拉雅授权的盲人有声阅读制作机构——成都语翼有声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有声主播。如今,王莹莹通过平台派单,在家里就能创作作品获取报酬。

让王莹莹受益的“声声入耳”项目是汇泉路社区帮助盲人就业而打造的项目,也是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个积极探索。“现在,音频平台受到大家的喜欢,有一定市场需求且配音人可以在家中借助专业设备进行基本录制。我们觉得可以通过培训让社区盲人成为有声主播实现就业。”据汇泉路社区工作人员杜利介绍,去年,汇泉路社区首次开展实施了“声声入耳”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报名学员进行培训,通过考核的学员可通过社区推荐与盲人有声阅读制作机构签约。

在汇泉路社区,帮助王莹莹成功就业的“声声入耳”项目仅是该社区帮助社区残疾人充分就业的一个缩影。“汇泉路社区深入开展助残服务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帮助残疾人就业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汇泉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助辖区内残疾人就业,汇泉路社区多点发力,在党群服务中心成立社区咖啡学院,通过提供见习岗位的形式,让残疾人学会咖啡制作、烘焙等技能并实现就业;在社区广场设置残疾人创业项目“东东车”包子售卖点,帮助4名听障人士顺利就业;开设“乐淘淘”手工艺提升活动,提供“锦粲工坊”残疾人陶艺作品等助残产品售卖点,帮助残疾人售卖产品百余件……一项项就业帮扶举措的落地,扩宽了汇泉路社区残疾人的就业之路,目前该社区已有数十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零就业家庭:公益性岗位兜底,就近就业稳收入

“子女在上学,父母常年有病,我就想有份收入,并且能够照顾家庭。”前些年,岳池县园田社区居民杨红梅的爱人因病去世,她成了家里的唯一劳动力。由于没有工作,杨红梅家的生活十分拮据,生活压力很大。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过程中了解了杨红梅这种零就业家庭情况后,给她协调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让她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干了这份工作后,她比以前开朗多了。”园田社区负责人说,为了帮助像杨红梅这样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近年来,园田社区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作用,争取公益性岗位安置指标,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及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托底就业帮扶。目前,园田社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先后安置67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如今的杨红梅在工作中干劲十足、认真仔细,“这不单是份新工作,更是迈向新生活的一步”。对未来的生活,她信心满满。

“社区就业困难人员难就业主要是因为他们年龄偏大和文化程度偏低。但是作为社区老居民,他们更熟悉辖区环境。”达州市通川区东城街道凉水井社区负责人表示,将这些居民安置在社区公益性岗位上不仅能发挥他们熟悉社区的优势,也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促进了居民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凉水井社区的努力下,社区里许多困难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被安置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近就业。

低技能劳动者:“一对一”精准帮扶,技能培训送“门口”

“我的文化不高,也没有什么技能,一直担心在家久了与社会脱节,不好找工作。”家住遂宁射洪市太和街道机房街社区的杨佳燕是一名宝妈,一直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在得知社区免费开展母婴护理技能培训班后,她就迅速报名参加并通过了技能考核,获得了母婴护理技能的等级证书。杨佳燕说:“现在我拿着培训的毕业证书,还是国家认证的,心里很踏实!”如今,取得等级证书的杨佳燕准备找一份母婴护理的工作。

“居民缺乏技能,就会有技能恐慌,在就业时会缺乏就业竞争力和自信心。”射洪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除技能恐慌,提升居民就业竞争力,机房街社区与射洪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合作开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机房街社区组织有就业意愿的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并收集培训需求,射洪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则根据居民需求和国家技能认证标准开设技能培训班。”目前,已开展4 期培训,培训170 人。

岳池县园田社区则进一步实施了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落实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他们各展所长,多渠道就业和创业,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47 岁的园田社区居民阳兴萍就是享受到该社区实施的职业培训计划顺利就业的人。“我学历不高,也没啥技能,以前和爱人打过不少工,都是干些零散的体力活,时间长还很辛苦,如今年龄大了,找这种活也难了。好在社区组织了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技术。”阳兴萍通过社区组织参加了岳池县人社局联合技能学校举办的针对低学历和低技能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班。如今,学了织补技术的阳兴萍在家附近开了一个帮助居民织补衣物的小店,每月有3000 多元的收入。稳定的工作也给阳兴萍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如今的她,脸上常挂着笑容,还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这么好的政策让我的家庭生活得到了许多改善,我也要通过努力更好地去回报社会。”

达州市通川区东城街道凉水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现场。供图/四川省就业局

猜你喜欢
园田公益性残疾人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我骄傲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