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百日咳综合征与百日咳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肺功能比较分析

2022-08-11 10:29张向峰马永虹张小宁张志英余燕娟靳秀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百日咳综合征患儿

张向峰 马永虹 张小宁 张志英 余燕娟 董 震 靳秀红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会随着病情进程逐渐加重,如果未及时医治,咳嗽症状会持续2~3个月[1,2]。随着百日咳疫苗的不断普及,百日咳的发生率逐渐减少[3]。类百日咳综合征与百日咳相似,但是其发生原因未能明确,又称“类百日咳”,近年来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类百日咳综合征不像百日咳那样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而是由包括病毒感染在内的其他微生物感染所致[4,5]。临床上主要用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来鉴别类百日咳综合征与百日咳,百日咳杆菌培养是百日咳诊断的金标准,但此方法耗时长,并且受抗生素治疗的影响,有可能造成假阳性,后又逐渐引入血清学抗体诊断方法[6]。目前,常用病原菌检测费用较高,无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呼吸系统疾病常借助肺功能检测[7]。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比较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联合能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肺功能指标检测,以期为百日咳及类百日咳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组)的临床资料,及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百日咳患儿(百日咳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第9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8];②年龄≤3岁。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先天心喉软骨发育不全等影响肺功能的疾病;②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等其他严重疾病。

2.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观察并记录每组患者痉挛性咳嗽、面色涨红、喘息鸡鸣样回声、发热、青紫咳嗽后呕吐、伴肺炎的发生率。此外还要统计每组患者疫苗接种情况。实验室指标检测:采集患者空腹取静脉血 3ml,将其置于含抗凝液的EP管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即得待测血清,在库尔特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上述指标均在待测血清收集后2h内完成,试剂盒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肺功能检测:在婴儿安静睡眠状态下检测其肺功能,所用仪器为德国耶格肺功能仪(Master Screen Paed)。取婴儿仰卧位,用面罩遮住婴儿口鼻,面罩不漏气后,将面罩连接于流量传感器,实时在仪器上读出潮气呼吸的流量和溶剂信号,进而测定出患儿的潮气呼吸和被动呼气流速容量曲线,记录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正常值20~44次/分)、公斤体重潮气量(taidal volume per kilogram,VT/kg,正常值6~10ml/kg)、达峰容积比(正常值28%~55%)、吸呼比(正常值0.66~1.00)、达峰时间比(正常值28%~55%)。上述每项指标读取5次,仪器自动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9,10]。

结 果

1.百日咳和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比较:百日咳组和类百日咳综合征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百日咳综合征组百日咳疫苗接种比例明显高于百日咳组(P<0.05,表1)。

表1 百日咳和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2.百日咳和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实验室指标比较:类百日咳综合征组患儿WBC明显低于百日咳组(P<0.05);类百日咳综合征组和百日咳组患儿RBC、Hb、PLT、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百日咳和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实验室指标比较

3.百日咳和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类百日咳综合征组患儿TI/TE、TPTEF/TE和VPEF/VE明显高于百日咳组(P<0.05);类百日咳综合征组和百日咳组患儿VT/kg、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百日咳和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

4.WBC、TI/TE等指标诊断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价值:WBC、TI/TE、TPTEF/TE和VPEF/VE鉴别诊断类百日咳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723、0.729和0.771(P<0.05,表4)。

表4 WBC、TI/TE、TPTEF/TE和VPEF/VE鉴别诊断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讨 论

类百日咳综合征是由除了百日咳杆菌之外的其他病菌感染引发的儿科疾病,患儿咳嗽是机体发挥机体防御机制的保护反射,能够将患儿呼吸道中的异物清除出来[11]。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通气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增加患儿的病死率。类百日咳综合征与百日咳的主要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但是病情进程及预后情况具有很大差异,以往通常使用血清学指标联合临床体征进行鉴别,但是敏感度较差,存在误诊的情况[12,13]。类百日咳综合征可看作是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肺功能检查可考虑应用于对类百日咳综合征的鉴别[14]。本研究基于此进行探究。

自国家规定小儿必须接种百日咳疫苗以来,百日咳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疫苗的保护作用会随着接种年限的延长而降低[15]。本研究结果显示,百日咳和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类百日咳综合征组百日咳疫苗接种史比例明显高于百日咳组。由于在胎儿时期,母体传递给胎儿的百日咳抗体较少,再加上母亲未接种疫苗或者未全程接种都会使胎儿缺乏百日咳抗体,接种疫苗将会降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发生风险[16]。本研究还发现,单纯从临床表现不能区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以往有研究称,年龄小、体重轻、存在基础疾病的疑似百日咳患儿易发展成重症,本研究未发现显著差异,可能是受限于样本例数少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WBC显著低于百日咳组,两组患儿RBC、Hb、PLT、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未见显著差异,提示外周血WBC增多是婴幼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一项显著特征。研究称,在一些未接种疫苗的婴儿中,大部分患儿的WBC水平增多[17]。高WBC是发生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一些研究已证实高白细胞血症是百日咳死亡的预测因子。本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百日咳患儿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痉挛性咳嗽、青紫、鸡鸣样回声、喘息、咳后呕吐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百日咳杆菌会产生百日咳外毒素,百日咳外毒素能促进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增殖,介导一系列毒性反应,上述反应也会使WBC水平增加,临床上密切监测WBC变化对类百日咳综合征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肺功能指标测定有助于分析病因,潮气量指在呼吸状态下,吸入和呼出气体的量值[18]。气流就会受到阻碍,会导致潮气量下降,这种状态下能够反映呼吸道阻塞性肺疾病等的发生。婴幼儿自身的体内代谢比较快,但是其肺容量较小,呼吸频率加快能够对其进行补偿。本研究结果显示,类百日咳综合征组和百日咳组患儿VT/kg、RR没有显著差异。提示两组患儿均存在呼吸道阻塞或可能限制性肺疾病,考虑与患儿咳嗽期呼吸道黏稠分泌物阻塞气道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类百日咳综合征组患儿TI/TE、TPTEF/TE和VPEF/VE明显高于百日咳组。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导致气道发炎肿胀,在呼吸道受阻的过程中就会引起婴儿呼吸加快。肺功能检测中,TI/TE呼气性的气流能增加呼气阻力,说明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相对延长,提示由于气道阻力增加所致。从肺功能相关指标上来看,百日咳患儿有明显的气道阻塞,TI/TE、TPTEF/TE和VPEF/VE发生变化。

仅通过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鉴别诊断类百日咳综合征和百日咳患儿的敏感度及特异性较低[19]。本研究充分考虑患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常规诊断的基础上增加了肺功能检测的操作,并分析肺功能变化的原因,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中的肺功能检测方法需要在婴儿自然呼吸状态下进行,以反映儿童在患病或者健康时的特征,目前医学技术还没有一个相对标准的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肺功能检查参考值,本研究在年龄上没有分层,这也是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之一。综上所述,类百日咳综合征和百日咳患儿在百日咳疫苗接种史、血常规WBC及肺功能方面有一定差异,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百日咳综合征患儿
婴儿百日咳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临床特点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考前综合征
类百日咳百日咳综合征ICD-10编码分析
小心百日咳
开学综合征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