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三段进阶式”实践课程群建设探索

2022-08-13 01:49于珊珊李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连锁门店实训

于珊珊,李乐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广东清远 511510)

随着《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专业群建设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发挥专业群课程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是实现人才培养供需结构全方位融合的重要途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是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与广东顺德碧优选商业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根据《意见》指导原则,结合学院“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连锁经营专业应紧扣碧优选连锁企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对零售行业以及门店运营管理岗位能力的深入剖析,探索“三段进阶式”实践课程群的建设,实现高职实践教育高水平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目标。

1 “三段进阶式”实践课程群建设定位

深化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的载体平台是课程群,打造课程群的实质是有效整合相近学科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资源。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应以“双高”建设为导向,以学院“三段论”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针对碧优选企业的岗位需求,构建基于知识能力、岗位能力、素质能力融合提升的系统递进式实训课程群体系。打造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群体系,主要定位于满足连锁经营企业对职业店长、门店营运管理等岗位人才的需求,提升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与技能竞争实力。

“三段进阶式”实践课程群是指遵循认知及实践能力提升规律,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以第一阶段连锁超市门店基层岗位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旨在丰富学生行业基本素养以及提升学生职业基本技能;承接第一阶段的岗位基本技能课程,第二阶段的课程设计主要融合了校内实习与岗位技能培训,两者科学合理设计并交替进行,聚焦于学生岗位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三阶段是连锁超市门店顶岗实习能力进阶提升阶段,重在培养店长职业技能、岗位管理及职业拓展能力[1]。为此,基于连锁超市门店店长岗位核心能力提升的实训课程群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连锁超市门店店长岗位核心能力提升的实训课程群设计

2 “三段进阶式”实践课程群建设体系

按照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方针,遵循学院“三段论”人才培养教学组织方式,针对碧优选连锁企业门店管理干部岗位能力培养的共性与差异性,探索构建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校中企实训+企中校实训”“三段进阶式”实践课程群体系,具体分为基础能力实训模块、拓展能力实训模块、综合能力实训模块。

2.1 阶段1(第1-3 学期):校内实训——基础能力实训模块

该实训模块是针对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门店初级管理能力设置的核心实训课程,主要依托校园内现有超市,设计开展专业基础课程校内实训与专业技能训练。围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基础能力目标,从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开展课程实训,行业能力培养实训课程是针对经营管理行业管理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开设的实训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实务实训、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商务沟通与礼仪实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实训、商品及品类管理实训、客户关系管理实训、电子商务与新媒体运营实训。职业能力培养实训课程是以零售行业产业链主要环节为依托,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开设实训课程[2],主要包括连锁经营与管理实务实训、连锁企业会计实务实训、连锁企业办公自动化实训、连锁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训、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连锁经营法规与特许经营管理实训、连锁门店营运与管理实务实训、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实训等。该阶段精准对接碧优选连锁企业店长岗位基本能力需求特色与要求,依据岗位基本需求整合实训课程体系,精选实训课程内容。

2.2 阶段2(第4 学期):“校中企”实训——拓展能力实训模块

该实训模块主要依托校内校企共建连锁经营与管理实训门店基地,以企业真实零售超市门店岗位工作知识为课程设计导向,开展门店管理与运营技能训练,同时对标连锁门店主要经营模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提升,构建以连锁零售门店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专业实践知识,深化学习和技能强化训练项目,提升对学生门店核心岗位工作任务和实践能力的分流管理,并以此逐步提升学生对连锁超市门店真实经营管理环境的掌控能力,顺利辅助学生实现连锁零售门店管理岗位工作能力及连锁门店综合运营能力的提升[3]。

该模块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将依托与碧优选连锁门店的专业卖场业态来引导教学,满足“校中企”的校内实训教学和学生实训活动。具体实训课程包括连锁门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强化训练、连锁门店营运与管理强化训练、连锁门店管理沟通与团队合作强化训练、连锁企业信息管理及办公自动化强化训练、连锁企业智能商务综合实训等。为切实提升该阶段实践课程设计与教学质量,学校将从碧优选连锁门店邀请岗位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定期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同时开展校企教师双向互动学习交流机制,真正为碧优选企业输送优质管理人才,打造“双师”素质教学队伍,逐步形成“校企融通、资源共享、专业共建,互惠互赢”的课程运行模式。

2.3 阶段3(第5-6 学期):“企中校”实训——进阶能力实训模块

进阶能力实训模块是依托碧优选连锁超市门店真实的销售与服务环境,开设企业化课堂,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安排碧优选门店管理人员或优秀一线员工现场讲授,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企中校”现场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根据连锁经营行业发展需求,在碧优选连锁超市门店顶岗实习阶段,需引入碧优选连锁超市门店相关规范标准、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技能标准等,通过实际演练门店营销策划、门店采购管理、门店仓库管理、门店信息管理、门店配送管理、门店人力资源管理、门店法律维护、门店客户关系管理、门店开发与设计等课程环节,切实提升学生连锁门店经营与管理能力,连锁门店信息统计、查询与分析能力,连锁门店营销策划与团队激励能力[4],连锁门店公共关系处理能力,连锁门店商品组织与管理能力,连锁门店开发与运营能力等进阶能力。

与此同时,为提升学生连锁门店店长岗位职务能力,实现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培养基层管理干部或一线技术骨干的目标,聚焦学生店长岗位职务(技术骨干或管理干部)工作标准,构建连锁门店店长岗位职务“集中授课”实训模块,即针对学生在碧优选连锁超市门店顶岗实习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作为经典案例集中现场授课解决。门店现场集中授课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精确掌握连锁门店工作流程及其管理重点,及时掌控门店运营目标执行状况,监控门店运营执行中发生的偏差,及时有效提出相应处理措施,有效控制门店运营成本。此外,校企合作企业应设立多媒体教室以展示企业文化,以此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全面认知以及自身的职场体验,提高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3 “三段进阶式”实践课程群实施保障

3.1 深入分析岗位实践能力需求

课程群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载体,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高水平实践课程群,需深入调研连锁门店企业管理岗位所需核心能力以及相关素质要求。培养并提升学生门店管理核心能力是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实践课程设计开展时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紧扣企业岗位实践技能的需求开设相关实践课程,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竞争能力与效率。

3.2 完善校内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为学生能力拓展阶段真实进行门店管理实训的校内场所,使学生能够真实地开展连锁门店运营的实践活动,夯实门店管理操作技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校内实训超市的建设为主,同时应由学校选派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负责教师,设计实训课程内容,开展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内实训超市的运营管理[5]。

3.3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沟通合作

在实践课程群的进阶提升阶段,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是以校外实训企业的顶岗实习为主,企业为学生选派有经验的连锁经营与管理的相关技术指导人员,并安排校企合作教师作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连锁门店顶岗实习提供指导,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质量[6]。同时连锁经营校企应通过有效融通,将教学的实践课环节有效延伸到企业中,有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文化环境、人才资源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有效实现高素养连锁经营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3.4 积极转变教师教学角色与能力

校企共建实践课程群教学,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不断夯实实践课程内容,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因此要打造既精通理论知识、又熟知专业应用技能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为此,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师角色,不断参与进修培训以及到企业挂职实践锻炼,逐步从理论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岗位技能操作的引领者和辅导者。同时,实践课教师还应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干中学”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动手潜能,提升实践课程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连锁门店实训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德国最成功的洗车门店——Mr.Wash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门店升级 内涵比颜值重要吗?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