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密云区文物保护

2022-08-18 04:42杨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密云文物保护文物

杨波

(北京市密云区文物管理所,北京 101500)

0 前言

作为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其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上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环境情况,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科学价值。文物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对一个民族、国家以及人民而言,具有极为巨大的激励作用。文物保护就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维护,使其能够继续维持民族文化的特质,由此可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1 选题背景

不管是能够移动的文物,还是不能移动的文物,均是极为重要且珍贵的文化资产,具有公众性、时代性、物质性、作用永续性以及价值的客观性等特点,尤为关键的是文物同时具备不可替代性、脆弱性以及易损性等,这更凸显了文物保护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密云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本地文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例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强对文物的安全管理等,进而形成了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但是,在开发部分区域的文物资源时,有时会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重视开发而忽视了对文物的保护,导致许多独具特色的文物资源遭到破坏,进而丧失了文物原有的生命力,还有部分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过早的衰竭,进而带来极大的损失。此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保护经费较少,对已经开发出来的文物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针对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找出文物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梳理好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制定具有密云特色的文物管理体制,进而推动文物保护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密云区的文化底蕴。

2 密云区文物保护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分析

2.1.1 文物资源现状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密云这个地方繁衍生息。密云区作为华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个关键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在密云这块土地上人们创造了极为灿烂的历史文化,且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富。

在密云区内,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且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密云区内现有336处不可移动的文物,其中186处为古遗址类,63处为古建筑,20处为古墓葬,11处为石窟寺及石刻,另外还有56处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依据等级对密云区境内已经发现的文物遗迹进行划分,其中有2处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司马台长城和明代长城密云段;4处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为白乙化烈士陵园、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番字石刻、白龙潭四组古建筑;还有49处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9年到2012年四年间,相关单位对长城进行了普查。根据统计发现,在密云区境内明代长城的长度达到182.1公里,其中包含了605座敌台、61座城堡、48座烽火台、45座水关、66处登城步道,14座马面,120米挡马墙,2座炮台,4处砖瓦窑遗址、4处灰窑遗址、4座铺房、1处采石场。另有3.7公里的明前长城,3座敌台。

密云区的馆藏文物也极为丰富。通过捐赠、考古发掘等形式,密云区文物藏品不断增多,现今已经收藏的文物将近3000件,其中主要包含的品类有青铜、陶瓷、古钱币、玉石以及革命文物等等。

2.1.2 文物保护现状

近些年来,密云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对境内的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普法意识。密云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通过多家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播放保护文物古迹的专题片,在每一年的庙会活动、农村集市以及重大节日时,向广大群众免费发放有关文物保护的宣传材料,在文物保护单位的附近张贴宣传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广大民众的文物安全意识与保护意识。组织各种培训,同时号召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培训,让广大工作者能够掌握有关文物保护知识,例如关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知识、文物保护的范畴等,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理论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同时可以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文物修缮的力度。依据密云区境内文物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同时对密云区境内的三百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展开科学的梳理;然后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编订具体的文物修缮计划方案,和区财政相互合作,依据相关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即招标、投标、管理备案以及开工手续的办理等,在施工期间,政府部门还与各个乡镇、街道等通力合作。不定期地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等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三,加强文物安全的管理,改进制度机制。在2008年密云区成立了文物执法队之后,文物执法工作开始逐渐朝着正规化、法制化的方向前进。在每年的重要和敏感时期,文物执法队都会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并对区境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人防、技防、物防机制等,展开“拉网式”的检查,逐层签订安全责任制,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在短期内无法妥善处理的,则予以限期整改。在完善的机制和有效的措施之下,密云区的文物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2.2 存在的问题

密云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广大群众的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文物保护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2.2.1 文物点受损情况普遍存在

密云区部分文物存在受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第一,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存在未经批准而危害文物、砍伐古树、损坏具有极大价值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历史风貌等现象;在部分城址任意挖掘或取土等情况,也极为普遍。

第二,为了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依然存在擅自改变文物单位管理体制的现象,且把本由政府实施保护与管理的文物单位转移至旅游企业,用于开发与经营。

第三,部分地区为了编造或争夺名人的祖籍,对文物进行翻新,甚至还有的地方将真的文物拆除,然后再修建假的文物,这无疑就是一场闹剧。

第四,部分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且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其在基建的过程中,对于暴露出来的文物完全不认识,对其任意的破坏。还有少数人无视相关法律法规,且没有正确认识到每一位公民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因此,将自己所挖到的文物纳为己有,自己想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

2.2.2 文物保护经费不足

众多文物需要进行保护和修缮,这与专项经费不足之间存在矛盾,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的。虽然近些年来,北京市与密云区政府加大了保护文物的力度,但是,依旧无法改变修缮文物保护单位经费缺少的局面。经费的短缺,导致部分文物设施无法得到及时的修缮,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致使文物毁坏事件频频发生。同时,由于文物保护力度有限,文物的开发与利用水平较低,致使部分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物无法与广大群众“见面”。

2.2.3 文物保护措施不到位

密云区虽然对一些文物建筑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文物保护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承载能力不协调。现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外出参观、旅游等成为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每逢节假日,大批游客涌入文物景区、文物保护单位,使得文物景区或文物保护单位人满为患。由于文物景区的承载能力有限,大量游客的涌入会给文物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壁画的影响,游客乱扔废弃物等对文物的腐蚀,游客频繁的触摸使得部分碑刻书法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坏等。

第二,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环境整治不到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文物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周边,都能够看到商店林立,饭店旅馆、小商小贩比比皆是的场面,由于对这些商贩的整治力度不够,使得文物景区污水横流、烟雾缭绕,进而对文物的保护带来极大的影响。文物景区周边路网交错,车辆尾气、行驶中的震动,也给文物资源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经常出现文物修缮“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一些地方的群众因自身认识水平有限,认为古祠堂、古墓葬看上去比较寒酸,因此,抱着光宗耀祖的想法,对一些年代久远,且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祠堂和古墓葬等进行修葺,这些古文物在重新“装潢”的同时,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种情况在农村或者是一些偏远地区极为常见。因人们缺乏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文物自身所蕴含的科学、艺术以及历史价值。其在对文物进行修缮的过程中,也不知道应当坚持“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尤其是装修施工人员,任意对文物进行装修,进而致使宝贵的历史文物遭到破坏。

3 如何加强文物古迹恢复保护

3.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为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和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营造较好的文物保护氛围,密云区应当将文物保护当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在密云区境内营造“保护文物、从我做起”的优良风气。

3.2 加强文物修缮力度

文物修缮的主要目的包括两点,具体如下:

其一,将文物当作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将其当作是艺术品进行有效的保护。

其二,对历史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保护。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展现的不单单是具体的物体,关键是表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人们传统的生活形式。密云区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对该地区内已经出现损坏或者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进行修缮,从而有效延长文物的保存期限,使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保存下来。在文物修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几点原则:①修旧如旧原则;②不改变文物原本的结构与形制;③不改变文物本体的原材料;④尽可能采用传统工艺;⑤在迫不得已需要采用现代材料时,应当尽可能做到隐而不露,尽可能不要损坏原结构的材料,尤其是文物表面的纹饰;⑥禁止做旧;⑦维持文物原本相协调的环境面貌,等等。

3.3 加强文物安全管理

密云区应当将文物安全管理摆在重点位置上,严格预防和控制各类突然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健全文物安全防范预案及安全管理机制,并强化对各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应当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对一些盗卖、走私文物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与惩处,进而保障历史文物的安全。

4 彰显文物价值的文物保护新途径

4.1 把握文旅融合新契机

历史文物不仅是重要的文物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想将这种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与旅游业合作就是最好的方式,文物旅游是发挥文物经济价值最为直接的一种手段。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最理想结合点,进而实现既能有效保护文物资源,又能够实现文物资源高效循环的最终目的。

正确处理好文物与旅游、保护与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文物不单单是需要人类的有效保护,更加需要人类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因此,文物部门应当对部分文物予以适度的开放,以便作为筹集文物保护与研究费用的一种渠道,进而吸引一定的资金投入文物保护产业中。通过信息互通,实现文旅融合,可以将游客的需求信息传递给文物管理机构,文物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发挥自身特长,结合市场需求来进一步确定改进方向。文物部门也可以将文物旅游产品的内容、价值、特色等信息传递给旅游部门,使其更好地开拓独具文物资源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之后,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节假日作为旅游的高峰期,各个旅游景点的游客都呈现骤增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文物部门还应当密切注意文物景点景区的承载力,且考虑到在游客暴涨的情况下是否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对重要人文景观的游览,应采取限制措施,建立文物经营管理与旅游业的协调机构,进行长期合作,定期交流经验,做好组织协调,不断探索有利于文物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寻找旅游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

4.2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保护新机制

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民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强化群众的法治观念。做好文物保护的工作,仅仅凭借文物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单方面的力量无法对整个区城的文物遗迹进行全日制的保护与管理,还必须广泛借助社会的力量。所以,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深入到密云区的各个乡、各个村,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山区,积极展开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并且利用一些特殊节日,例如村集市、“文化遗产日”等,集中对广大群众开展有关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当地政府及其有关单位的不断努力,广大群众能够深刻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能够清楚掌握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上营造“人人都关心、爱护文物”的良好氛围。极力引起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重视,进而促进文物保护整体合力的形成。在开展本职工作、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文物部门还应当主动向当地政府请示或汇报,并且积极和有关部门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形成纵横相连、紧密合作的工作机制,以便能够获得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大力支持,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文物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建设,公开选聘优秀的人才,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对工作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与考核,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另外,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构建一支既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又具备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的文物工作队伍。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历史文化的一个关键载体,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加强对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历史赋予现今人们的一项重大责任;同时,将祖先遗留下来的文物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是时代向前发展的要求。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应当在密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挥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做好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进而为推动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猜你喜欢
密云文物保护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青春一晌
密云水库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密去360网络春晚 引近万名网友观看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