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境内长城遗址遗存性质及保护措施分析

2022-08-18 04:42李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2期
关键词:遗存长城遗址

李娜

(靖边县文物保护中心,陕西 靖边 718500)

0 引言

长城整体规模宏大,建筑精绝、气势雄伟,蕴含了比较丰富的历史内涵,靖边县长城遗址遗存为长城重要组成部分,靖边县为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温差大,长城受气候影响以及人为破坏的问题比较严重。当前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增长,这实际上为长城遗址遗存的保护提供了一定机遇,为发挥长城价值,应注重保护措施的实施。

1 长城蕴含的内在价值

1.1 历史价值

长城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丰富且辉煌的文明史篇章,是世界古代史最为伟大的军事性防御工程。长城并不是简单孤立的城墙,而是运用由点到线和由线到面方式,将长城沿线军堡、隘口、关城以及军事重镇紧密地连接一起,构建了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同时长城在古代农业社会产生的影响比较大,是实现农业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生产环境,使人们整体生活更为安定。

1.2 艺术价值

长城本身蕴含中华民族千年灿烂文化,呈现出的艺术内涵比较丰富,在关城、城墙、烽火台、镇城的造型、布局、绘画、雕饰中均体现了建筑艺术,还体现了民间文学、诗词歌赋、戏曲说唱等。

1.3 旅游价值

社会物质生活当前十分丰富,文化生活已经是新时代人们的普遍追求,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能够使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获得极大程度满足,整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需要将一定载体作为依托,即旅游资源。长城遗址遗存特色鲜明,整体内涵十分丰富,属于重要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中体现出的经济之价值比较明显。但是在开发旅游价值过程中,需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

1.4 文化价值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发展中自强不息精神,以及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民族的代表符号。通过对挖掘长城内在文化价值,做好遗迹遗址保护传承工作,能够对民族精神进行弘扬,也是促进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力量。长城历经千年依然屹立,精神内核值得深入思考。

2 靖边县长城遗址遗存现状

2.1 保存现状

靖边县中包含秦长城、隋长城、明长城遗址遗存。其中秦长城中部分受到损坏消失,部分地区保存完好;隋长城在白于山北麓的东部,由墙体和单体建筑组成,共有墙体2段,呈东-西走向,其东西两端均不与其他长城相接。单体建筑16座,夯土筑成,遗址总长为3187米;明长城遗址王甘沟6961米、杨一村4721米、杨二村6475米、黄草栢6272米、甘沟村4393米、五台村6630米、伙场栢3482米、镇靖村23310米、杨米涧3250米、新城9252米、西湾村3428米、水路畔2837米、中山涧6014米,总长为87025米。隋长城、明长城遗址遗存与秦长城相比,相对保护较好。

2.2 旅游发展现状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旅游资源丰富,有位于县城东北58公里处无定河北岸的东晋时匈奴贵族建立的“大夏国”国都,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已被列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汉、唐古墓群,靖边县有隋、明两个朝代的长城遗址,绵延几个乡镇数十公里,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墩湾和麻黄梁长城遗址。但是靖边县长城遗址遗存在旅游景区中排名不高,文化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长城资源没有获得比较充分的开发。

3 长城遗址遗存保护的重要意义

长城属于世界性文化遗产,是人类十分宝贵的财富。同时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保护长城意义重大。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同时可以使世界文化创造性、多样性得到维护。长城属于文化遗产重要组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和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过程中,我国在文化生态方面发生的变化比较大,长城与其生存环境所受威胁比较严重,并且在不合理利用和人们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的影响下,导致了长城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对长城的保护刻不容缓,现实紧迫性凸显。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增强紧迫感以及责任感,积极展开长城遗址遗存保护工作。

4 靖边县境内长城遗址遗存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自然病害影响严重

靖边县境内长城沿线跨度较大,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气候干燥少雨为保存长城遗址遗存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七月到九月的降雨仍然会破坏遗址,部分墩台、墙体出现了坍塌,甚至灭失,不能及时对其进行保护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能弥补的损失。其中病害主要体现在裂隙、雨蚀、风蚀,坍塌等,建筑工艺裂隙、卸荷裂隙、变形裂隙为主,建筑工艺裂隙与卸荷裂隙比较普遍。雨蚀影响下会导致遗址各个面出现比较严重的片状剥蚀问题,并且在周而复始作用下对于长城产生的破坏比较严重,甚至会将遗迹遗址侵蚀殆尽。在风的磨蚀以及旋蚀作用下,以及土体抗破坏能力较弱情况下,会导致裂隙加宽。坍塌可以将其划分为拉裂式、倾倒式、错断式,主要是受到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病害的出现对于靖边县境内长城遗址遗存产生的冲击比较大,保护长城任务比较紧迫。

4.2 村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长城遗迹遗址中部分破坏为村民造成。当地村民在长城保护方面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出现挖墙开路、挖墙造田造成了城墙出现断裂和被凿开问题。同时在长城周边整体环境相对较差,黑色塑料袋存在肆意堆放情况,环境受破坏问题明显。

4.3 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针对长城遗址遗存展开保护管理工作,周边居民生活与长城距离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村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并且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常常会出现为扩展生活区域损坏城墙的情况。管理工作开展时,往往不能将保护工作和居民需求结合在一起,导致管理获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4.4 段落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我县境内长城部分段落已经不明显甚至消失,因此当地村民在长城遗址旁平整道路、种植农作物等现象偶尔仍有发生。由于多处于偏远地段,监管和查处难度较大,打击效果不明显。

4.5 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靖边县境内保护长城工作站主要分布于比较偏僻的地区,并且长城遗址遗存构成比较复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处理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难以适应工作实际需要,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同时地方财力比较有限,装备配置也并不高,难以引进更多专业性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保护长城遗址遗存工作受到较大不良影响。

4.6 高新技术运用不足

靖边县境内长城遗址遗存所处位置多为偏远山区,和人口比较密集的城镇距离比较远,这加大了研究、调查、监测以及监督工作在开展时的难度。单纯运用传统测量、文献研究、人工调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保护工作的实施需要。但是当前高新技术的整体运用并不是十分广泛,需加强相关认识,增加在这方面的投入,提高长城遗址遗存保护工作的整体效果。

4.7 开发存在不合理问题

长城遗迹遗址很大一部分建设成了旅游景点,部分景点存在随意搭建行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对长城历史文化气息的体现产生影响。并且游客游览时存在乱写乱画和随意丢弃垃圾的情况,同时未开放区域中,可能会出现游客随意攀爬的情况,这对于长城遗址遗迹保护会产生不良影响。

5 靖边县境内长城遗址遗存保护有效实施对策

5.1 做好自然病害治理工作

首先,对裂隙影响下产生的不稳定块体通过锚固方式将其稳定下来,并且锚杆运用耐腐蚀且耐水的材料,针对墙体裂隙运用灌浆方式避免其会进一步开裂,选择灌浆使用的材料时,需在试验基础上方能进一步确定。其次,针对遗址遗存稳定性的位置,可以通过土坯砌补方式进行加固,使用的工艺以及材料需要和遗址遗存使用建造工艺与建造材料相类同。

5.2 加强长城遗迹遗址和村民的互动

靖边县境内针对长城遗迹遗址进行保护时,不仅需要设置防护网和标志物,也需要加固单体建筑,积极展开人为保护。在此过程中,需注重和当地村民的互动,增强村民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参与到保护长城遗址遗存中。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长城遗址活化和村民服务之间进行结合。靖边县境内长城遗址遗存周边村民在文化基础上相对薄弱,为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可在长城遗迹遗址周边建设图书馆,在图书馆中展示长城遗址遗存,使村民获得良好阅读空间,在阅读中加强对长城的认识与了解。其次,将保护长城遗址遗存和历史教育之间结合。保护遗址遗存并不是仅关注单体长城自身蕴含的价值,更需要对遗址遗存历史进行深入挖掘,长城的背后是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以往发生的厚重文化故事。在提高村民保护意识过程中,可以将保护长城遗址遗存和中小学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将长城遗址保护融入中小学文化知识中,针对学生展开长城相关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历史文化多方面基础性教育。同时可以设置长城实地展厅,展示裸露在外部长城遗址,使原本单体遗址实现空间活化,使学生在观看时形成新的视觉感受。最后,将保护长城遗址遗存和青年教育之间结合。对于长城遗址遗存来讲,属于文化物质载体,也是一部历史教材。当地政府应加强对长城遗址遗存保护的支持,选出长城保护大使,并且通过级别进行分类,其中包括普通类、实习类、荣誉类、资深类。并且注重长城知识培训,邀请学者、专家开展与长城相关的讲座,并且设立长城遗址遗存相关期刊,加强保护长城文化遗址遗存在当地青年群体中的渗透。也可以设置开放性讲座平台,基于青年视角针对长城遗址遗存文化进行推广和介绍,加强青年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增强青年文化自信,自觉参与到保护长城遗迹遗存中。

5.3 运用科学管理方式

首先,处理好居民和遗迹遗址之间的关系,防止人为活动影响下使破坏加剧。并且运用分级管理方式,制定长城遗址遗存破坏惩罚制度,强化管理工作与保护工作。其次,做好统一规划。靖边县境内的长城主要在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和村民生活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保护长城遗址遗存时需进行统一规划,将长城遗址遗存纳入区域村镇、县市规划中,实现保护工作的层面升级,增强村民对保护工作的配合程度,提升保护工作开展时的整体效果。最后,推动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共同发展。长城遗址遗存展开保护工作过程中,需将预防性保护实施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来,将其纳入管理长期规划以及年度计划任务中。并且针对长城实施预防性保护的具体事权进行明确、科学的划分,设置预防性保护专项资金,积极展开日常养护。除此之外,可以和环境部门、国土部门、林业部门等展开沟通与协调,结合长城生态环境以及文物保护的具体要求,划定长城遗址遗迹建设控制、本体保护、生态保护等既存在区别又有联系的功能区域,确定保护职责、保护范围、保护目标的明确性。对于生态保护以及长城本体要求较高的区域,落实禁止开发政策,推动禁牧、退耕、移民、还草工作的实施。

5.4 使用合理段落监管方式

首先,单体保护。进行单体保护工作过程中,主要针对沙漠、隔壁、风蚀残丘地、绿洲等。一般来讲,长城在山顶和山坡保存比较完整,而山谷地带整体保存较少,在展开保护工作时,需运用因地制宜方式,长期受到病害形象的遗址遗存需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单体保护的研究,在展开单体保护工作时,可以运用分段方法制定保护制度,并且运用监控设施,优化保护效果。其次,展开专项整治活动,及时解决保护范围中出现的耕田种地、违建乱搭、挖土取沙等违规行为,并且定期对长城两侧存在的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互通。

5.5 注重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提升

积极对长城遗址遗存工作人员展开培训,促进人员队伍在知识结构、保护理念、专业技能方面的改善。并且定期针对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在工作中履职不及时,以及不清楚自身工作职责的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和调整。同时针对人员巡查次数能否达到标准,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和将问题进行上报进行奖惩评比,有效解决长城遗址遗存发生隐患与险情,并且运用有效措施,合理处理突发性事件,进而使长城遗址遗存安全获得比较充分的保护。

5.6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增加投入

在运用高新技术时,可以将低空倾斜摄影建模技术运用其中,在同一飞行平台中搭载多个传感器,并且同时由垂、侧视等视角进行影像采集,这种方式具有精准、迅速、全面等多种特点。对于红鹏低空倾斜摄影来讲,这一技术在运用时比较快捷,整体高效灵活,实际成本比较低,影像分辨率较高,构建的三维模型细节表现力强,整体也更真实,这些能够使保护长城遗址遗迹工作开展时更为便利。一般来讲,航空拍摄测量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天气有较高要求,需在天气晴朗无云状态下进行,云层出现的局部性遮挡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影像获取效果,需要经常补测云层覆盖区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整体作业成本有所增加。但是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云下作业时获取数据,并且不会对影像质量产生影响,航测整体效率比较高。因此在保护长城遗址遗存过程中,需注重对高新技术的运用,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为保护工作在开展时提供便利。

5.7 保证开发科学合理

在开发条件存在限制影响下,长城遗址遗存进行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强度不均的情况。为确保开发合理性,需将长城遗址遗存整体情况考虑其中,选取特色性强,且可以长城遗址遗存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积淀充分展示出来的线路。同时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差异区段的开发,并构建多途径与多主体的解说系统,运用合理方式促进自我导向体系的完善,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也能形成保护意识。保证旅游产品整体品质。在数字化以及信息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应将其充分运用于景区与保护中,尽量使景区压力得以缓解,减少游客对于长城遗址遗存产生的威胁。

6 结束语

总之,靖边县境内针对长城遗址遗存进行保护过程中,存在较多难点和问题,需制定有效、合理、详细、科学的规划策略,这是保护工作得以落实的关键。具体实施时,需做好自然病害治理工作,加强长城遗迹遗址和村民的互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使用合理段落监管方式,注重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提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增加投入,保证开发科学合理,并且和区域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在一起,保证长城遗址遗存保护整体实施效果。

注释

①方金良.石拐区段赵北长城遗存特征分析及文化旅游发展建议[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90-92,96.

②张依萌.张家口市崇礼区明长城遗址新发现铁铳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11):73-82.

③张润平,白文科.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纪实[J].丝绸之路,2020(2):5-11.

④张润平.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与介绍[J].丝绸之路,2020(2):25-33.

⑤张百霞.长城抗战遗址文化价值与利用研究[J].传媒论坛,2020(2):16-17.

猜你喜欢
遗存长城遗址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
明代俗曲文献遗存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