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基于VAR模型

2022-08-23 07:05刘安康河北金融学院
环球市场 2022年23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变量效率

刘安康 河北金融学院

一、引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的政策大背景下,推动H省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是保障京津冀地区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加快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求。从国际视角来看,经济的区域化发展、一体化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大经济体的主流发展趋势。放眼我国经济的发展,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整体上要快于北部地区。因此,加快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了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对于H省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作为京津冀重要一环的H省在2014年三月出台了《H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以促进H省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进一步贯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2020年H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将强化地方金融机构扶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能力,有效地缓解民企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为全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力量。该政策措施文件重点在于加强逆周期调控、加强地方政府银企合作、有效地支持民企化解资金困难等,为金融发展解决关键难题。

H省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中一直居于末尾位置,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北京和天津明显较慢,人均GDP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H省始终以哺育者、服务者的角色展现在大众面前,其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不高。目前,H省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三大特征:一是地区经济的发展较为依赖外部投资,导致一旦缺乏投资就难以高质量地发展经济;二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发展形势没有多元化;三是H省的城镇化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综上,本文采用VAR模型研究河北H省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实证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以促进H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相关实证研究。赵蕊等人(2021)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26个城市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1]。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李星佚(2020)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政策的影响,进而提出要发挥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化解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2]。金波宏等人(2020)通过研究张掖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后发现其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关系[3]。郑兰祥、王新平(2019)通过研究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发现了微型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水平,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加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4]。王海军(2016)研究了大量有关金融发展的文献后,使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二者内生的作用机制[5]。杨颖姑(2021)以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为研究背景,研究了海洋金融服务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情况。其结果显示金融机构对海洋经济的支持水平较低、效率较低[6]。张湧泉等人(2010)通过实证分析法研究了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认为金融相关率的大小与经济增长情况是同向变动的[7]。杨强(2010)根据南京市1990到2009年的样本数据,发现南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均衡关系[8]。王战欣(2010)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

在区域金融发展路径研究方面,罗思懿(2020)研究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并探讨了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可行性[10]。陈棋浩(2021)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联系进行了相关探索,得出GDP是金融相关率的格兰杰原因[11]。黄云凤(2021)研究了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动因与发展现状,并认为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很有必要[12]。成春林等人(2021)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仍不全面不充分,金融服务存在不平衡等问题[13]。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在研究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增长问题的漫长进程中,金融发展理论已开始逐步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经济理论。通过研究金融有关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发展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又衍生出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效率理论等。本文在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 VAR 模型作为研究工具来探究H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以及H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一)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金融结构理论最早由美籍经济学家戈徳史密斯提出,他提到了金融结构就是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二者之和并且金融发展情况会通过金融结构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在金融结构理论中一般以“金融相关率”作为衡量金融结构规模的指标,其中金融相关率等于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之比。

当前H省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当H省的经济出现增长的时候,居民手中的可支配资产会相应增加,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于是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就会随之扩大。为了满足居民日益旺盛的金融产品需求,金融机构就会推出种类丰富的金融工具并增加资本投入,这样一来社会融资活动就会越来越活跃,从而促进H省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最终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H省的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

假设2:H省的资本投入增速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

(二)H省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金融效率理论中认为金融效率就是金融机构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资金投入经济增长中效率。当金融机构吸收到存款并发放出贷款时,资金就得到了重新配置。当这一过程转化的越快,那么就代表着金融活动的活跃度越高。若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H省的优势产业,就可以促进H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H省的金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要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一般都以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总指标来进行说明,但是这样并不能很好地展现地区真正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本研究考虑了人口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人均GDP这一指标来考察地区经济增长状况,并用Y对其进行表示。

金融发展在理论上应包括金融体系规模的增长、金融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效率的提升这三个方面。本文参考前人研究金融发展的方法,以金融相关率、金融发展效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这三个指标来度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其中,金融相关率等于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除以GDP;金融发展效率等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除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资本投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考量指标。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本文研究对象为H省整个地区,选取的是2000-2021年的年度数据,各指标数据来源于H省历年统计年鉴、H省历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Wind数据。其中为了数据的平稳性,将资本投入即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改为了资本投入增速,以方便后续的研究开展。

(三)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研究性质选用了VAR模型来分析金融发展的众多指标与人均GDP的影响关系。由于本研究的变量较多,而样本数据较少,故在建立VAR模型时选择建立Bayesian VAR模型进行估计。在金融领域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中,VAR模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根据VAR模型特征和变量选择,构建出VAR模型如下:

五、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进行VAR模型分析,需要对变量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序列单位根检验

在5%显著性水平下,除了变量X3平稳外,其余三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即单位根检验的原假设成立。所以,接下来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其结果如上表所示,各变量P值均小于0.050,故各变量在一阶差分后在单位根检验中均保持平稳,即原假设不成立。由ADF检验结果可知,Y、X1、X2、X3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二)确定滞后阶数

在EViews软件中,将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操作,然后建立VAR模型并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其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AIC、SC和HQ信息准则可知,该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4阶。

表2 最优滞后阶数确定

(三)协整性检验

在确定了最优滞后阶数后,对变量继续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其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迹检验表明有2个协整关系存在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而最大特征值检验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表3 协整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为探讨VAR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影响以及将变量的方差归因,就需要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由于特征根在单位圆内,所以接下来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是有效的。然后根据脉冲响应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期给金融相关率(DX1)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第一期对人均GDP(DY)就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负向的影响,然后该影响在第二期之后的期数逐渐趋于零。在第一期给金融发展效率(DX2)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第一期对人均GDP也有了一定的正向影响,此后影响在第二期逐渐也逐渐趋于零。同理,在第一期给资本投入增速一个正的冲击后,同期人均GDP(DY)就出现了一定的负向影响,在第二期之后逐渐趋于零。人均GDP(DY)对其自身的一个冲击在第一期表现出较高的正影响,在第二期之后逐渐趋于零。紧接着进行方差分解,可以看出金融相关率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大,稳定保持在29.100%左右,而金融发展效率和资本投入增速对人均GDP的影响较小,分别占比4.005%左右和3.128%左右。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选取金融相关率、金融发展效率、资本投入增速和人均GDP这四个指标,建立VAR模型并分析H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方差分解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个假设即金融相关率、金融发展效率和资本投入增速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金融发展效率和资本投入增速这两个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总的来说,金融发展对H省经济社会发展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但目前H省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局,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补齐沿海经济短板,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沿海经济

H省海岸线长达487公里,其沿海地区包含了T市、C市、Q市三个地市以及L县、X县等八个县市,但是整体的产业集群度较低,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而且港口的基础设施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H省现急需加快构建沿海经济开放体系,建立沿海自由贸易区,加大支持沿海产业升级。而补齐沿海经济发展的短板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H省政府需要引导资金流向更多地向沿海经济倾斜,完善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融资规模有序增长

H省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加强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导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在本省扎根。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出台一些支持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扩大信贷供给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在信贷供给和社会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同时,还要树立吸引外资的意识,改善省内投资氛围,降低外商直接投资成本,从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三)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鼓励省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的创新活动,研发出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金融创新产品,精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制定更多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降低中小企业税收压力的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担保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四)加快区域全方面合作,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强大支撑

H省政府应当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关键历史性机遇,加强和北京、天津的全方面合作,并积极承接好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政府重点发展省内的金融业,改善地区的金融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更加优质的金融机构入驻H省,促进H省的金融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变量效率
抓住不变量解题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也谈分离变量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跟踪导练(一)2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钱”、“事”脱节效率低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