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2022-08-25 03:14李春苗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闰土鲁迅故乡

文|江 宏 李春苗

【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全文以回忆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聪明机智、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文章分别向我们展现了月下看瓜刺猹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以及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其中,重点回忆了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反映了“我”与闰土儿时深厚的友情,表达了“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课文所在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四篇围绕鲁迅先生的文章。其中,《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如此编排旨在通过不同角度及表现手法,感知一代文豪鲁迅的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提出是对五年级上册“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的跟进,旨在让学生学会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灵活选择相关资料,进而帮助自己读懂课文的方法。

【学情分析】

课文是第八单元的开篇之作,学生此时对鲁迅还比较陌生,再加上鲁迅生活的年代与现在距离较远,他的文章语言风格十分独特,与现在的表达方法有所不同,所以教学时必须借助相关资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毡”“羞”等12 个生字,“一望无际”“郑重”等14 个词语。

2.感受少年闰土这一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 自然段。

3.通过抓关键词句、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4.初识鲁迅并了解其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

1.感受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了解其人物特点。

2.通过抓关键词句、借助相关背景资料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句、借助相关背景资料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预习点拨,学习字词

1.在我们国家,有一位文坛巨匠,他身着一袭长衫,目光炯炯有神,留着精神的板寸头,身型消瘦却精神焕发,整张脸最具有标志性的是他那浓密的、呈“一”字型的胡须。说到这儿,大家应该知道他是谁了吧?(鲁迅)

2.出示单元篇章页上的资料袋内容,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圈画出重要信息。

3.指名读,使学生初步了解鲁迅先生,了解其文学成就。

4.本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走近这位文坛巨匠。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6.上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拿出预习单。

《少年闰土》预习单

一、我会读

闰土 秕谷 束缚 竹匾

獾猪 祭祀 装弶 鹁鸪

逃窜 猹 潮汛

二、把下面的词语与准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三、梳理课文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理脉络。

2.默读课文第6~18 自然段,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新鲜事”。

( 雪地捕鸟)()

()()

(1)要求学生先把第一题中的词语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然后在班级中抽查,检查学生是否读准。

(2)全班齐读。

(3)指名汇报预习单中第二题连线题,检测学生对文中词语的理解是否准确,为后续学文扫除障碍。

(4)采用开火车式分段读文。

(5)汇报交流预习单第三题,梳理本课内容。

板块二 梳理文本,整体感知

1.大家还记得有哪些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

2.读句子想象画面。

快速读文,边读边圈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思考:作者笔下的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汇报交流:

(1)出示: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指名读,师生共同概括闰土外貌的特点。师相机板书: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

(3)提问:这样的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自由回答)

①从文中“圆脸”中的“圆”字和“小毡帽”中的“小”字,我感觉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可爱的孩子。

②闰土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标准的农村少年,从文中知道他常年生活在海边,风吹日晒,紫外线很强,所以皮肤黝黑,呈现出健康的紫红色,非常符合一个农村少年的形象。

③从他脖子上的银项圈可以看出他的亲人非常爱他,不想失去他。

3.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相处的过程中,说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2)分小组讨论总结,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件事。

(组内汇报交流)

(3)每组按先后顺序推荐一人在班级汇报。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板块三 关键词句,体悟情感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闰土给“我”说了四件趣事,大家还记得吗?(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2.你对哪件事印象最深?找出相关语段,大声读一读。

(学生自由汇报交流)

预设(1):四件趣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雪地捕鸟”这件事。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要求学生先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再指名读,体会闰土捕鸟动作的娴熟。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提问:省略号在这里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闰土内心的满足和自豪感。)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鸟吗?闰土不仅见过,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你有什么感受?(闰土真是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的孩子啊!)

预设(2):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瓜刺猹”那件事。

出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汇报交流:这段描写让我看到一个敏捷勇敢的农村少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用自由读、指名读等朗读方式,读后再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用同样方法学习“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两件事。

3.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指名读。

(2)提问:希奇的事是什么意思?(希奇的事指稀少新奇的事)

(3)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体会,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①用闰土开阔的眼界来反衬“我”和城里的其他富家子弟孤陋寡闻、见识少。

②表达了“我”对当时所处环境的不满,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③从句中可以看出“我”对闰土打心眼儿里佩服,对外面世界的无比向往。

4.指导朗读:“啊”要拖长音,读出对闰土的赞美和羡慕之情,体会“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5.合作朗读第6~18 自然段,体会人物的情感,与“我”产生共情。

板块四 借助资料,走近人物

(出示《故乡》的创作背景)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的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

1.生自由朗读《故乡》的创作背景。

2.读了资料,章闰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通过对比发现,曾经那个少年闰土见多识广、充满活力,让“我”羡慕不已,现在的章闰水却“满脸皱纹、形容憔悴”,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4.师简短小结。

板块五 补充阅读,丰盈形象

1.少年闰土的机灵、可爱让“我”印象深刻,短时间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么,二十年后,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见面时,有可能会聊些什么呢?

思考:“我”和闰土一别二十年,再次相见时,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2.拓展阅读,出示《故乡》节选。

《故乡》(节选)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 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 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

“老爷!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自由读。

(2)通过阅读补充资料,感受中年闰土的改变之大,体会作者描写少年闰土就是为了让读者感受人物前后的强烈反差,进而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旧社会的不满。

(3)合作朗读课文第6~18 自然段,再次体会人物的美好形象,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

3.交流讨论。

中年闰土是怎样的一个人?(神情呆滞、木讷迟钝、寡言少语的“木偶人”。)

4.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着读一读鲁迅的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闰土鲁迅故乡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鲁迅,好可爱一爹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阿迅一族
《故乡》的呐喊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