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本科生病理生理学线上教学实践总结

2022-08-25 02:04储著朗汤轶波杜庆红李姝玉邵亚雄张宇忠
安徽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理学病理课程

储著朗 汤轶波 王 谦 杜庆红 李姝玉 邵亚雄 张宇忠

在线教学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样也给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 为主要代表的网络课程资源,因其共享、开放、便捷等优点,为高校广泛采纳[1]。高校也充分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多种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在线授课和在线学习[2]。作为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在线教学如何开展以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是本专业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3-4]。本研究拟从线上教学的挑战性、线上课堂的实施策略、教学问卷调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中医学实验班二年级120名本科生开展的为期一学期的线上病理生理学教学进行总结。

1 线上教学的挑战性[5]

1.1 对教师的挑战 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在线授课对多数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需在短期内熟悉在线教学的平台、掌握使用方法,并利用平台工具进行教学设计,为进一步组织管理在线课堂做准备。这给教师教学带来诸多的问题与挑战[6]。

1.2 对学生的挑战 很多学生没有线上学习经验,多个在线平台的切换使用以及缺少相关配套教材与学习资料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7];在线课堂缺乏教室中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更高;学生的设备和网络配置是制约在线教学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8]。

1.3 对教学平台的挑战 开展线上教学所涉及的高校及课程众多,线上授课并发数大,对网络、服务器等要求高,教学平台不同程度地出现网络延迟、卡顿、掉线甚至崩溃现象[7],这给线上教学的实施也带来很大困难。

2 病理生理学线上课堂的实施策略

2.1 一般教学准备

2.1.1 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 除根据教学大纲准备传统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外,授课教师应将病理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同临床案例相结合进行教学,如肺炎患者可以出现发热、休克、呼吸衰竭等[9]。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相应疾病讲解,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1.2 引入相关领域的科研前沿知识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前沿的研究进展极大增加了人们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疗及预防等方面认识,目前针对很多疾病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更新也很快。作为疾病诊疗的知识基础,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内容的讲解,而需要授课教师及时将相关科研的最新成果适时引入课堂。如在讲解“脑死亡”的概念(全脑功能不可逆性地永久性停止)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完全的缺血、缺氧状态下,大脑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脑细胞的死亡;随后引入2019年4月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的封面文章[10]内容:体外灌流技术使死亡4小时的猪大脑恢复了部分形态和功能,由此提问“该研究结果是否是对书本现有的脑死亡概念的挑战?”供学生们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脑死亡”概念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1.3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 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是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11]。病理生理学授课过程中亦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思政教育。如国家组织的无偿献血不会导致失血性休克、水通道蛋白的发现与诺贝尔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理生理学知识的积累与广大医护工作者舍生奉献等,将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知识交流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12]。

2.2 线上教学实施 病理生理学的线上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材料分享、教学课堂及教学反馈4个步骤。见图1。

图1 病理生理学的线上教学流程

2.2.1 线上教学的特殊准备

2.2.1.1 教学平台的选择 线上教学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学生的线上学习条件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条件进行测试,选择可供随时回看且应用广泛的微信平台作为病理生理学线上教学的平台。

2.2.1.2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学生对线上教学也可能产生一些顾虑[7],如担心家中没有良好的上课环境、缺乏教材等。开学前在测试微信平台教学时,笔者对本课程的线上教学相关情况,包括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线上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答疑方式、考核及形成性评价组成向学生进行总体介绍,尽可能消除学生因为教学平台或者教学模式的陌生而对线上学习产生的抵触心理,协同班主任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进行针对性分析,维护好线上学习期间学生的心理平衡。

2.2.1.3 教学微视频的制作 笔者在充分准备教学内容的同时,学习并使用高清的录播软件,将授课内容录制成教学微视频。授课时将教学微视频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课后随时系统复习病理生理学教学相关内容。

2.2.2 线上教学的教学材料分享 授课教师将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幻灯、课外学习网站、习题等)提前分享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授课内容,完成作业同时记下个人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线上课堂。这样线上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3]。

2.2.3 教学课堂的实施 课堂教学时,学生带着预习时的问题学习教学微视频,进而提出个人在学习时尚未解决的疑问;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或者重、难点知识进行讨论总结,以提高学生对线上课堂的参与度;在此基础上用习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然后再进行新的知识点(教学微视频)的学习。

2.2.4 线上教学的反馈 由于缺乏线下课堂中对学生听课情况的直接观察等反馈途径,线上教学的教学反馈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上/课下互动、作业完成的正确率等)、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与适应性(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校院等各级教学督导专家的意见等。授课教师要将这些途径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收集总结,加强与教学团队其他教师的教学心得交流。

3 教学问卷调查及学习成绩

通过问卷星针对病理生理学线上学习的2020年中医学实验班的12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9.17%。

3.1 教学前问卷调查 在学习前,对学生的在线学习经历以及学习条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学生之前经常(17名,14.29%)或总是(7名,5.88%)上网课,很多同学(28名,23.53%)描述家庭WIFI网络不稳定,少部分同学(9名,7.56%)只能通过手机流量上课,大部分同学(116名,97.48%)可采用手机和/或电脑在线学习。

3.2 微信教学平台的选择及教学流程 针对学生的在线学习实际情况,笔者采用受网络影响较小、支持回放的微信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尽管如此,大部分学生(92名,77.31%)以前都没用过微信平台上网课,学习前对微信平台线上学习的效果存在疑虑。

3.3 学生反馈 经过一学期的线上授课后,只有小部分人(3名,2.52%)感觉因为自身学习条件影响了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认为线上授课过程中,课堂学习精力集中的程度好(43名,36.13%),与教师互动好(44名,36.97%),与同学交流好(37名,31.09%),学习积极性好(43名,36.13%),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好(47名,39.50%),知识掌握程度好(34名,28.57%)(表1)。大多数学生对目前的授课方式感到满意(70名,58.82%)或非常满意(38名,31.93%)(图2)。大多数学生同意(70名,58.82%)或非常同意(23名,19.33%)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图3)。

表1 线上授课方式对学生个人学习的影响[名(%)]

图2 学生对线上授课方式的满意度(n=119)

图3 学生认为线上授课方式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n=119)

3.4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 将2020年病理生理学在线学习的中医实验班学生与2018年、2019年同专业本科生的线下教学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比较[2018年、2019年、2020年学生的成绩分别为(78.52±8.23)分、(79.35±6.28)分、(88.5±5.07)分)]。结果显示,线上教学(2020年)无论与2018年线下教学的期末成绩相比较(t=2.838,P=0.001),还是与2019年线下教学的期末成绩相比较(t=2.890,P=0.001),均存在明显差异。

4 小结与思考

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和发生机制,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病理生理学的传统线下教学要求授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穿插科研前沿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等。线上教学对授课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准备好传统线下教学的教学资源外,还要精心设计线上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学平台的选择、线上教学的策略及实施、考核评价等,以提高医学课程的线上教学水平和医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4.1 教学平台选择 线上教学活动必须以在线教学平台为媒介,而各种教学平台对学生的网络及设备配置等学习条件有相应的要求[8]。授课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不能仅仅依靠网络上教学平台的使用频率来决定,在授课前期需对常用的线上平台如微信、腾讯课堂、钉钉大致了解。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条件为依据并事先进行教学平台的测试,方可选择适合学生的在线教学平台。教学平台确定后,授课教师需深入了解该线上平台的使用程序,为进一步教学方法的设计提供基础。并且,授课教师还需仔细思考应用线上平台实施细节的问题,如在线课堂的组织管理策略、教学互动的分寸把握以及突发情况的应对等。

4.2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整体的线上教学时,授课教师需要进行“特别”的学情分析。除考虑授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前后课程知识的联系外,还需考虑线上学习所致的学生心理变化。很多同学前期没有上网课或者利用相应教学平台学习的经历,因对现实认知程度有限,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线上教学期间各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14]。授课教师承担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提供、课程实施到学习支持等多重角色[15],授课前应该将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线上学习的要求方法、评价方式等向学生总体介绍,尽可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

4.3 教学流程设计 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线上教学流程,以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在课前可以分享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入线上课堂。在线上课堂中授课教师需要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把控教学节奏,对复习提问、课上及课下学生的疑问、课后作业等所有的学生互动都有专业的讲解、分析和回答,帮助学生们学习和复习,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4 教学程序与交流形式把控 线上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教学程序的相对单一性与交流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模拟传统课堂中类似的教学程序,如提前到线上课堂签到;关于线上教学特有的教学程序操作和课堂秩序维持,如线上知识学习、答疑、提问的步骤以及先后顺序,授课教师和学生达成统一意见后就要保持相对固定,不要随意频繁更换,让授课教师和学生都习惯相应的线上教学模式。同时,线上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优势,采取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16]。一方面,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讨论、答题等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在线教学平台支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文件的传输以及多人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如需要系统讲授新的知识点时宜选用教学微视频以保证讲解的连续性;在教师同学互动问答的时候则宜用文字或语音交流;鼓励或赞赏学生时可以使用示意“鼓掌”“真棒”的图形表达等。并且,针对知识点的复习可以采用提问、习题(多种类型)、讨论等多种形式呈现。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交流,可以避免线上课堂表现形式单一而显枯燥,以此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5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17]。有效的教学反思应该是以教学反馈为基础并在其驱动下进行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需通过学生问卷、作业及同行交流等多种途径的教学反馈,将教学反思的结果在新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这样在检验教学反思效果的同时获取新的教学反馈信息,如此循环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生理学病理课程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