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类职业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育人效果研究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8-25 13:48袁海胜张思侬谢晨舒曾旖旎陈建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成绩单第二课堂

□袁海胜 韦 媛 张思侬 谢晨舒 曾旖旎 陈建红

一、引言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实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工作的首要地位,在全团抓学校的大背景下,各高校的共青团工作要更突出第二课堂育人效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和抓手能够促进各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更精确化实时掌握在校生对于活动的评价。实现共青团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1]

大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最难忘的学术活动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但实际结果并不如此。美国著名统计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莱特的调查显示: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具体事件中,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之外的课外学习活动,特别是在宿舍和课外活动。[2]这也清楚地表明了高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必要性。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和工作制度,科学设计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引导、素质能力发展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公益志愿服务、自我管理服务。针对第二课堂成绩单,是由共青团中央对共青团工作进行改革的一个方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第二课堂教育有效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第二课堂,它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融入了立德树人的相关教育理念,将第一、第二课堂进行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和促进,使得学生在原先所学专业基础上产生第二课堂相应成绩单,将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践结果和学习经历进行完美呈现。这不但实现高校教育改革,还为大学生创造良好人才和素质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增加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综合发展。所以,高校要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育人效果,为教育改革奠定有效基础。

三、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成果

从2018年10月开始运营至今,共建立了700个部落,举办了13,554个活动,生成了2,595,097个成长记录。学院共有学生17,944人,激活人数为17,771人(部分退学、休学),激活率为99%,活动签到率99%,活动参与人次达到2,389,092人次,学生对活动综合评价分数为4分,从数据可以看出来学院开展的活动次数较多,签到率较高,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对活动整体评价较好。

从“到梦空间”大屏数据来看,在活动数量上对比,学院排名全国第65位,排名广西高校第7位,排名广西高职院校第4位,整体来看,学院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数量较多,参与度较高。

从院系分布来看,学院各系举办活动数量相当,举办活动次数最多是药学系,占比17.81%左右,其次是动物科学技术系,占比17.27%左右,开展活动数量较少的是农学与园艺系和食品工程系,分别占比11.8%和10.2%左右。从举办活动的部落来看,以班级团支部开展活动为主,占比88.86%左右,说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充分发挥了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在共青团建设中带动了班级团支部的发展。

图1 院系按活动数量分布

图2 落部按分类分布

图3 活动按分类分布

从开展的活动类型来看,以思想成长类活动为主,占比约75.98%,思想成长类活动包括升旗、主题班会、青年大学习等活动,这些活动参与度高,效果显著。其次文体活动占比约12.99%,志愿公益占比1.51%左右,这两种类型的活动开展次数也较多,体现了学院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但是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类活动较少,也体现了在校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的欠缺。

四、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经验做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团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青联发〔2018〕5号)有关要求和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高校推广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桂青联发〔2018〕41号)工作部署,学院结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规定》(桂农职院发〔2017〕6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要求〉的通知》(教务科研处发[2017]24号)文件要求,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深度融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并规范和完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其它实践教学课程学分的考核与评价工作。

(一)学院领导重视,整体统筹规划。学院党政领导历来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2014级在校生开始,在教务处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已经明确:《社会实践》《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这两门实践教学课程共计4学分,由学生工作处、团委共同制定学分认定细则,这4个学分与学生的毕业挂钩,切实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学院下发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津贴发放办法》(桂农职院发〔2017〕37号),切实做好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保障工作。从2014级学生开始,学院就开始启用学分制来管理实践教学课程,这些课程涵盖的范围就是高校里的第二课堂活动,这种考核认定就是如今“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雏形。这在很大程度上做好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前期试水工作,不过当时是用手工填表式统计管理,没有使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学院在整体上已经将学生的培养在第一与第二课堂上做好了学分的整体统筹规划,已经为在学院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学分制管理奠定了强有力的保障基础。

(二)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分认定制度。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规定》(桂农职院发〔2017〕6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要求〉的通知》(教育科研处发[2017]24号)文件精神,学院下发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做好学生实践教学课程学分认定工作的通知》(桂农职院发〔2017〕50号),进一步规范了学分认定内容与程序,明确由班级审定——系(部)审定——学生工作处(团委)审定的流程。《社会实践》《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这两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学分为:1学分、3学分,共计4学分。

(三)组建工作队伍,做好前期筹备。学院成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具体工作由学院团委与各系团总支落实。学院团委与各系团总支已经成立社会实践部,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队伍,并与各班级团支部、各学生社团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政策、制度学习。

(四)整合场地设备资源,做实团的改革宣传。学院整合场地设备资源,将用大学生活动中心作为二课工作站使用,现已采购5台电脑以及投影仪等相关设备,并在部门经费预算中纳入20万元作为建设资金投入二课工作站。学院团委安排一名专职团干负责指导进行“到梦空间”系统的运营、维护和培训等工作。并通过学院团委的微信公众号“广西农院青年”进行线上宣传,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牛鼻子”作用、引领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作用、团学工作改革创新的“发动机”作用,努力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共建、共享、共融,致力打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宣传要做到广泛发动,全面覆盖,广泛全面地宣传“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的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引导同学们快速掌握“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充分参与到“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的各项活动中来。

(五)众筹众评众议,完善相关制度。学院团委通过召开学生意见征集会、专题交流会的形式,形成定期(每学期反馈1-2次)反馈机制,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科学评估第二课堂育人成效,动态完善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内容,为学院了解学生成长状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动态反馈和决策参考,为教师及时掌握第二课堂项目活动参与情况,促进健康成长提供真实有效的指导。

五、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第二课堂成绩单”理论储备和规律认识不足;个别教师和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成绩单”重要性认识不够;系统的分类筛查功能还比较薄弱,有些数据的筛排会比较耗费时间和人力,工作效率比较低,推广效果还不佳。

(二)建议。

1.完善二课课程,探索考核体系。结合现有的两门课程,学院团委将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尤其是要立足学院党委中心工作,遵循职业教育育人理念,紧扣专业优势、三农服务、精准扶贫等工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的活动,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与学院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多部门沟通协调,探索更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

2.加强理论研究,课题带动实践。深入研究,持续改进,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要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好数据统计,鼓励团干以此为课题,尝试开展课题研究,更好的促进实际工作。

3.组建数据分析团队,提升科学化水平。通过组建第二课堂大数据研究团队,成员包含思政教师、数据分析专家等相关专业人士,以此加强对后台数据的精准采集和深入分析,定期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反馈给各活动主办单位,从而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全面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加快统筹推进学校相关单位对到梦空间系统的应用,将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部移至到梦空间系统上完成,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便于深入分析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数据,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得到翻天覆的变化,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实现了进一步改革深化,近年来,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效探索。由于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教育要以适应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为最终目的,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有效推行,不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实现与第一课堂有效互补,推进全员育人教育新局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教育最终目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成绩单成绩单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2018上半年纠“四风”成绩单
晒晒全面深改成绩单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情况研究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浅析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意义
成绩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