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2-08-27 11:01李桂兵
保健文汇 2022年8期
关键词:肺活量苏醒丙泊酚

文/李桂兵

在临床治疗中,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此期间需要对患者实施科学的麻醉,其中常见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间,患者会出现肺功能减退的情况,其中影响因素较多,除了神经肌肉阻滞剂和阿片类药物的影响外,不同手术方式、不同麻醉方式和不同类型的患者中均有可能出现肺功能减退现象。在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法有丙泊酚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七氟醚吸入麻醉(sevoflurane inhaled anesthesia,SEV)。目前关于上述两种麻醉方法对肺功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深入了解这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部分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对比,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统计相关数据获取结果,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于2021 年2 月-2022年2 月将其纳入本研究,并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共收集80 例,依据计算机分组软件完成小组划分,建立研究小组,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即研究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参照组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依据计算机排序即分组软件将患者平均分配至上述两组,分别获取40 例。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龄跨度和最大年龄跨度为27岁-60 岁,平均年龄为(47.28±5.29)岁;将14d 内出现呼吸道感染以及吸烟史的患者排除,并排除拒绝配合研究的患者和麻醉中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相关资料统计后比较差异不够明显,说明可作为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并突出(P >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治疗(±s)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6h 均进行禁食、禁饮,且停止相关药物的应用。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相关人员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监测,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脑电双频指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麻醉药物浓度。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并清除痰液,选择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注射,分别1.5mg/kg、5μg/kg,麻醉后观察患者的麻醉状态,罗库溴铵进行静脉注射,其剂量为0.5mg/kg,对患者实施辅助呼吸治疗,在该方法实施2 分钟后,在可视喉镜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经口完成气管插管,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插管直径要合理地控制,分别为7.5mm、7.0mm,合理地进行套囊压力设定,以20mmHg 为主。对麻醉机呼吸过滤器,此时相关人员对患者的肺部呼吸音进行听诊,采用听诊方式观察是否正常(清晰或对称)。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进行监测,采用呼吸机参数调整的方法将其控制在35mmHg。之后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在此期间研究组患者使用七氟醚持续吸入的方法,而参照组患者则使用丙泊酚持续泵注的方法,两组患者均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将脑电双频指数作为两组患者麻醉深度的依据,将其维持在45 至55 之间。观察患者的心率,如果每分钟低于50 次,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则采用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的方法。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如果其若其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低于60mmHg/90mmHg,则选择麻黄碱10mg 进行静脉注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对其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罗库溴铵和瑞芬太尼的追加。完成手术后两组患者均停止持续给药,转移患者至麻醉恢复室。若苏醒后患者有明年的疼痛感,则需要对其采用静脉推注盐酸曲马多(100mg)的方法镇痛。对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进行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如果患者出现肌肉松弛的情况,则选择阿托品(0.5mg)、新期的明(1mg)静脉注射。观察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自主呼吸后,其能够进行抬头动作或有拔管行为时,将患者的分泌物处理干净,并将气管插管拔出。

1.3 观察指标

(1)在患者麻醉前及苏醒后肺功能进行检测,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完成,主要检测内容包括(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PEF)用力呼气流速峰值、(FEF25%-75%)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将上述指标进行三次测定,取最大值作为分析指标。将FVC 和FEV1 的预计值设置为80%和70%,在测量上述指标时比预计值低。患者接受手术后,对其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完成,镇痛效果的评价(VAS 评分<3 分)为满意。(2)对患者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进行比较。(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连续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连续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或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表示为频数(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比较两组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方法麻醉前后比较肺功能指标

进行两组患者麻醉前的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均表现正常,且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及苏醒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麻醉苏醒后部分指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包括FVC、FEV1、PEF、FEF25%-75%,其中未变化的指标为FEV1/FVC。研究组患者苏醒后FVC 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情见表2。

表2 不同方法麻醉前后比较肺功能指标(±s)

2.2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后比较2 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患者麻醉苏醒中仅有2 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未对其进行处理,且自行好转。参照组出现轻微恶心的患者3 例,同样未处理自行好转,相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3。

表3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后比较2 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n,%),(±s)

2.3 苏醒时间分析

记录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情况,丙泊酚的应用下参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更短,(P <0.05)。见表4。

表4 苏醒时间比较(min)(±s)

3 讨论

临床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麻醉药物的应用较为常见,但部分药物的使用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的麻醉药物对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接受手术麻醉后,其通气功能也存在减退现象,且手术方式的不同,患者的通气功能减退情况也不相同。例如:患者接受手术部位为上腹部,其术后当天的肺活量有明显的减少,约有40%左右,接受手术治疗一周后,患者的肺活量虽然有所恢复,但与术前相比仅恢复至60%至70 之间,直到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两周左右,其肺活量才与术前相近。排除肺切除术的胸腹手术和下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的肺活量有明显的减少,与术前相比约减少60%左右,手术一周后,患者的肺活量只能恢复至术前的80%左右。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的减退情况与肺活量的减退相似,但两者之间的比值不会发生变化,一旦出现比值变化,那么患者可能存在大气道梗阻的情况。另外有研究表明,手术部位及手术类型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肺功能限制性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体表手术相比,开腹手术对肺功的影响较为严重。在临床手术中,丙泊酚是常见的静脉麻醉药物,其在全身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应用后会对呼吸系统产生抑制,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状况,但时间较短,该药物属于短效麻醉药物的一种。就七氟醚而言,其同样属于麻醉药物,为非静脉用药,主要用药方法为吸入使用,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较小,且在临床中常应用于儿童患者,该麻醉药物使用后,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影响,且手术后患者苏醒快速平稳,由于该药物具有较快的代谢,所以患者苏醒后的躁动情况时有发生。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接受全麻手术苏醒后,其肺功能与麻醉前相比有所下降,就算排除肌松药物的影响,那么患者的肺功同样会有所下降。另外有研究将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将用力肺活量、第1 秒用力呼气量和用力呼气峰值流速作为麻醉苏醒前后的比较指标,苏醒后低于苏醒前,但用力肺活量和第1 秒用力呼气量比值未降低。由此可见,两组肺功能存在限制性特点,主要是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肺不张所致。该研究结果还指出对照组麻醉苏醒后的用力肺活量低于观察组,这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有较大的联系,其应用后可舒张支气管。将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进行对比,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接受麻醉后FVC 水平较为稳定,且有理想的预防肺不张作用,同时在扩张支气管方面七氟醚起到良好作用,虽然如此,丙泊酚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患者苏醒时间和剂量的控制更加容易,故得出两者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就全凭静脉麻醉而言,其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后,采用短效麻醉药物,进行静脉泵注给药,实现间断静脉唤醒麻醉或持续静脉麻醉,可用于属于术中需唤醒麻醉方法,有利于麻醉效果的维持。而吸入麻醉主要是将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产生作用,进而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短时间内让患者的意识丧失,加用控制疼痛的药物,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过程中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本研究纳入的患者术前均未使用药物,防止呼吸张力受到药物的影响,且患者手术部位相似。由于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应激反应,尤其是术后疼痛的发生,进而对肺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患者术后苏醒期进行疼痛评价具有重要作用,观察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后,对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才能够获取更为良好的结果,在对肺功能FVC/FEV1、PEF、FEF25%-75%等指标进行评价时,其能够对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充分反映。一般情况下起到阻塞与肺功能限制性障碍不会同时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麻醉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PEF、FEF25%-75%等指标有明显下降,但FVC/FEV1 比率无变化,说明患者术后无气道阻塞情况,这一结果与上述研究相似。同时本研究结果指出,研究组患者苏醒后FVC 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患者接受全麻处理后其会出现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均是常见的全身麻醉方法,其中应用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的为七氟醚吸入麻醉,但对于患者的苏醒时间的控制方面,丙泊酚的效果较好,两种麻醉方法各有优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

猜你喜欢
肺活量苏醒丙泊酚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植物人也能苏醒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轻松测量肺活量
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