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设备》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创新实践

2022-08-29 07:14党淑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机载设备学时育人

党淑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上海 201620)

0 引言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机载设备》课程教学团队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以及价值观的塑造。依托“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探索实践“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双融合、双促进的教学改革理念及举措。一方面从通过引入民航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思政元素,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提升专业育人、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的能力;此外,注重建立师生共鸣共情桥梁,课程内外巧用思政之“盐”,传授真理之“味”,让课程思政有高度、有力度、有效度的同时,更为课程思政赋予育人温度。

1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川航英雄机组时提出“要培养具备忠诚担当、忠于职守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的民航飞行员”,作为飞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积极响应新时代民航强国国家发展战略及航空报国育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围绕“培养担当民航强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育人目标,以虚拟仿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赋能,以“校企协同”实践教学机制为保障,深化虚实结合、能力为本的飞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2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图1 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在多年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四史”精华、弘扬航空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确立了“树立报国志向→强化职业意识→发扬民航精神”为育人目标,实现“育人目标”与“专业领域”的有机融合。

结合“理论学习+飞行训练+讲评反思”三阶段教学计划,实施“理论导入—实践验证—反思提高”三阶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即:理论阶段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行训练阶段重强化职业素养及专业意识→讲评反思阶段重树立航空报国志向。

校企联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组建“民航专家+企业机长+校内教师”高水平教学团队,企业兼职教师中包括疫情期间坚守民航运输一线优秀毕业生“抗疫先锋机长”。

校企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在校企合作办学坚实基础上,构建虚实结合下的“理实交融、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学生基本技能、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分层递进。

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评价考核,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评价考核等教学质量管理,以飞行员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为主线,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阶段测试、课内表现等部分,以及实践教学中的机组协同效果、个人操纵水平,进行全过程考核。

3 课程思政育人触点

(1)课程导论(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航空电子发展历程、主要飞行仪表及相关系统在保障航空安全中发挥的重要意义等。

思政元素:介绍航空电子科技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时,结合我国著名航空航天科学家,如钱学森、徐舜寿、黄志千、陆孝彭、顾颂芬等人的感人事迹,讲述了他们从海外回归祖国的过程,展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结合自然,深深地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树立献身国家航空事业的远大志向。

(2)第一章、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及其仪表(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气压式高度表基本工作原理、误差来源与对读数影响;升降速度表,高度表,马赫空速表的指示误差。

思政元素:以飞行事故案例导入、突出飞行仪表正确读识及操作对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意义,融入飞行安全职业素养教育。

(3)第二章、姿态基准和罗盘系统(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二向陀螺、三向陀螺在罗盘系统中的应用。

思政元素:结合课程陀螺仪表的精密度要求,讲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飞从业多年练就“火眼金睛”,从一个普通焊接工人进阶成为“金牌焊机师”的优秀事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4)第三章、电子仪表系统(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PFD和ND上的显示信息。

思政元素: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电子仪表在A380、波音787、C919等典型机型上的应用实例,突出我国航空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及爱国精神。

(5)第五章、自动控制系统(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自动控制系统各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具体操纵。

思政元素:用航空公司典型事故案例,引领启发学生,培育学生航空国防情结,夯实学生航空报国的职业发展情怀,引导学生将自身梦想、旅客安全、祖国强盛融为一体。

4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施

图2 课程思政育人元素

下面以课程教学模块“大型民用运输机起降程序及飞行操纵”为例,阐述教学实施具体做法。该模块教学内容及育人目标设定为通过机组协同模拟操纵飞机完成仪表飞行程序下的基本起飞降落,强化学生四个职业意识,培育新时代民航精神,即: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

该模块思政育人触点主要通过对学生着装制服、肩章佩戴、行立坐礼仪等具体要求树立作风形象意识;通过配置不同角色机组人员,履行飞行计划的完成情况来树立责任担当意识;通过飞行前准备、飞行中配合、飞行后互评来树立团队协同意识;通过飞行过程中的规范操纵要求及应急处置情况树立安全规章意识。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实现围绕航空报国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融盐入水的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工匠精神、航空报国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5 结语

目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育人目标评价与考核途径不明确、专任教师发挥思政育人作用不显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宣传示范力度不足等问题,后续工作中,教学团队将针对以上问题,进一步通过明确思政育人目标达成度分析路径及考核观测点、深化思政触点与课程内容关联度、促进双师型思政讲师团师资建设、编撰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制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视频等举措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机载设备学时育人
舰载机机载设备弹射和拦阻冲击试验条件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