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目标,育匠人之本质
——以“无砟轨道精调技术”课程思政案例研究为例

2022-08-29 07:30王婷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高铁思政技能

王婷茹,原 静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铁工程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思政教育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主流目标,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技能培养为主的要求向契合[1-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也是很多高职专业课的教学难点[3]。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我国高铁无砟轨道的精调施工技术,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轨道平顺性的调整方法。该课程非常适合开展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挖掘“思政教育点”,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学习大国工匠精神,心怀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创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等融入课堂,促使学生加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力,也提高创新能力。

1 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1.1 思政目标与教学模块对应

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铁路线路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速铁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铁路线路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整合教学内容,本门课程可分为六个模块。

按照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将每一个模块的思政要点进行总结提炼,同时各个模块思政要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照应,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见表1),真正贯彻了教学全过程的思政育人目标。

表1 课程整体思政要点设计

1.2 思政目标与素质目标对接

课程在依托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学生强化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这与思政目标相互映照(见图1):

图1 教学目标体系

2 课程思政实施案例——以“长钢轨精调”为例

2.1 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

为了更好地与实际工作对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目标。教学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吻合,课堂活动与实际工作内容对接,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环节所占比重,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见表2,P136)。

表2 整体教学设计

2.2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

课前教师通过智慧职教MOOC平台,互联网平台,让学生进行认知学习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快速解答,以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数据与信息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并掌握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调整或重构原有的教学策略,做到因生施教,以学定教。

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划分学习模块,按照铁路标准化作业规范将长钢轨精调施工过程划分为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三阶段。

情境导入环节——播放高铁运行视频,引发学生对如何在施工中保证线路平顺性的兴趣,进而明确本节课任务,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前——教师进行任务分析,指导学生完成人员分组,仪器清点检查,操作原理探索,并进行上道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作业中——以学生实践为主,学生先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小车组装及全站仪安装练习,之后各组相互协作组装小车,精确采集节点数据,内业整理调整线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一步完成轨道平顺性调整。

教师现场进行导做,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和答疑。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合作探究等方式制定各组调整方案。

作业后——在作业完成后提交成果,教师进行评价验收,评价以行业标准规范为准则,同时也结合企业点评等多方位评价学生作业成果。

这一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互动模式。具体如图2(P137)所示:

图2 课堂活动统计

课后,针对课堂技能掌握情况,教师及时发布自我测试或者拓展训练任务,使学生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学生完成相关测试及任务作业,强化技能,校外企业导师评价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思政融入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铁智造——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通过介绍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仪器,虚拟仿真技术等创新性科技成果,在无形中将科技创新引领时代发展的理念融入课堂。对照高铁的发展趋势,智慧高铁、智能化设备无不体现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时代变化。教学过程中的渗入,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未来高铁发展的信心,也强化学生与时俱进的奋斗理念。

(2)高铁标准——严谨态度对照规范。教学过程中多次引入高铁标准、高铁规范[4],强化学生的标准化作业习惯,同时将高铁的高标准严要求深植学生心中。中国高铁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运行和平稳舒适同步,原因便是在高铁施工过程中,不断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必须做到分毫不差。同时也体现高铁工作者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样的思政教育,也将育人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

(3)高铁速度——大国工匠提供保障。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理实一体活动,学生在高铁实训工区,开展工作场景式实训任务。在此过程中,老师以身作则,现场示范,体现出教学的严谨。学生操作结束后,现场进行误差检查和分析,强调高铁精度的重要性,也引导学生明白作为一名高速铁路工作者,对待任何一个能够提高速度的环节,都必须精益求精,反复核实。

此部分教学内容与全国铁路职业院校精测精调技能大赛的赛项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积极引入大赛标准,赛教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3 在课程评价中融入思政

针对课堂技能掌握情况,教师及时发布自我测试或者拓展训练任务,使学生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学生完成相关测试及任务作业,强化技能,校外企业导师评价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3.1 规范化操作评价

每一个教学任务都有任务评价表格,根据铁路施工规范要求,对学生操作过程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制定详细的规范化作业标准,对照进行考核及评价,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职业规范。通过每一次实训任务中,强化学生的规范操作,进一步形成严谨的职业态度。

2.3.2 精细化调整评价

在精调作业中,需要按照调整后的数据在实训工区进行扣件更换,老师现场利用塞尺进行作业检查,误差控制在0.5mm以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高铁工匠精神。对接行业标准,总结提炼,将思政提升,高铁之所以成为一张大国名片,离不开千千万万的铁路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 总结与成效

通过以上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效提升,有效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1 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课前预习任务及相关测试题,课堂互动参与率、作业完成率逐步提高。具体见图2。

3.2 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3.2.1 实践操作更加规范,工作态度更加严谨

根据教师检查、学生自检互检的实施结果显示,随着课程逐步进行,学生错误操作次数逐渐减少,规范性逐渐提升。根据课堂计划制定环节中,学生上传的工作计划显示,经课上老师的有效引导,随着课程逐步进行,学生会将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到每一个小细节操作,并且更具有逻辑性,严谨性逐渐提升。

3.2.2 创新意识逐渐养成,技术技能显著提升

通过课程的实施,布置任务后学生已养成通过小组探究自主探究制定作业计划的习惯,并会主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创新意识逐渐养成。

猜你喜欢
高铁思政技能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高铁会飞吗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人地百米建高铁
画唇技能轻松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