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实践与研究

2022-08-30 03:35王昌余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3期
关键词:节气探究课程

王昌余

(合肥市南门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教育部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地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几年来,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各地对课程的认识不够到位,对课程的落实缺乏有效措施;教师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角色定位把握不准,不知道如何组织开展活动,不知道如何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指导等等。为此,结合区域特点和学校发展现状,我们积极开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关的路径和方法的研究。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夯实课程实施根基

(一)借助名师工作室,建构一批有学术思想的骨干教师队伍

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区域内先后成立“王昌余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 和“吴广知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两个工作室面向全区招收,并启动1235成长计划,即一年入门、两年胜任、三年出成绩、五年形成特色。工作室坚持个人成长计划的制订、教学实践的提升、科研理论的探索、教师能力的历练的“四位一体”运行机制,扎实提升骨干教师队伍水平。每个学期初,两个工作室邀请工作室成员共同研制工作室计划,向工作室成员发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目标序列及教学设计》等专业书籍开展学习交流;学期中段,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课例研讨,工作室成员自己授课,团队共同研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加强有效培训,为教师成长赋能

专兼职教师最需要提升的内容有课程理论、教学技巧和指导策略等内容,我们以《指导纲要》为本进行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合肥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邀请外地名师为教师作《让课程具有温度和力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源”与“达”》等专题讲座;邀请安徽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给教师进行文献检索法、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案例剖析与讲解;邀请蚌埠市教研员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专题辅导;组织工作室教师赴外地实地学习参观,接受最前沿的课程发展理念。这些举措解决了教师学科理论薄弱的问题。

二、开展教学策略探究,激发课程发展活力

《指导纲要》推荐的152个活动主题和安徽省地方课程资源包,给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但兼职教师依托资源包依然有教学困扰。我们结合实际,实行“1+1+X”策略,为区域内各校的课程常态化实施提供帮助。

1——做好省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有效利用。依托名师工作室及骨干教师团队,对安徽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3~6年级)进行规范化设计,目前整理出3~6年级学段共32个活动主题,96个二级主题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为区域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帮助。

1——做好《指导纲要》中的152个推荐主题的二度开发。结合区域实际,组织骨干教师对《指导纲要》中的152个推荐主题进行筛选,整理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4种活动方式、71个主题的活动方案设计及课件制作,为区域内学校课程多样化实施提供帮助。

X——做好特色活动主题的自主开发。对一些做得比较成熟的、经过教学实际验证的活动主题进行梳理,整理出30个特色活动主题教学设计,并开发出12个活动主题的课程微课,比如制作类的《变废为宝》系列、《巧手做美食》系列,具有学科拓展类的《一起学猜谜》等,便于各校教师借鉴使用。

三、积极探索区域内课程有效实施的管理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考核,促进课程实施常态化

制定《庐阳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从课程性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路径、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区域化设计,给辖区内各校课程的实施提供顶层引领。依托主管部门的一日督导机制,对辖区内各校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采取进门听课、查看备课、师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试行分片管理,促进区域研修途径务实化

利用工作室骨干教师的力量,几个片区学校形成一个共同体,加强教学研究。区级名师团队组织共同体专兼职教师每学年完成“五个一”任务,即一堂公开课展示、一份活动方案设计、一节微课制作、一篇教学论文、一次区域讲座。区域教师每学期需参加片区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完成相关教学任务要求。采用“片内研讨——区域内外展示——集中评议”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区域内科任教师的研课意识。

(三)搭建不同平台,促进区域研修成果互动化

组建庐阳区综合实践活动QQ群,定期在QQ群发布教学信息、分享教学智慧、交流教学经验;积极探索依托QQ群进行的“月主题式”网络教研,以工作室骨干成员为负责人开展分专题、分系列的研讨,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平台。建立庐阳区综合实践活动微信公众号,利用公众号发布课程最前沿的理论和案例,上传共享教师成熟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形成成果辐射。

四、总结出综合实践活动不同类型主题的实施指导策略

依托专题性的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梳理出综合实践活动四种活动方式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指导策略要点,为教师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教学指导规范,明确方向。具体内容如下:

(一)考察探究类

活动阶段关键要素教学指导策略要点以陈绵老师执教的《探秘二十四节气》活动主题举例活动准备阶段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发现问题。个人构思问题,集体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①学生对校园里季节的变化非常敏感,也对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充满兴趣;有学生提出,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节气?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实验模拟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②共同商讨,确定活动主题《跟着节气去探究》,学生按照兴趣和擅长部分自由分成四组,选出小组长,确定从气候特点、节气农事、节气风俗、节气演变几个方面入手探究。③开始分组探究活动前,全班共同商议,制作评价小组活动有效性的量规。活动实施阶段获取证据走进现实情境,获取材料,解决预设的问题,发现活动中生成的新问题。①以“秋分”节气为例,为探究节气特点,学生提出运用实验法进行探究:手工制作日晷仪来记录太阳变化规律,印证昼夜等长的原理。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比对又发现,因为受自制实验器材和天气等因素限制,实验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得出精准的结论。②再以“秋分”节气为例,学生为了探究秋分“竖蛋”习俗的原理,采用了查阅资料和采访各学科老师的方法,并拍摄成视频,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提出观点或解释分析获取的资料并提出观点,检验、验证、解释研究假设。学生结合实验记录、照片和其他成员查阅的资料等进行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论。活动总结阶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学生通过板报、制作品、表演、绘画等多种方式和形式进行交流与讨论。以“秋分”节气为例,学生分小组确定发布成果的方式。节气习俗组以在班级开展竖蛋比赛活动的方式进行节气活动的推广。节气养生组以制作养生食谱,组织班级秋分美味品评会的方式发布成果。节气农事组通过展示实地考察成果的方式,总结出节气农事现象。气候特点组通过记录自制日晷仪过程,总结实验结果,发布节气气候特点。反思和改进反思整个研究过程,明确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么做,提出改进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积累经验。①进行节气探究,可以根据节气特点,先设定几个方向,然后自由分组,灵活采用适合的探究方法进行初步探究。②对于探究过程资料的收集,需要分工明确;对于探究成果的保存,需要专人负责;探究过程,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探究方法。

(二)社会服务类

活动阶段关键要素教学指导策略要点以董娈娈老师执教的《尊老敬老 爱满重阳》活动主题举例活动准备阶段明确服务对象及其需求服务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或组织。通过观察和体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并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学生通过采访身边老人,了解到老人的内心孤独、行动不便、亲情缺失等生活现状。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学生决定在重阳节期间开展《尊老敬老爱满重阳》主题活动。服务活动计划包括明确服务对象及其需求、活动内容、需要运用的资源和前期准备、活动时间和地点安排等。活动实施阶段开展服务活动做好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工具使用方法的培训及活动过程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记录行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行动设想。①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排练文艺演出的节目。②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出行培训。③熟练掌握打扫卫生的技能。④发现并总结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积累活动经验。活动总结阶段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反思整个服务过程。鼓励学生通过文章、图片、艺术作品、视频和表演等形式,分享社会服务活动经验和成果。①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写一篇活动感想及反思。②在老师引导下,班级制作活动手册,其包括活动方案、目的、队员介绍、班主任寄语、活动过程及照片等。最后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三)设计制作类

活动阶段关键要素教学指导策略要点以李微巍老师执教的《创景观境》活动主题举例活动准备阶段创意设计明确“问题”,考虑设计的约束条件,例如可用材料、工具类型、知识储备等。提出多种问题解决方案。讨论设计理念和各种解决方案。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学生通过观察、查阅资料和咨询教师等方法,了解到校园里的景观有哪些,并提出设计校园景观的意愿;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搜索园林设计知识,初步形成设计方案。材料和工具包括:PVC塑料泡模板、模拟草皮、模拟植物、石头、剪刀、胶水等等。活动实施阶段动手制作包括折叠、裁剪等手工制作和建模、编程等数字制作。①分小组领取项目单,并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开展探究,完成探究报告的填写。②学生分组活动,进行构图、裁剪、模型搭建等。活动总结阶段展示物品或作品交流设计制作的实践过程。展示实践成果,解释其工作原理。整理并总结整个活动过程。鼓励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交流探究成果。景观组:通过高低、大小、疏密、颜色层次关系,表现画面的层次美。石景组:通过堆积摆放凸显太湖石瘦、漏、绉、透、丑等特点,表现布局美。亭廊组:巧妙布局,进一步展现园林的结构美。水景组:利用水的倒影,塑造不同物体的意境美。反思与改进对实践过程中的行动及其结果做出思考。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①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尤其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②教师引导学生从发现的各个问题中总结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重新对本组作品进行加工。

(四)职业体验类

活动阶段关键要素教学指导策略要点以昌娟老师执教的《让感恩延续》活动主题举例活动准备阶段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体验情境,可以分为真实情境和模拟情境。情境应具有职业体验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要素。①确定活动背景,以“爱”为核心,培养学生从“小爱”到“大爱”。通过多种活动了解父母工作和生活的辛苦,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恩。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体验岗位。活动实施阶段实际岗位演练体验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真实情境和模拟情境中的体验属于直接体验。利用访谈、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使学生获得相关体验的为间接体验。①做好体验前的准备:确定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等。②实际岗位体验:做家务、烹饪等。③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活动总结阶段总结、反思、交流职业体验所获得的价值体认和责任担当。交流总结体验过程。小组以视频、图片、表演等形式展示体验过程。概括提炼经验概括提炼经验与行动应用,既是前一个体验式学习的终点,也是下一个活动的起点。活动拓展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并适时开展其他岗位的职业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源于杜威的“经验课程”、卢梭的“自然教育”,具有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人文素养又具有科学素养。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科课程的互补形态出现,学习者在问题解决中追求“知、情、意”目标,追求“科学智慧”和“艺术智慧”的真谛,追求“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这是我们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应该努力达到的。

猜你喜欢
节气探究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