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创伤救治新进展

2022-09-10 00:38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第四版甘露醇病死率

费 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 西安 710032)

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致残、致死率高,其救治在国际上一直是难题。2016年美国脑创伤基金会(Brain Trauma Foundation)发布了《重型颅脑创伤治疗指南(第四版)》[1],它以严格的循证医学标准,纳入了94项新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提出了更为精准的诊断、治疗推荐。本文针对第四版指南涉及的部分重要问题,评述2016年指南发布后有关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诊治最新动态,以期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1 第四版sTBI治疗指南以严格的循证医学标准为推荐级别

第四版sTBI治疗指南推荐级别为:①Ⅰ级,推荐源于高质量的证据样本;高质量即研究能够得出高度可信的结果,后期研究不太可能推翻结论者。②ⅡA级,推荐源于中等质量的证据样本;中等质量即研究可以得出可信结果,但后期研究有可能改变结论者。③ⅡB级和Ⅲ级,推荐源于较低质量的证据样本;低质量即证据可以反映结果,但后期研究很可能会改变结果评价或结论者。

2 sTBI后核心指标血压、颅内压、脑灌注压等研究进展迅速,并有新发现

2.1 血压

第四版指南Ⅲ级证据推荐:对于15~49岁或70岁以上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应维持在110 mmHg或以上;对于50~69岁的患者,SBP应维持在100 mmHg或以上,提示在sTBI救治中,尤其是在院前急救和转运过程中,应避免因低血压导致的二次脑损伤,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2021年,SHIBAHASHI等[2]进行TBI伤员院前SBP与院内病死率之间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数据来自日本创伤数据库,包括34 175名伤员,其中16 114名伤员年龄<60岁、18 061名伤员年龄≥60岁,研究提示,院前环境中SBP<110 mmHg与较高的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SUTTIPONGKASET等[3]则研究小儿TBI后的低血压与预后不良相关关系,入选sTBI患儿10 473例,住院期间死亡2 388人(22.8%)。他们将入院SBP分为5个百分位类别,发现入院SBP<第75个百分位的患儿院内死亡风险较高,认为在定义小儿TBI的低血压时,应考虑SBP百分位数。GAITANIDIS等[4]对154 725名中至重型TBI伤员进行研究,结果提示,SBP≥110 mmHg 与TBI成人伤员(包括50~69岁患者)的院内病死率较低相关,因此应使用SBP<110 mmHg来定义所有年龄段的成年患者的低血压。谢晨阳等[5]研究表明,sTBI术中SBP标准差是患者伤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BP标准差越大,患者预后越差。黎冰等[6]研究认为,特重型TBI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保障血压监测准确性、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2.2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ICP监测是sTBI诊治的核心技术,但近期其监测价值略受质疑,在第四版指南中也属ⅡB级证据推荐:利用ICP监测信息管理sTBI患者,可以降低院内和伤后2周的病死率。ICP的阈值也属于ⅡB级证据推荐:建议对ICP>22 mmHg的患者予以治疗,因为高于此阈值与病死率增加相关。其作用属于Ⅲ级证据推荐:需综合ICP值、临床症状以及头颅CT结果,作为临床治疗决策的依据。

由于应该开始治疗的ICP阈值仍不确定,HAWRYLUK等[7]开展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提示,19 mmHg的ICP阈值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HONDA等[8]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分析了sTBI患者伤后7 d内所测得的71次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脑血容量和ICP。结果提示,在ICP值>20 mmHg时出现了脑循环障碍,而且脑循环障碍随ICP值升高而加重,表明ICP>20 mmHg应是开始积极治疗的阈值。NOURALLAH等[9]对355名未进行去骨瓣减压的中、重型TBI伤者进行ICP监测,结果显示,导致此类伤者死亡或不良预后的ICP阈值可随时间而变化,伤后第1日ICP在15~20 mmHg之间,低于以往认定的ICP阈值。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后是否进行ICP监测以及相应的治疗阈值目前尚有争议。SAUVIGNY等[10]回顾性分析102名DC后168 h内患者ICP临床特征与数据,发现预后良好和不良的ICP均值分别为11.5和17.5 mmHg,均小于以往认定的20 mmHg的阈值,提示对DC后患者ICP监测应考虑这些阈值。意大利神经外科学会颅脑损伤分会与意大利麻醉和神经重症学组,最近对DC后进行ICP监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在联合声明中建议在DC后进行ICP监测,以评估DC降低ICP的有效性和阈值[11]。ICP监测是儿童sTBI诊治有创测量的重要手段,但决策是否实施ICP监测,应先从影像学获得信息进行判断。KAYHANIAN等[12]研究发现,基底池容积与ICP改变显著相关,可为有创ICP监测的决策提供支撑。也有研究提示,sTBI后早期ICP与脑脊液或外周血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清硫氧还蛋白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等改变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监测其表达,评估ICP变化情况[1316]。

2.3 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

第四版指南ⅡB级证据推荐:建议对sTBI患者根据指南推荐的原则行CPP监测,可降低2周病死率。CPP的阈值ⅡB级证据推荐:利于生存和良好预后的CPP目标值为60~70 mmHg。Ⅲ级证据推荐:避免通过补液或应用升压药使CPP>70 mmHg,因其可能增加成人呼吸衰竭的风险。

虽然指南建议将sTBI患者CPP维持在60~70 mmHg,但CPP可能因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cerebrovascular autoregulation,CA) 改变而异。目前,针对压力反应性指数(pressure reactivity index,PRx)优化的CPP(optimal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opt)已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17]。我们知道,当动脉血压或CPP发生改变时,脑血管自身可通过CA保持CBF动力学稳定以满足脑组织代谢需求,预防继发性缺血或血流过度灌注引起脑损伤。sTBI多导致CA受损。由于目前尚缺乏CA监测的金标准,借PRx监测反映CA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并使用[18]。PRx取值范围在-1~1,正值代表ICP与动脉血压的变化趋势相同,CA反应性降低;当PRx为1时,CA完全丧失,患者死亡率近乎100%;负值代表CA能力良好[1920]。目前多项研究表明,PRx与患者预后呈现负相关关系,并将0.25及0.05作为阈值,超过此阈值会影响患者的预后[21]。由于不同患者的CA状态并不相同,为了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确保正常CA,预防CA损害事件发生,进一步确定了个体化CPPopt[2223]。CPPopt为PRx与CPP的U型曲线关系图中的最小CPP值(最低点),即在个体脑血管自动调节平稳期的中间值[24];而△CPP则被定义为CPP偏差(△CPP=实时CPP-CPPopt)。基于以上理论,对sTBI患者实施CPPopt个体化治疗,维持CPP处于血管自动调节的动态上、下限内,则可以保证CBF,避免继发性脑损伤[25]。目前,CPPopt个体化治疗有效性的证据主要基于大量回顾性研究,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研究正在多个临床中心进行[26]。研究提示,对sTBI患者实施标准ICP/CPP指导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27]。而且,与标准ICP/CPP指导的治疗相比,局部脑组织氧分压和标准ICP/CPP联合指导的治疗可能更为有效。XIE等[28]比较了联合治疗与标准ICP/CPP治疗对死亡率、结果良好、ICP/CPP和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提示,与标准ICP/CPP指导的治疗相比,局部脑组织氧分压联合ICP/CPP指导的治疗可改善长期预后,而对死亡率、ICP/CPP和住院时间没有影响。

3 围绕sTBI后关键治疗DC、亚低温治疗、高渗治疗等研究出现新证据

3.1 DC

2016年基于RESCUEicp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第四版指南ⅡA级证据推荐:①对于发生弥漫性脑损伤的sTBI患者,以及伤后1 h内ICP升至20 mmHg以上、持续超过15 min、一线治疗无效的患者,双额去骨瓣手术不能改善其预后[以伤后6个月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分级为标准],但可降低ICP,并缩短在重症监护室的住院天数;②推荐行额颞顶去大骨瓣开颅减压(骨瓣≥12 cm×15 cm或直径≥15 cm),与去小骨瓣开颅减压相比,前者可显著降低sTBI患者的病死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随后,国际上对近年发表的关于DC的随机对照试验DECRA和RESCUEicp结果不一致性在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内引起了争论,在世界范围内,认为有必要为TBI后DC的使用提供一般指导,并通过基于共识的方法统一尚有争议的治疗措施。

2017年9月28日至29日,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AO/Global Neuro和NIHR全球健康神经创伤研究小组联合组织了关于DC在TBI管理中的作用的国际共识会议,讨论和投票围绕6个预先指定的主题进行:①针对伤情重、病变大的紧急DC;②针对颅内高压的延期DC;③围手术期护理;④手术技术;⑤颅骨重建;⑥中低收入国家的DC。受邀者讨论了已发表的证据和共识,使用观众参与软件对所有提议进行了匿名实时投票,要求通过盲投票,超过70%为同意阈值,提出了共识声明,确定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29]。

2020年,基于DECRA和RESCUEicp两项高质量的研究,2016年第四版指南DCⅡA级证据推荐进行了更新,该更新区别于2016年版的部分是将难治性颅内高压分为早期和晚期。其ⅡA级证据推荐如下:①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整体预后。推荐对晚期难治性颅内高压(伤后10 d内,经二线治疗后仍出现ICP>25 mmHg以上且持续1~12 h)行延期DC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不推荐对早期难治性颅内高压(伤后72 h内,经一线治疗后仍出现1 h范围内ICP>20 mmHg且持续15 min以上)行延期DC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不适用于伤后早期清除损伤灶后行首次DC患者);与小骨瓣DC相比,推荐行额颞顶大骨瓣DC(骨瓣≥12 cm×15 cm或直径≥15 cm)降低病死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②控制ICP。无论早期或晚期难治性颅内高压,都建议行延期DC来降低ICP和减少重症监护时间[30]。同年,刘佰运等[31]发表了《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对DC的手术适应证和技术等进行了详尽描述。此外,针对DC,我国蔡俊红等[32]研究提示,床旁超声在sTBI DC后监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颅脑CT检查。扈俊华等[33]对于老年重型、特重型TBI实施DC给予支持并肯定了其有效性。

3.2 亚低温治疗

第四版指南ⅡB级证据推荐:早期(2.5 h内)、短时程(伤后48 h)不推荐采取预防性亚低温治疗以改善弥漫性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根据临床使用情况,亚低温治疗可分为“预防性”亚低温(伤后早期使用,在ICP升高前)和“治疗性”亚低温(治疗顽固性ICP增高)。亚低温治疗目前饱受争议。HUANG等[34]meta分析表明,亚低温可以促进sTBI患者的长期神经功能恢复,但无助于降低病死率。TANG等[35]评价亚低温治疗对DC后颅内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将DC后ICP>20 mmHg的成人随机分配至标准治疗组(对照组)或低温治疗(32~35 ℃)加标准治疗组,结论认为,轻度低温可降低DC后颅内高压与患者死亡率。ZHAO等[36]研究表明,创伤后亚低温会促进TBI后挫伤灶周围神经元的芽生,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水平降低有关。HIFUMI等[37]研究表明,亚低温不会使s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恶化。PRASETYO等[38]研究数据表明,亚低温治疗在72 h内下调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和蛋白水平,并提高了高危TBI患者的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HUI等[39]进行了一项302例成人sTBI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长期亚低温试验,将初始ICP≥25 mmHg的伤员随机分入亚低温组(34~35 ℃,5 d)或常温组(37 ℃)。预后主要指标是6个月时的GOS,次要指标包括ICP控制、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ICU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初始ICP≥30 mmHg患者6个月时的GOS。结果显示:亚低温组与常温组两组之间的预后良好率(P=0.105)和病死率(P=0.111)没有差异。在初始ICP≥30 mmHg的患者中,相对于常温组,亚低温治疗良好结果显著增加(P=0.039),而且,长期亚低温治疗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3.3 高渗治疗

第四版指南沿用了第三版指南内容,而内容已不受新的证据标准支持:甘露醇在0.25~1.00 g/kg的剂量下可有效控制ICP升高,但应避免SBP<90 mmHg;对小脑幕切迹疝或非颅外原因导致的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若无ICP监测,则应限制甘露醇使用。

目前,在TBI救治中,高渗治疗属于常规基础治疗方法,选择药物的种类(甘露醇或高渗盐水)、治疗时机、机制等仍缺乏明确结论。TATRO等[40]观察输注氯化钠与甘露醇60 min后ICP下降值的差异,结果提示,234 g/L氯化钠30 mL和0.5 g/kg甘露醇相比,30、60和120 min或下一次ICP升高之前,ICP的下降没有差异。STOPA等[41]认为,高渗盐水和甘露醇似乎都可以降低ICP并改善儿童sTBI的临床结果,但无论是在治疗方法还是在结果评估方面,证据都极为薄弱。鉴于缺乏高质量数据,很难确定哪种药物更好或遵循哪种治疗方案。CHEN等[42]将高渗盐水与其他降低ICP药物的潜在范围进行比较后认为,基于有限的数据,有微弱的证据表明在急性TBI的长期管理中,高渗盐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优于甘露醇。2020年,COOK等[43]制定脑水肿急性期治疗指南认为,现有证据表明,高渗疗法可能有助于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TBI、急性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肝性脑病患者的颅内高压或脑水肿,但是对神经系统预后结果似乎并无影响。MANGAT等[44]研究表明,在颅内高压合并低灌注的TBI患者中,高渗盐推注疗法似乎优于甘露醇。李兴泽等[4546]研究认为,30 g/L高渗盐水与200 mL/L甘露醇交替使用能有效降低sTBI后ICP增高。因此,总体认为,高渗治疗是目前颅脑损伤指南中控制颅内高压的主要推荐治疗方案。

可见,在TBI救治的路上,科学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真理的探索,新发现、新理论或新观点层出不穷。自20世纪90年代,我们课题组开始进行继发性脑损伤危险因素防治研究,结合基础与临床实践,自主建立并验证了TBI动态伤情监测系统,建立了专用远程数据传输和专家会诊系统,可有效实现远程监测和专家抵前救治,显著降低死亡率,使伤员有机会后送进行专科治疗[4748]。在国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相关共识[4950]。相信随着不懈的努力、科技的进步,一定会提高TBI的整体救治水平,使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第四版甘露醇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美酒吧枪击案13人死亡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Acronyms of University Names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乳酸细菌甘露醇脱氢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