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为导向教学理念下的PBL教学

2022-09-16 02:07王延君高玲焕张宇新司道文张俊玲李金伟韩淑英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解剖学影像学实验组

王延君,高玲焕*,张宇新,司道文,张俊玲,李金伟,韩淑英

(1.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2.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随着线上教学的不断兴起与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在疫情背景下,各大高校也主动或被动采用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学的弊端也随之凸显,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亟待提高。

随着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岗位对于影像诊断医生的专业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深入变化也在深刻影响着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系统解剖学是影像学的基础,是医学影像学本科教育课程的重中之重。此文以职业为导向进行了PBL与参与式教学创新,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为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选取2019级医学影像学1~3班为实验组,麻醉学1~3班为对照组,学生均为同年高考统一招生考生,两专业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相同。同期两组学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成绩显示,两组学生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成绩比较(分,

(二)教师及教材。

选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系统解剖学》[1]为教材,共56学时。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及课时进度,教师均来自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三)教学方法。

1.对照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网络直播讲授为主,教师按教材顺序讲解课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课后布置相关作业。

2.实验组。教学设计为“课前给出职业相关病例—设置学习目标—在线课程—分组讨论—总结串讲—课后制作讲解视频—总结评分”7个环节:(1)课前设计日常小病例分析、临床复杂病例分析等相关问题,部分提前发放,部分现场提问。在帕金森日、爱眼日等国际纪念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病例分析,开展医学科普与职业教育;(2)课上播放职业相关教学视频,讲述职业相关解剖学故事,在医生节与护士节等纪念日播放视频短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增强职业认知度与认同感;(3)运动系统学习结束后,各组以“影像学之我见”为题,制作运动系统解剖学与影像学职业相结合的讲解视频;(4)教师引导,让学生对讲解视频进行互评,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进行汇总评分。

(四)效果评价。

1.期末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6个班采用相同试卷,考试成绩均用相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运动系统得分率计算公式为:运动系统得分率=运动系统实际得分/运动系统总分数×100%。

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于期末考试前向实验组学生发放学习通平台自填式调查问卷,了解其对课程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3.视频评分。按照视频的流畅度及整体连贯性、系统解剖学知识点讲解情况、内容结合影像学情况以及主讲人讲解情况4方面对讲解视频进行互评。

(五)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

期末成绩显示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标本实验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运动系统得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期末总成绩比较(分,

(二)问卷调查结果。

共向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90份,收回90份。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本次教学创新实践的整体认可度与教学满意度较高,见表3。

表3 实验组学生对整合教学模式的认可度(n=90)

(三)视频评分结果。

互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对其他组别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并能通过评价他人作品对自己的视频作品产生较好的反思。

三、讨 论

(一)教学模式创新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欠佳。本次实践以职业为导向,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从分析解剖学基础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制作讲解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本次实践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模式,有利于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虽仅对理论教学进行了创新改革,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在标本实验考核中更为明显。在实验课教学反馈中,明显感觉到实验组学生课堂反应更好,辨认与记忆标本结构的能力更强。由此可见,本次实践加深了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更直观地学习枯燥繁多的内容,有助于提高理论与实验的综合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创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本次教学实践采用了制作讲解视频这一新颖的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查阅解剖学与影像学相关资料时,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文献查找、总结归纳的能力。学生在进行视频互评时,通过观看他人作品再次加深理论理解,在评价他人作品时可对自己的作品产生较好的反思。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本次创新对学生综合能力有显著提升。

(三)从运动系统着手,以小见大。

以运动系统为基础,将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系统解剖学的立体构象[2],而运动系统各器官及周围组织结构病变也是影像学临床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创新实践从运动系统入手,在学生接触系统解剖学之初就进行引导,为其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结果显示,本次以小见大的创新方式切实有效,具有推广意义。

(四)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度、认同感及职业道德。

医学是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有效开展医疗服务实践的基础[3]。对于医学生的思政培养要融入医学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多维度、多路径、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地将思政理念渗透进课程当中,达到立德树人之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致力于服务健康中国的医学家和科学家[4]。

本次教学创新实践以职业为导向,由学生们较为关心的“职业”与“就业”入手,培养学生“为人类解除病痛,促进人类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核心,反复加强职业认同感,促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且具有人文关怀的医务工作者。

(五)不足与体会。

在解剖学教学中,教学时间紧,课程繁重,教师需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与学习任务,需梳理教材知识,紧密联系临床,精选各部分创新教学的内容,提前布置好教学目标,及时发布课前预习任务与课前测试,同时还需避免课后任务过多、课上与课下内容联系不佳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

本次教学创新实践在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未来将会总结经验并将新的教学方法推广到整个课程教学当中。本次创新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制定高质量病例问题,如何使课堂教学与课下学习更为互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如何使教学的实践过程和评价机制不断完善,都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实践。

猜你喜欢
解剖学影像学实验组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