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20 05:33■文/陈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足球笔者

■文/陈 燕

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许多幼儿园设置了足球课程,通过游戏化的足球课程来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足球课程游戏化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它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勇敢的品质,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谈谈足球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学中有效实施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所在的幼儿园非常重视足球课程的开展,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足球运动环境和愉悦的足球氛围。幼儿园的大厅、走廊和教室墙壁上,悬挂着许多手工制作的七彩小足球;墙面和窗帘上印着幼儿踢足球的图案;活动室有一面足球主题墙,主题分别是“我认识的足球明星”“足球风景线”“小动物踢足球”和“海洋足球馆”;活动室开辟了足球游戏角,有绿茵茵的小足球场、可爱的足球造型垃圾桶;宣传橱窗里展览着介绍亲子足球游戏的照片、足球运动员的成长介绍和照片剪辑;足球俱乐部里陈列着本园历届幼儿开展足球活动的精彩照片;等等。在这种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中,幼儿加深了对足球运动的认知与理解。幼儿经常自发在班级的“足球角”热烈讨论他们见过的各种各样的足球、足球运动员的服饰特点、比赛时场上的队员一共有多少名和守门员是干什么的等话题,俨然是一个个小球迷。浓厚的足球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参与足球游戏化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开展趣味性足球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民间传统游戏中有很多可供挖掘的元素,教师将幼儿喜欢的民间游戏融入足球活动,能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享受快乐,领略足球运动的独特魅力。为了提高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笔者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开发了三种足球趣味游戏,实践证明,这些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球感、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一)趣味障碍绕

笔者在操场设计了一条2米宽的跑道,在跑道上依次设置了5~8个交通隔离桩,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球绕过所有的障碍桩,再绕障碍桩回到原来的起点。规则是幼儿在绕桩过程中足球不得偏出跑道,幼儿在盘带足球的过程中躯体不得触碰障碍桩。同时,笔者选择一名幼儿做计时员并充当裁判评出优胜者。

(二)趣味保龄球

笔者首先用多个装满半瓶水的矿泉水瓶摆放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具体摆放的方式是第一排1个瓶子、第二排2个瓶子、第三排3个瓶子、第四排4个瓶子、第5排5个瓶子。然后,笔者在距第一排瓶子6米远的地面上画了一条并行的横线,将足球摆放在线上,让幼儿以射门的方式用足球击倒瓶子,击倒的瓶子越多得分越高。每名幼儿有三次游戏机会,有专人统计分数,总分最高者胜出。

(三)趣味九宫格

笔者用方形铁架做球门,球门上用绳索拉成九宫格,在距离铁架5米处画一条并行的横线,将足球摆放在横线上,让幼儿将足球踢向九宫格,踢中一格得一分,每名幼儿踢10次,总分最高者获胜。

三、以幼儿为主体设计足球游戏化活动

教师在进行足球游戏化活动设计时,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秉持科学合理、简单易学、充满乐趣的原则,以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首先,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计活动内容。如幼儿喜欢有趣可爱的小动物,笔者设计了富有趣味的游戏场景“小乌龟运粮食”“小猴摘大桃子”,以调动幼儿的情绪,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教师要保证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足球基本技能的训练难免单调、枯燥,幼儿很难长时间坚持训练。教师可以将个别示范练习、分散自主练习以及集体练习、小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以丰富足球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幼儿乐此不疲、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足球课程游戏化的作用除了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足球技能,还要培养幼儿的勇气和胆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在足球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主选择足球游戏活动内容,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

四、实施童趣化教学

(一)足球技能学习儿歌化

幼儿的年龄小,很难理解一些足球方面的专业词汇。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足球技巧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幼儿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简单的足球技能。如笔者将颠球的技巧编成儿歌:“小足球,放放好,右脚拉,左脚起,顺时针,绕一圈,逆时针,绕一圈,一脚把球踢上天,颠球颠球真好玩。”笔者还将盘带足球的技巧编成儿歌:“小足球,轻轻踢,三步两步快追上,带一步,跑两步,带一步,跑一步,足球和我亲又亲。”同时,笔者将这些儿歌配上简单的动作示范图,展示在园内的足球宣传栏上,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足球活动情境化

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深受幼儿喜爱。笔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足球游戏化情境,以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足球意识和足球技能。比如,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重,但运动能力较弱。笔者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了简单的游戏活动“砸泡泡”和“海狮顶球”,旨在通过游戏充分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笔者通过创设情境游戏“蜘蛛夹球”和“小熊运球”,旨在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同时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大班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游戏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足球基础技能,对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非常有兴趣。基于此,笔者设计竞技类足球游戏情境“青蛙跳荷叶”“娃娃套球乐”“大狮子踩球”和“小象踢球”,让幼儿挑战自我,提高足球技能。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化情境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游戏玩法,不断积累游戏经验,提高了足球意识和足球水平,体验了足球运动的乐趣。

(三)足球区域活动丰富化

区域活动是足球课程游戏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足球区域活动中,笔者根据幼儿的年龄层次,结合幼儿的生活,设计了蘑菇足球屋、仙境足球宫和蹴鞠探险岛三种足球活动情境,让每名幼儿都能在自己喜欢的游戏情境中尽情地玩乐,将游戏和生活有机融合。

一是蘑菇足球屋。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足球的认识有限,运动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蘑菇足球屋区角设计了“可爱球娃娃”“我给足球穿花衣”“球儿一家人”“小足球爱排队”“球儿球儿找新家”和“球儿拼图”游戏。这些游戏难度不高,充满趣味性,还能向幼儿普及足球的特征和足球运动的规则,从而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二是仙境足球宫。中班幼儿想象力丰富,具备一定的球类运动能力。笔者在仙境足球宫区角设计了“足球风景线”“足球宫里找朋友”“赛场有几人”“我会织球网”“看谁打得准”等游戏,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能,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三是蹴鞠探险岛。大班幼儿对球类活动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善于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能熟练地使用材料,并乐意与同伴一起收集、分享有关足球运动的信息。为此,笔者在蹴鞠探险岛区角设计了“蹴鞠探险”“小球闯迷宫”“蹴鞠翻翻看”“球形拼图”和“制作纸足球”等游戏。这些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探索、相互合作、乐于分享、遵守规则、大胆创新、活泼开朗等良好品质。

五、评价方式多元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并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足球游戏结束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评价幼儿表现时,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鼓励为主,要公平客观。此外,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单一模式,将教师评价与幼儿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形成多重评价的系统,让幼儿在聆听教师评价的同时也能从同伴处得到适合的建议。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幼儿参与足球课程游戏化活动的信心,激发幼儿的激情,提高幼儿的足球意识和足球水平。

综上所述,足球课程游戏化活动要以游戏为主线,以幼儿为主体,通过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开展童趣化教学、打造丰富的区域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收获成长的喜悦。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足球笔者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