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工区的材料投放和活动开展建议

2022-09-20 05:33张琦彤
幸福家庭 2022年6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材料

■文/张琦彤

为提升幼儿园中班美工区活动的效果,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笔者所在地区的4所口碑较好的幼儿园进行了调研,探讨了幼儿园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中班美工区活动的建议。

一、幼儿园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情况分析

针对幼儿园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的情况,笔者从材料特性、投放层次性、材料对中班幼儿的适用程度、教师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四个维度进行了调研。笔者发现,受访幼儿园的教师对美工区投放材料的安全性很重视,把安全放在活动教学的首位,尽可能给予幼儿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大部分教师明确材料替换和添加的周期,通常以一个月为周期对美工区材料进行比例和结构上的调整。但同时,受访幼儿园的部分教师在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

1.投放材料时缺乏目的性。部分教师在投放美工区材料以及进行教学活动时,没有参考教学主题,只是简单询问幼儿这次活动想做什么。有的班级教学主题每个月会更换,可美工区的材料却一个学期都没有更换过。教师没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活动,导致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此外,部分教师每次活动对要培养幼儿哪方面的能力也不够明确,多数时候只是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投放的材料缺乏层次性。材料的一次性投放问题尤为突出。活动进行时,教师往往会先向幼儿展示做好的模型或查找的图片,然后把制作所需的材料一次性全都分发给幼儿。另外,教师对于低结构材料的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材料投放的顺序。

3.投放的材料不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对于中班幼儿所处的发展水平了解不够深入,没能合理选择美工区材料的类型。有的材料过于复杂,导致幼儿主动放弃;有的材料过于简单,幼儿早早失去兴趣。此外,部分教师忽视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给所有幼儿分发相同的材料。

4.材料利用率不高。部分教师不参与幼儿的美工活动,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创作,因缺少教师的引导,幼儿可能无法充分运用材料。部分教师过度干预幼儿的创作,打断幼儿的思考,把一些主观意愿强加给幼儿,使幼儿失去探索的兴趣。一些教师会在活动结束后直接回收美工材料,没有组织幼儿欣赏作品,也没有给予他们交流经验的机会。

(二)问题解析

1.美工活动的教育目标不明确。许多美工活动都没有明确的时间及活动教案,一些教师在组织美工活动时,以绘画为主。实际上,幼儿利用美工材料进行创作的机会并不多。

2.教师对材料的认识不到位。一些教师对美工区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美工材料类型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投放一些有针对性的美工材料。

3.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不够充分。一些教师没有重视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中班幼儿美术领域的发展水平了解不足。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的发展差异,未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开展幼儿园中班美工区活动的建议

美工区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让幼儿对美形成初步认知。如果有广泛的、可供选择的区域、材料、主题,幼儿就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材料尽情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幼儿在美工区可以释放自身的天性,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对投放材料的建议

1.凸显材料的层次性。美工区的材料应该适量、分层次投放。幼儿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他们会用一定的时间摆弄材料。这时,教师如果继续投放有挑战性的新材料,可以使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得到延续,探究能力也相应得到发展。

2.使用符合教学主题的材料。教师在开展美工区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顺应幼儿的创作意愿,还要围绕教学主题及时投放及替换美工材料,让幼儿对教学主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根据教学主题更换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能感受新鲜事物。例如,中班上学期第一个主题可以是“多彩的秋天”,让幼儿在图纸上画秋天的事物;第二个主题是“好吃的蔬菜”,让幼儿用彩泥做出一顿丰盛的蔬菜大餐请小伙伴们品尝;第三个主题是“天冷我不怕”,让幼儿为家里的玩偶做衣裳,让它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第四个主题是“你的雪人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雪人。教师结合教学主题,每个月投放不同的材料供幼儿使用,可以让幼儿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3.保持材料的多元化。材料是美工区的核心,材料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在美工区的活动成效。美工区只有绘画材料、手工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结合活动主题,投放一些对于幼儿来说新奇独特的材料,如半立体材料、废旧材料、自然材料等。半立体材料可以发展幼儿的造型能力;废旧材料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变废为宝带来的自豪感,培养其环保意识;自然材料可以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对教师的建议

1.充分了解中班幼儿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开展活动时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的特性,还要思考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从平面向立体过渡的阶段,比较适合操作低结构材料。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多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丰富多样的材料,丰富美工活动的内容,以加深幼儿对美的认识。

2.以特定角色参与幼儿活动。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区域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观察幼儿的具体表现,发现幼儿遇到的问题,并尽量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以锻炼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尽可能为其提供合适的美工材料。教师可以将同一发展水平的幼儿分成一组,给不同组的幼儿投放难度不同的材料。这样既满足了普通水平幼儿的需要,又照顾了能力较强和能力较弱的幼儿的感受,让材料真正为幼儿所用,激发所有幼儿的兴趣,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4.推进家园共育,拓宽材料投放的途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两者相辅相成,应该做到有机统一。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商讨材料的选择,打破原来由教师主导材料投放的局面。家长的参与也可以拓宽材料的来源,丰富材料的种类。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多带幼儿到户外进行活动,与幼儿一起收集树叶、花朵等自然材料,也可以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收集纸盒、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并让幼儿将收集到的材料带到幼儿园开展美工活动,这不仅可以丰富美工活动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使美工区材料多元化,注重美工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并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美工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从而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材料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爱“上”幼儿园
最美材料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