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2-09-20 09:46陈晓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陈晓珊

COPD 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与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的气流不可逆受限有关,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临床上在对COPD 进行治疗时,主要为支气管扩张、纠正酸碱失衡、平喘、止咳以及抗炎等,但是患者往往合并呼吸衰竭,无法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无创机械通气因为具有感染风险高、并发症多以及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2]。因此,本文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运用在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 例。对照组COPD 病 程3~15 年,平 均COPD 病 程(7.6±3.1)年;年龄53~75 岁,平均年龄(63.7±5.2) 岁;女20 例、男27 例。观察组COPD 病程3~16 年,平均COPD 病程(7.7±3.2)年;年龄54~76 岁,平均年龄(63.8±5..3)岁;男26 例、女2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对酸碱失衡进行纠正、化痰、止咳、平喘以及抗感染等,并且给予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注册证号H20150323,规格:50 μg︰100 μg)治疗,50 μg/次,2 次/d,连续治疗7 d。

1.2.2 观察组 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即选择飞利浦伟康呼吸机BiPAP Harmony,采用国产硅胶模口鼻面罩,设置参数:S/T 压力支持模式,刚开始治疗时,呼气压力(EPAP)为2~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气压力(IPAP)为8~10 cm H2O,待患者适应后,将EPAP逐渐增加至4~8 cm H2O,而IAPA 则为12~20 cm H2O,其中呼吸频率(RR)为12~18 次/min,吸入氧气浓度为30%~50%,SaO2>90%,2 次/d,早晚各1 次,4 h/次,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正常,且喘息、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且呼吸困难、喘息症状减轻;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分别于治疗前后运用PMD Healthcare 肺功能测定仪器测定患者肺功能,包括FEV1 和FVC。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CO2、PaO2及SaO2。并发症包括意识模糊、心率(HR)下降以及呼吸急促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FEV1、FVC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及Sa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COPD 患者中,呼吸衰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因为COPD 患者的呼吸肌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发生高碳酸血症,再加上肺组织充气过度,以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从而降低患者生存质量[4]。临床研究资料表明,COPD 患者因为升高气道阻力,降低呼吸肌收缩能力,降低呼吸中枢感知能力与驱动力,若合并急性发作,则会降低通气功能,使体内出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肺脏过度膨胀,而机体为了克服气道阻力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可增加呼吸肌做功,诱发呼吸肌疲劳,增加无效腔通气,从而导致呼吸性酸中毒[5]。

当前在对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一种药物,可以对免疫反应进行抑制,使抗炎效果增强,使释放的过敏介质减少,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耐受性[6]。而无创呼吸机作为新型的一种辅助呼吸治疗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承担呼吸需要做功,使患者的呼吸负担和心脏压力减轻,有助于体内需氧和供氧平衡的恢复,并且可以使人体氧合供应得到改善,重新开放陷闭的肺泡[7-9];②治疗期间,患者不会产生憋闷感,可以维持吸气与呼气的恒定压力,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其耐受性和接受度较高;③不会造成机体创伤,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并且能够增强气道的防御反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④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治疗期间患者可以自主进食和饮水,可以预防肺炎和气道损伤,并且能够使患者痛苦减轻,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10]。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仅能够对血气分析进行纠正,恢复肺功能,还可以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