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新生儿氧摄取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2-09-20 09:46袁庆明温欣蔡丽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硬膜外血气剖宫产

袁庆明 温欣 蔡丽婷

剖宫产是近年来产妇分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助产手段,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胎位不正、胎儿过大、产道狭窄以及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娩困难等问题[1]。麻醉是剖宫产术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而剖宫产麻醉方式以及麻醉药的选择较为严格,不仅要保障产妇手术全程处于深度麻醉且要降低产后麻醉不良反应,同时要保障新生儿的安全。近年来有大量研究发现,不同麻醉方式以及麻醉药的选择对新生儿的血气指标存在一定影响[2,3]。为有效评估和正确选择麻醉药和麻醉方式,本研究选取本院67 例接受宫颈下段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剖宫产术中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新生儿ERO2及血气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7 月本院67 例接受宫颈下段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入选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均无产前并发症;无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无麻醉药应用过敏史;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等问题;产前孕妇及婴儿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正常且为单胎。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未足月分娩产妇、有妊娠高血压产妇;有手术禁忌证以及羊水缺少胎儿窘迫者。将产妇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34 例)和实验组(33 例)。参照组产妇年龄24~33 岁,平均年龄(27.17±2.26)岁;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40.43±1.78)周;产次1~3 次,平均产次(1.71±0.72)次。实验组产妇年龄25~33 岁,平均年龄(27.43±2.17)岁;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40.63±1.51)周;产次1~3 次,平均产次(1.82±0.69)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所有产妇于麻醉前后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术前禁食8 h 以上。参照组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前配戴氧气面罩且调整为低氧流量(5 L/min),选择上肢肘静脉推注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57)2 mg/kg 及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80)1 μg/kg,待产妇进入深度麻醉状态后进行剖宫产术,术中采用0.05 mg/(kg·min)丙泊酚+0.3 μg/(kg·min)舒芬太尼溶于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以维持麻醉及镇痛,待胎儿产出后维持0.5 μg/(kg·min)舒芬太尼静脉滴注追加麻醉。实验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前给予各项体征指标检测及低流量氧罩供应,产妇保持左侧位,选择16G 针头于腰椎L3~4进行硬膜外穿刺约3 cm,在有落空感后缓慢注入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1.5 ml+脑脊液3 ml,完成腰旁麻醉后缓慢退出腰麻针并置入硬膜外导管,15 min 后观察腰麻平面麻醉效果判定是否需要追加麻醉。由专业护理人员准确记录新生儿出生时间,并对出生后不同时间段新生儿采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指标检测,并分析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io,ERO2)、Apgar 评分及新生儿20 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ERO2的变化 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于胎儿出生后1、3、6 h 进行常规脐动血采集,并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气指标(PO2、PCO2)及pH。pH 正常范围7.35~7.45。ERO2:新生儿出生后1 h 内依据公式计算,ERO2=(脐动脉血氧含量-脐静脉血氧含量)/脐静脉血氧含量×100% 计算。

1.3.2 新生儿不同时间段Apgar 评分及NBNA 评分变化 Apgar 评分:对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均进行肤色、心率、呼吸、反射及肌肉张力的评估,满分10 分,分数越低表示新生儿窒息危险性越严重[4]。

NBNA 评分:于室温24~28℃下检测新生儿出生后1、3、7 d 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共5 方面(20 项),满分40 分,评分越高代表新生儿行为神经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ERO2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ERO2及出生后1、3、6 h 脐动脉PO2和pH 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3 及6 h 脐动脉PCO2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ERO2 比较()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ERO2 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段Apgar 评分及NBNA 评分变化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后3、7 d NBNA 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后1 d NBN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出生不同时间段Apgar 评分及NBNA 评分变化(,分)

表3 两组新生儿出生不同时间段Apgar 评分及NBNA 评分变化(,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外科麻醉是妇产科剖宫产术中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麻醉剂量和麻醉方式选择对分娩成功及胎儿的健康均有一定影响[5]。大量研究发现,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有效延长麻醉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同时有研究证实,使用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可以缩短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但是对新生儿ERO2无明显影响[6,7]。在麻醉方式的研究中,有研究证实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短,同时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循环及呼吸影响较小,麻醉程度容易控制,但是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的患者如脊柱损伤或椎间盘突出的应以静脉滴注全身麻醉为首选[8,9]。有研究发现静脉滴注全身麻醉与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的血气指标差异不明显[10]。但是,国外有报道[11]证实,麻醉药物以及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相关报道,选择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以静脉注射全身麻醉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剖宫产新生儿ERO2比较可知,实验组ERO2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初步证实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对新生儿ERO2影响小于全身麻醉。同时,对胎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气指标分析可知,实验组出生后1、3 及6 h 的脐动脉PO2和pH 值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2与pH 值均代表新生儿的呼吸功能,此结果进一步说明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同时经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及行为神经NBNA 评分比较可知,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的Apgar 评分及出生后3、7 d 的NBNA 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可降低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可能,同时对新生儿出生后神经及行为反射影响较小。但本研究结果与张明等[12]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更有利于改善新生儿ERO2及脐动脉血气指标,提升Apgar评分及NBNA 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硬膜外血气剖宫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