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Gal-3、ET-1、CysC 水平的影响

2022-09-20 09:46孙仕泽赵之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血浆

孙仕泽 赵之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其作为一种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以左心心力衰竭为主,左心功能异常,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进而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该病予以足够的重视[1]。现阶段,多巴酚丁胺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其可有效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肌的收缩力水平,但是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此药物可增加心肌耗氧量,进而增加心律失常等风险[2]。重组人脑利钠肽作为一种抗心力衰竭类型的药物,其能够增加患者的心脏排出量,降低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Gal-3、ET-1、CysC 水平的影响,现根据此次研究所得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6 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 例。其中,试验组男32 例,女31 例;年龄33~75 岁,平均年龄(63.12±7.20)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Ⅲ级40 例,Ⅴ级23 例。对照组男33 例,女30 例;年龄33~75 岁,平均年龄(63.36±7.09) 岁;NYHA 心功能分级:Ⅲ级38 例,Ⅴ级2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符合《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与上述诊断标准相符合者;心功能分级符合Ⅲ~Ⅴ级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自愿接受治疗的证明文件者。

1.2.3 排除标准 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有静脉应用血管扩张剂禁忌者;重度瓣膜狭窄、肥厚型或限制型心肌病及缩窄性心包炎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禁忌证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另使用2.5~10 μg/(kg·min)的多巴酚丁胺(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297,规格:2 ml︰20 mg)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3 d。

1.3.2 试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33,规格:0.5 mg/500 U/瓶)治疗:以1.5 μg/kg的负荷剂量静脉冲击后,1~2 min 后按0.0075 μg/kg剂量持续静脉滴注,注药过程中保持患者收缩压≥90 mm Hg,舒张压≥60 mm Hg。如出现低血压,可减慢滴速,并减少其他静脉扩血管药物的使用。连续治疗3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5]。患者治疗后NYHA 分级提高≥2 级,且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后NYHA 分级提高1 级,且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治疗后NYHA 分级未提高,且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者有恶化趋势,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Gal-3、CysC、ET-1 水平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各采集3 ml 空腹静脉血,进行抗凝操作,获得血浆之后,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Gal-3、ET-1 水平,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CysC 水平。各指标参照配套说明书进行。

1.4.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两组患者的FS、LVEF、LVEDD,所有患者检查都由同一位心内科超声医师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Gal-3、CysC、ET-1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Gal-3、CysC、ET-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Gal-3、CysC、ET-1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血浆Gal-3、CysC、ET-1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Gal-3、CysC、ET-1 水平比较(,μ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Gal-3、CysC、ET-1 水平比较(,μ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S、LVEF、LVED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LVEF 明显高于治疗前,LVEDD 明显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FS、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 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诱因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吸毒、酗酒等[6]。多巴酚丁胺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传统药物,使用此药物可以促使紧急收缩力增加,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其药物的不良反应过多,同时,多巴酚丁胺与全身麻醉药同用,室性心律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与硝普钠同用,导致心排血量微增,同时研究显示,多巴酚丁胺会增加患者的心肌耗氧量,造成不良后果。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发作时,体内分泌的脑钠肽(BNP)已经无法满足机体的正常需求,若能及时补充BNP,对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7]。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由DNA 技术合成的生物制剂,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可以补充BNP 含量,同时可抑制血管内液体渗透到肺泡到肺间质内的过程,改善肺循环系统。另外,其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心脏前负荷[8]。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静脉输入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增加冠状动脉供血,降低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通过对本研究结果分析可发现,试验组治疗后的FS、LVEF 均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戴大银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Gal-3 可通过与多种配基结合参与病变过程,进而可加重患者病情。CysC 水平可随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ET-1 可增加心肌肥厚程度,延缓患者病情恢复。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等,抑制由Gal-3、CysC、ET-1 引发的联级反应,同时减轻促心力衰竭效应,修复受到损伤的心肌细胞[10]。通过对本研究结果分析可发现,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浆Gal-3、CysC、ET-1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疾病上具有突出优势,可有效降低血浆Gal-3、CysC、ET-1 水平,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与李爱霞等[11]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方面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浆Gal-3、CysC、ET-1 水平,增强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创意无限的另类汉堡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利钠肽系统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