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探究

2022-09-20 09:46陈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奥曲托拉胃酸

陈芳

近年来,受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患者门脉压力增加导致的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等,若未予以患者及时的治疗,不仅导致患者出现昏迷、休克等情况,严重的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及降低门静脉及侧支循环系统压力是抑制患者病情的重点所在[1,2]。奥曲肽与泮托拉唑是临床常用的抑制与降低胃酸药物,能够起到收缩血管、减少患者出血的作用,研究认为,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的治疗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强抑酸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3,4]。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期分析最佳的治疗方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0 例;年龄25~74 岁,平均年龄(51.11±8.71)岁;病程0.5~7.0 年,平均病程(3.52±1.42)年。实验组男24 例,女22 例;年龄23~71 岁,平均年龄(51.42±9.48)岁;病程0.8~6.0 年,平均病程(3.41±1.2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②均知情同意;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损伤;②非急性上消化道出血;③本研究药物过敏;④妊娠哺乳期;⑤精神疾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予以基础支持、对症治疗、心电监护、血容量扩张等。对照组行泮托拉唑治疗:将40 mg 泮托拉唑注射液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 次/12 h。实验组行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泮托拉唑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相同;将0.3 mg奥曲肽溶于5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泵注,50 μg/h。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体征指标。①恢复情况包括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痉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悸。③对比两组症状体征指标,包括粪便潜血转阴、肠鸣音恢复、呕血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26.14±3.21)h、住院时间(5.14±1.36)d 均短于对照组的(47.14±3.01)h、(6.10±1.0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指标比较 实验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2.58±0.25)d、肠鸣音恢复时间(2.74±0.25)d、呕血消失时间(24.74±6.20)h 短于对照组的(4.58±0.52)d、(4.25±1.25)d、(28.41±7.25)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内科疾病,指的是数小时内失血量>1000 ml 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出血,有着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征,上消化道出血能够出现在任何年龄阶段,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便血等症状,若未予以患者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生机械性损伤及血管病变,甚至累及其他器官,且大量出血还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贫血及出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患者的发病初期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措施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5,6]。传统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式主要通过三腔二囊管压迫进行止血,但使用这些方式止血时间较长,易引发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黏膜糜烂,导致再次出血情况的发生,而手术治疗虽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止血,但创伤性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因此,目前内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以药物止血为主要的治疗措施[7,8]。相关调查数据研究显示: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联合凝血药物能够帮助该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止血,还可显著降低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泮托拉唑是临床常用的上消化道出血药物,属于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具备选择性抑制细胞H+-K+-ATP 酶活性的作用,能够直接的作用于患者的胃壁细胞,有效阻断胃酸的分泌,还具备良好促进血小板凝聚作用,能够形成局部血栓,帮助患者进行止血,且半衰期长,药物安全性高,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神经功能系统与胃肠道系统不良反应,还不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系统,通常联合凝血药物进行治疗,以进一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9,10]。奥曲肽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常用止血药物,其属于人工合成的八肽衍生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内脏血管,具备长效、持久的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效果,奥曲肽的作用与生长抑素存在着相似性,但与生长激抑素相比,其作用的时间更长,能够有效抑制胃酸、胰酶及胰高血糖素,进而减少胰腺的分泌与内脏血流量,同时还可有效促进患者肠道内的水钠吸收,减少血流灌注,促使血小板凝聚加速,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11-13]。因此,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可充分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联合凝血药物的优势,提高患者的止血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26.14±3.21)h、住院时间(5.14±1.36)d 均短于对照组的(47.14±3.01)h、(6.10±1.0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可帮助患者有效缩短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本文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璋等[14]研究结论3.85%相近,证实了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安全性较高,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果优于泮托拉唑单独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奥曲托拉胃酸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
加泰主席又选出一个强硬独立派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