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研究

2022-09-20 09:46卓创近伍伟健招淑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献血者血站血型

卓创近 伍伟健 招淑文

不规则抗体是指在妊娠、输血/血液制品、注射、无觉察免疫刺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促使机体产生抗-E、抗-M 等类型的红细胞血型抗体[1]。一般情况下,若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中含有一些不规则抗体,输血前会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其结果不准确[2]。如果患者输注的血液中或者血液制品中含有不规则抗体,当血液进入到患者机体以后,极易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事件的发生,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血站一定要针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及时发现血液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能够有效保证受血者的生命安全[3]。本次研究对近2 年在佛山地区血站进行自愿献血的90000 例献血者,通过对其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以及鉴定,详细分析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本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人群中随机选取900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989 例,女47011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59 岁,平均年龄(39.76±5.12)岁;初次献血者27839 例,献血次数≥2 次献血者62161 例;47011 例女性献血者中有妊娠史24081 例,无妊娠史22930 例。本次研究经过了本血站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献血者均自愿签署了协议书。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型检查、不规则抗体初步筛查,采用本血站PK7300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所有献血者进行ABO 正反定血型检查,采用反定型“O”细胞试剂对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初步筛查,对于ABO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初步筛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献血者,再次采用抗人球蛋白卡对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取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蛋白卡中分别加入50 μl 浓度为0.5%的Ⅰ~Ⅲ型筛查红细胞,取献血者血液标本10 ml 进行离心处理,取下层血浆,然后在各个孔内加入献血者50 μl 的血浆,放在本院FYQ 型恒温孵育器中进行孵育,将孵育器的温度设置为37℃,孵育时间设置为15 min,取出后置于本院TD-3 型血型卡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处理,将离心机的转速设置为900 r/min,离心时间为2 min,然后再将离心机的转速设置为1500 r/min,离心时间为3 min,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观察。采用巯基试剂对抗体(IgG、IgM)的类别进行鉴定。

1.3 观察指标 分析献血者血液标本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情况;比较不同性别、有无妊娠史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不同献血次数、年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献血者血液标本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情况90000 例献血者中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58 例(0.06%),其中特异性抗体48 例,抗体的主要类型为抗-E、抗-M,其余10 例为非特异性抗体,抗体的主要类型为冷自身抗体。

2.2 不同性别、有无妊娠史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 90000 例献血者中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10%(45/47011),高于男性的0.03%(13/42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献血者中有妊娠史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15%(35/24081),高于无妊娠史献血者的0.04%(10/2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有无妊娠史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n)

2.3 不同献血次数、年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 90000 例献血者中初次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14%(37/27839)高于献血次数≥2 次献血者的0.04%(21/62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35,P<0.05);不同年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献血者的年龄越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越高,凝集强度≤++的献血者高达52 例(89.66%)。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人体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主要有IgG、IgM 和冷自身抗体等几种,其中前两种为特异性抗体,后一种为非特异性抗体,并且在特异性抗体中,比较常见的为IgG,比较少见的为IgM[4]。有研究发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输注了含有IgG 类型不规则抗体成分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较轻的会导致患者出现寒颤、发热等症状,较为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5]。对于妊娠期女性,如果其体内输注含有IgG 类型的不规则抗体成分后,此种不规则抗体成分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从而导致新生儿发生溶血病,同时还会阻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以及各身体器官功能发育[6]。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临床上所使用的ABO 血型检测试剂质量得到了保障,因此,有效避免了 ABO 血型鉴定错误所引起的复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7]。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步增多,依旧发生了一些血型鉴定困难、交叉配血困难、新生儿溶血病、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等不良事件,在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后发现,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与不规则抗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8]。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佛山地区90000 例无偿献血者,通过对其血液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进行筛查,共检出58 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本地区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06%。人类血型物质表现出了遗传多样性特征,所属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血型表现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导致各地区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除此之外,血站所使用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造成影响[9]。

本次研究中共筛查出了58 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其中特异性抗体48 例,抗体的主要类型为抗-E、抗-M,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中心血站和医疗机构在献血者献血前只进行ABO 血型、D 抗原、Rh 血型的检测,对于Rh 血型系统中的E、e、C、c 等抗原一般不进行检查,因此,不能及时发现血液中存在的Rh 血型系统中的E、e、C、c 等抗原,从而极易产生由抗-E、抗-c 等抗体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事件[10]。本次研究中共检出抗-M 献血者15 例,其抗体性质均为IgM,此类抗体在37℃时会发生凝聚反应,导致抗体成分减弱甚至消失,因此一般并不会引发输血反应。本次研究中其余10 例为非特异性抗体,抗体的主要类型为冷自身抗体,冷自生抗体在37℃时也不会引发输血反应,但是在低温环境、麻醉状态下,其会迅速激活机体内的补体,引发机体出现输血反应[11]。所以临床医务人员应注意,给患者输注含有冷自身抗体的血液制品时,应适当的进行加温,滴注速度控制在较为缓慢的状态,在滴注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12]。

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58 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献血者中,以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评价指标,女性多于男性,且以往有妊娠史献血者高于无妊娠史献血者,初次献血者高于献血次数≥2 次的献血者,高龄献血者高于低龄献血者,这是因为女性极易受到一些免疫因素的刺激,比如妊娠、流产、分娩等,因此产生不规则抗体的几率更高[13]。为了保证用血的安全性,本血站采用了自动筛查软件,对已经接受过献血并且检测出含有不规则抗体的人群进行了自动屏蔽,而一些第1 次献血的献血者缺乏相关信息,导致其出现不规则抗体的几率更高[14]。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出现妊娠、免疫刺激的几率越高,因此出现不规则抗体的几率也更高[15]。本次研究中所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凝聚反应强度≤++的高达52 例(89.66%)。

综上所述,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比较低,不规则抗体的主要类型为抗-E、抗-M 和冷自身抗体,提示血站要加强对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及鉴定,从而为临床用血安全做好保障。

猜你喜欢
献血者血站血型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初次献血者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分析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其他动物有血型吗?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新常态下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血型打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