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

2022-09-20 07:10李善寿方潜生杨亚龙谢陈磊张鸿恺
关键词:教研室共同体教研

李善寿,方潜生,杨亚龙,谢陈磊,张鸿恺

(安徽建筑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创新教学教研形态、实现跨时空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协同提供了技术条件。各种网络课程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形态,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各类学校采用了大规模网络教学,却暴露了传统网络教育存在的教师与学生时空分离、育人功能缺失等问题[1]。为了更好地贯彻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439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虚拟教研室建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为目标,是探索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虚拟教研室将在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师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来看,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是核心,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则是提升虚拟教研室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文献[4]介绍了美国詹姆士麦迪逊大学建设教师创新中心的有益尝试。文献[5]分析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文献[6-10]结合国内高校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打造高等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方法。综合现有文献来看,针对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比较丰富,而针对高等学校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探索。

虚拟教研室建设开创了以“教师发展”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时代。本文结合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过程,从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目标出发,研究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思路与实现途径。

1 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现状

1.1 教师发展共同体概念

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是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理论的最朴素描述。布莱克曼(Blackman)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是通过同事间不断交换意见、分享感受、观念刺激与讨论来完成的”[7]。文丰安等则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出发,指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教师群体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景,旨在通过交流、合作与分享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成长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专业性组织”[11]。在教师发展共同体中,教师以获得群体认同为基础、以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协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为活动载体,实现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与教师群体发展的共赢。

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是实现教师个体优秀向群体优秀转变的基本途径。针对如何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指出:“自我实现需求是个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11]。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则指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交流教学知识和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思维模式、打破教师固有的知识框架、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则是教师融入共同体的直接动力”。因此,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基本途径就是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以教学教研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专业素质全面提升,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教研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

1.2 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各高等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组织活动,就组织的性质与运行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以下5种。

(1)自发性共同体。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自发性共同体,最典型的是利用微信、QQ等网络软件建立交流群或讨论组。微信群、QQ群具有显著的自愿性特征,但是缺乏长期战略目标,没有有效的组织结构、更没有具体的议程安排,交流群建立之初成员热情高涨,慢慢就变成了“僵尸群”。

(2)有组织的研讨交流会。包括假期远程培训、线上研讨会以及线下交流会等形式。但是这种共同体形式违背了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自愿性、实践性原则,缺乏可持续性,最终流于形式。研讨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同时具有强制性和被迫性,老师们参与热情不足。

(3)高等学校内部专业课程组建设。专业课程组以某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成员过于单一,成员的教学经验与能力趋向同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够。这种模式局限于事务性工作合作,不仅缺乏平台支持,在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上也存在显著不足。

(4)高校内部成立的教师发展中心[5]。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教师发展机构,由于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缺乏共同的兴趣和愿景,加之交流平台缺失,所以教师的参与度不高。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发展中心逐渐变成了一个整合教师管理、新入职教师培训、考评规则制定的行政机构。

(5)跨校联合毕业设计组织[12-13]。通过多个高校的教师共同征集联合毕业设计课题,共同参与交流指导,共同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评,实现了实践教学形态的创新。但是这种“一事一议”的组织形式缺少长远组织目标、可持续性较差。

1.3 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可行性

美国教育学家雪莉·霍德(Shirley M.Hord)认为在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愿性、同一性、合作性等基本原则[11]。虚拟教研室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共同特征是独立于行政组织、在教育部主管部门许可条件下、基于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自发、自觉形成的一种群体性专业组织,符合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自愿性原则;群体成员的主体是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均需要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代表性、普遍性难题,成员构成符合同一性原则;虚拟教研室由教育部批准建设,具有明确的长期发展目标,组织上具有可持续性;此外,教育部建设有“高等学校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为教师群体开展共享、交流活动提供了环境支撑,因此,基于虚拟教研室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具有显著的优势。

虚拟教研室搭建了高校教师跨时空交流互动的平台载体,为实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互联互通、业务性联系、发展性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虚拟教研室里,成员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进行交流与学习,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职业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技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虚拟教研室的根本目标就是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

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随着建筑向电气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而出现的一个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涉及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领域。该专业自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置以来,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在校生超过25 000人。为了加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获批成立。2019年开展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建设工作,2020年本专业进入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录。随着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如何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提升专业教师知识水平、强化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教育部开展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教育部2022年2月公布的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安徽建筑大学发起申报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了首批专业建设型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方潜生教授担任虚拟教研室负责人,虚拟教研室首批成员包括来自安徽建筑大学、同济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的19名教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将服务专业建设需求,重点开展“互联网+”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组织建设模式、课程教学新形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机统一,从而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虚拟教研室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教研室建设内容

3 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举措

虚拟教研室是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探索,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为教学模式创新、教研形态创新、共建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提供了平台支撑。图2给出了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施路线。下面具体阐述依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主要举措与建设成效。

图2 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施路线图

3.1 创新组织模式,筑牢群体认同基础

教研室成员的群体认同是建设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基础。虚拟教研室不是单纯的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专业教师的聚集,其组织目标是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同时,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与整体进步的有机统一。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就是通过开展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活动实现专业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群体认同不仅取决于组织性质和系统平台支撑,还与组织的成员构成、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密切相关。从组织性质上看,虚拟教研室平台是得到教育部承认的公共平台,虚拟教研室成员关注的重点都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这为实现教研室成员的群体认同打下了基础。为了实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的群体认同目标,组织建设上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指委的主体作用,扩大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参与单位,实现了专业教师的汇聚,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省部级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专家团队。

(2)突出行业专家引领与咨询服务作用。虚拟教研室汇集了一定数量的行业知名专家、工程师和设计师,教研室成员构成适度多元化推动了专业教师与产业工程师的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专业技术咨询专家团队。

(3)创新虚拟教研室管理模式,激活成员主动性。采用“轮值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群体领导的作用,提升成员参与度。实施过程中根据虚拟教研室年度建设目标,教研室负责人根据建设周期内的人员活跃度、贡献度的大小推荐产生轮值主任,由轮值主任根据每个轮值周期的任务安排主题活动,激发群体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4)建设虚拟课程组,增强组织凝聚力。随着虚拟教研室成员的增加,组织结构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运行效率。课程建设在专业教师群体中具有天然的向心力,最容易形成虚拟教研室内部的组织核心,为了更好地满足成员的专业性交流需求,可通过建设虚拟课程组来帮助高校教师规范教学、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

(5)创新成员管理模式。通过量化评价成员参与教研室活动的活跃度、共建教学资源的贡献度,形成了一种开放、动态的人员管理方式,最终形成具有强相关的人员共同体,提升组织成员的同一性。通过授予“共建之星”荣誉、优先申报虚拟教室开放课题等方法调动成员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积极性。

3.2 依托教育部软件平台,打造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同体

把虚拟教研室打造成优质教学资源的聚宝盆,是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教学资源包括专业培养规范、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优秀课件、试题库、教学视频、工程案例等。共建、共享线上教学资源是虚拟教研室的基本任务,也是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基础性需求。为了培养教研室成员的共建、共享意识,促进教研室成员之间形成共生关系,避免出现大量的“寄生者”,调动优秀教师参与共建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的不断迭代更新,为教学资源库引入“活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采取了以下具体举措。

(1)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资源共建共享水平。通过共享国家级获奖教材知识图谱、汇集一流课程建设资源以及线上MOOC资源,引领教研室成员参与教学资源共建。通过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规范、省部级规划教材知识图谱研讨活动,调动教研室成员参与资源共建的积极性。

(2)创新资源评价方法,初步形成了以“关注度”和“贡献值”为基础的教学资源量化评价方法。教研室成员向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可以获得贡献值,上传的教学资源被下载或者被关注,上传人员可以获得贡献值,同时提升教学资源的关注度,为量化评价教学资源和成员参与度提供依据。

(3)实行教学资源分类管理。为了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库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把资源分为专业基础类资源、教学过程类资源、能力拓展类资源。按照资源性质实施不同的管理流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3 开展校际/校企协同课程教学,建设教学协同共同体

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师教学/教研活动的主战场,把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打造成持续性开展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交流的主阵地,是构建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关键环节。当前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行为呈现出一种自我封闭、个体发展的状态,这既不利于教师履行育人职责,也不利于教师个人发展。以专业课程的校际协同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校际协同的专题式课程教学,是提升专业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以提升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打造专业教学“金课”为目标,开展了“校际协同专题教学模式”探索,有以下主要特点。

(1)创新了课程教学形态。校际协同专题教学模式中存在“学生、本地教师、协作者、观摩者”4种不同角色的成员,把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需求有机地融入到协同教学过程,激发教研室成员参与校际协同教学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形态。

(2)创新了教学内容组织模式。在校际协同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下,教师把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知识图谱划分为不同的专题,每个专题由虚拟课程组中最擅长该专题的教师或工程师承担,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协同教学在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方面的作用,激发教研室成员成为“观摩者”的积极性。

(3)探索了课程共建共管模式。依托虚拟教研室打造专业课程“金课”,突破了现行课程管理模式,校际协同专题式课程教学采用“授课教师主导,院系授权审核”的管理模式,为基于虚拟教研室开展教学形态创新提供了参考。

不同于传统的网络直播/录播教学,校际协同教学过程中远程协同者负责知识的传授,本地教师则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因此,可以称之为是有监督的网路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克服传统网络教学“师生空间分离”和“育人功能缺失”的不足,实现育人和知识传播的有机统一。对于本地教师和协作者来说,教学的过程也是两者对同一问题的深度交流过程。

3.4 打造虚拟教研室活动品牌,建设教研创新共同体

打造教研创新共同体是建设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最高需求。开展专题研讨、实现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激活教师融入发展共同体的重要途径。虚拟教研室特色活动品牌是提升虚拟教研室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虚拟教研室不仅要打造教学资源的聚宝盆、更要打造教师职业发展的航站楼,进一步把虚拟教研室打造成教学研究的策源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在建设过程中,除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课程知识图谱、教学过程组织等环节开展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外,为了提升虚拟教研室建设水平,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创新活动。

(1)实行校际导师制,打造教师培训品牌。通过青年教师入职季培训、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服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校际导师制,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2)设立“金课”建设辅导站,打造教学教研品牌。通过虚拟教研室汇聚教学名师团队、一流课程建设团队,服务专业课程建设。通过开展教学名师示范课、课程思政示范课、专业课程说课节等活动发挥专家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4 结束语

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根本任务。调动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积极性、建立虚拟教研室的共建共享机制、形成虚拟教研室的教研特色,是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基本保障。本文结合建筑电气与智能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过程,全面介绍了教研室组织管理、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协同教学活动、特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后期将重点研究:(1)创新教学教研形式,深度探索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促进教研室成员更多、更深地融入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方法。(2)创新虚拟教研室建设途径,打造特色教学与教研品牌,推动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高层次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室共同体教研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守教育的美好——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世良访谈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