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鲈套养黄颡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

2022-09-21 16:11张秀芳
水产养殖 2022年8期
关键词:增氧机投饵苗种

张秀芳

(北京市平谷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 101200)

台鲈即台湾加州鲈(以下简称台鲈),该鱼生长速度快,体质好,对饲料接受程度高,养殖过程中不用搭配冰鲜饲料,即使在温差大的华东和华北地区也能快速生长。近两年,北京平谷地区开始尝试养殖台鲈。北京焕新养殖中心占地40 020 m,是平谷区标准化、无公害养殖基地之一。2021年5月10日—10月2日,养殖基地开展台鲈套养黄颡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现将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面积6 670 m,长方形,东西走向,向阳,水深1.5~2.0 m,黏沙土,池底平坦,保水性好,淤泥20 cm左右,水源为地下水,无污染,进排水设施良好,增氧机、投饵机、水泵、配套电力设施等齐全。进水时用细纱窗过滤,防止野杂鱼混入。

1.2 养殖准备

以667 m池塘为例。4月初抽干池水,用100 kg生石灰干法清塘,彻底杀死野生杂鱼、虫卵、螺类和病原菌,晾晒备用。晒塘后7~10 d,加水至80~100 m,使用80~100 g二氧化氯杀菌消毒。鱼种下塘前5~7 d,施放经过发酵、消毒的畜禽粪100 kg,以培育浮游动物。放养前3 d,泼洒光合细菌1 kg,促进浮游生物、有益藻类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长,为台鲈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

1.3 苗种

(1)来源。选择天津大北农养殖基地从台湾引进繁育及驯化好的台鲈苗种。苗种体格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富有黏液,活动顶水能力强。黄颡鱼来自本地养殖的二龄黄颡鱼苗种。

(2)投放情况。放鱼苗时动作要轻快敏捷,以减轻对鱼体表鳞鳍的损伤,避免水霉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6 670 m池塘共放养台鲈苗2.5万尾,规格为12尾/kg;黄颡鱼苗种3 000尾,规格为40尾/kg;规格为500 g/尾的鳙1 000尾、鲢500尾。搭配投放大规格的鲢鳙,一是调节水质,二是可和台鲈10月初一起捕捞上市,减少存塘。苗种放养规格、密度、时间及总投放量见表1。

表1 苗种放养规格、密度、尾数、重量及时间

1.4 苗种消毒

将选好的苗种放入质量分数为3%~5%食盐水溶液中药浴10~15 min,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1.5 养殖生产管理

(1)饲料投喂。投饵坚持“四定“原则,具体的投饲量根据台鲈的摄食生长情况以及水温、水质等状况适当调整。台鲈苗是水花平游开口后经饲料驯化好的苗种,对饲料接受程度高,集群性较好,因此下塘时可以直接投喂蛋白含量为46%的加州鲈膨化配合饲料。当苗种体质量为15~50 g时,每天06:00—07:00和18:00—19:00各投喂1次,饲料粒径为3.0 mm(膨化料的实际粒径大于理论粒径),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3%~4%;养殖中后期,台鲈体质量为50~350 g时,饲料粒径调整为4.0~6.0 mm,按鱼体质量的2%~3%投喂,每天投喂2次;体质量大于350 g时,投喂饲料粒径为7.0 mm,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1%~2%,每天投喂1~2次。

(2)加水及增氧。每周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 cm,直至水位达到2 m,高温季节保持水深2.0 m以上。每月换水1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20%左右,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35 cm。配备5.5 kW水泵1台,每次加水时间约为24 h,养殖池塘配备3台增氧机,1台1.5 kW,2台3 kW。5—9月,使用1.5和3 kW增氧机各1台,1台3 kW备用。增氧机上安装溶解氧监控器,根据养殖需要设定上下限,池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时,自动启动增氧机。

(3)pH值管理。稳定水体pH值为7.0~8.5。每667 m池塘,水体pH值低于7.0时,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 m水深10 kg;pH值大于8.5时,全池泼洒pH降解剂,用量为1 m水深200 g,或者全池泼洒光合细菌,用量为1 m水深1 kg,调节稳定水体pH值。

(4)水质管理。台鲈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过程中,保持池内水体清新,溶解氧充足,透明度为30~35 cm。根据水质情况,每15 d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用量为1 m水深1~2 kg,快速分解水体底部的粪便、残饵、排泄物及其他腐败物质,分解富营养化底泥,修复和改良池底生态环境。

(5)病害防治。台鲈抗病能力强,只要加强预防很少得病。养殖全程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原则,严格控制鱼病发生,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每月每667 m养殖水体使用二氧化氯80~100 g杀菌消毒1次,杀死水体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使用车轮虫绝杀(主要成分:苦参碱、苦楝树提取液)杀虫1次,每667 m用量为100~130 g,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控制寄生虫的繁殖与生长;使用三黄粉(主要成分大黄、黄芩、黄柏)1%拌饲投喂1次,防止台鲈细菌性肠炎病。台鲈拉网时使用泼洒姜1 kg/网,抗应激,保护黏液,不受伤,提高起捕率。将胆汁酸粉剂稀释至200 mL、拌饲1袋投喂,每周1次,保护肝胆,增强体质。黄颡鱼是无鳞鱼,尽量减少使用刺激性强、毒性大的鱼药,养殖中未使用抗生素。

(6)巡池。早晚各1次。一是巡视水质变化情况。水体透明度稳定在30~35 cm,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稳(稳定pH值)。当池水透明度低于30 cm或者遇到闷热、雷雨天气时,及时加注新水,或者用微生态制剂和水质净化剂净化水质,每667 m用量为2~3 kg。二是观察台鲈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定时清除池边杂草和池水中污物、残饵等,如发现其摄食量突然下降,查找原因或考虑是否有疾病的发生,及时诊断处置。三是认真填写养殖生产记录。详细记载放养量、日投饵量、施药消毒、捕捞和销售等情况,为来年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2 成本效益分析

台鲈和黄颡鱼养殖周期145 d,在养殖过程中未暴发病害或缺氧死亡,全部达到上市规格。投饵量14.4 t,养殖总产量14 t,平均规格550 g/尾,养殖成活率达到96%,饵料系数1.2。台鲈、黄颡鱼养殖成本和效益分析表见表2、表3。其中,合计养殖成本38.27万元,养殖收入56.39万元,每667 m效益1.81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47。

表2 养殖成本 万元

表3 收益分析

3 讨论

试验选择台鲈套养黄颡鱼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台鲈和黄颡鱼生活习性相似,都是底层怕光的鱼类。二是黄颡鱼为杂食偏肉食性鱼类,主食台鲈的残饵、粪便和小型鱼虾、螺蚌等,既不用单独投喂饲料,又可以防止台鲈残饵和粪便污染水质。三是黄颡鱼兼食台鲈饲料,生长速度快,10月份可以和台鲈一起捕捞上市。

台鲈养殖成功的关键条件,一是选择正宗的鱼苗。台湾鲈鱼苗生长速度快,摄食率高,体质好,适应和抗病能力强,不携带病毒,安全健康。受气温影响,北方养殖周期短,大规格鱼种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缩短,10月初规格就能达到0.35 kg以上,当年可清塘上市,减少存塘风险,降低养殖成本。二是台鲈苗种养殖全程摄食鲈鱼配合饲料,不用养殖户自己驯化摄食饲料,减少饲料驯化过程中的饵料转化问题,降低死亡风险。三是苗种规格整齐,台鲈为肉食性鱼类,抢食较厉害,若苗种规格不整齐,后期鱼的个体差异就很大,价格差异也大,影响养殖效益。

本试验投喂的饵料是粗蛋白含量为46%的加州鲈配合饲料,可改成蛋白含量稍低的加州鲈膨化配合饲料,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防止高蛋白、高脂肪残饵饲料污染水质,保持水体清新和溶解氧充足。因台鲈是肉食性动物,投喂配合饲料时,拌料胆汁酸以保肝利胆,促进肝脏蛋白质、脂肪代谢,防止台鲈发生脂肪肝、花肝等病变,影响生长。

本试验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减少化学药物投放,迅速分解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池底的残饵污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确保水体清新,藻相平衡。可投喂三黄粉,预防台鲈因吃食凶猛而造成的消化不良、肠炎病,提高台鲈的生长速度和养殖品质。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平谷地区台鲈套养黄颡鱼经济效益可观,从表2可以看出,台鲈价格较高,黄颡鱼价格也能达到28元/kg,并且台鲈、黄颡鱼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深受市场欢迎。选择以台鲈套养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模式,适当搭配大规格鲢鳙净化水质,可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增氧机投饵苗种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观赏鱼喂食须知
关于溶氧自动控制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热水鱼”的捕捞技术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
淡水鱼苗放养与饲养管理技术
光伏自动投饵机的研制与应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