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婴幼儿早期语前听能发育的评估

2022-09-22 07:31刘莹赵斯君黄敏彭湘粤杨红梅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育听力频率

刘莹 赵斯君 黄敏 彭湘粤 杨红梅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发病率在0.1%~3%,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其在认知、行为、言语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1,2]。早期语前听能发育(early prelingual auditory development,EPLAD)是儿童言语及语言发育的基础[3]。了解SNHL患儿EPLAD情况对掌握早期干预效果及听能发育规律尤为重要。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是个结构式访谈问卷表,广泛用于听力损失幼儿(3岁以下)干预后EPLAD发育情况评估[4,5]。Chirp声听性稳态反应(ASSR)是具有频率特异性的客观听力检测方法,可较好地反映轻、中、重度SNHL患儿的听力水平[6]。本研究首次探讨Chirp-ASSR测试联合ITMAIS评分预测SNHL患儿助听器(HA)干预后的EPLAD情况,旨在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1月我院SNHL患儿130例(260耳),男73例,女57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45±0.57岁,体重2.5~11 kg,平均5.94±1.38 kg。纳入标准:结合主观听阈、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等检查确诊;均为重度SNHL患儿;主要症状为对声音敏感性降低;家属知晓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中耳炎;外耳畸形;全聋;蜗后性病变;Chirp-ASSR未引出;颌面部畸形;合并影响EPLAD的其他疾病,如脑瘫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先天性代谢疾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纯音听阈(PTA)及Chirp-ASSR测试均在隔声屏蔽室内进行,环境噪声≤30 dB。校准Madsen 922型纯音听力计,佩戴ER-3A插入式耳机,采用上升法获得500、1000、2000和4000 Hz的气导PTA。使用Eclipse EP25诱发电位仪(丹麦国际听力)。Chirp-ASSR测试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钮扣式电极、记录电极、参考电极、地极分别置于皮肤上、前额正中紧靠发际处、两侧乳突、鼻根部,极间阻抗≤3 kQ;ER-3A插入式耳机,刺激重复率为90次/秒,每个强度采集时间最长6 min,采集信号(双通道前置放大器);≤80 dB nHL时,4个频率双耳同时给声;>80 dB nHL时,单频率双耳给声;初始强度80 dB nHL,若4个频率均引出反应,停止试验;若某个频率有反应,降10 dB继续测试,未引出升5 dB,找到反应阈。ITMAIS包括10个问题,第1、2题评估自主发音能力;3~6题评估对声音的察觉能力;7~10题评估对声音的辨识能力;ITMAIS得分=(回答问题总分/相同问题满分)×100%。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均HA干预6个月,对比干预前后PTA、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2)偏相关性。(3)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对HA干预后EPLAD情况的预测价值。(4)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Chirp-ASSR反应阈、ITMAIS评分对HA干预后EPLAD情况单一及联合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描述,计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以±s描述;双变量正态分布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两变量同时与第三变量相关时,采用偏相关性分析两变量间关系;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置信区间、敏感度、特异度及cut-off值,联合预测实施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返回预测概率logit(p),将其作为独立检验变量。均采用双侧检验,α=0.05。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

干预后SNHL患儿各频率Chirp-ASSR测试反应阈显著低于干预前,ITMAIS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对比(±s)(n=260耳)

表1 干预前后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对比(±s)(n=260耳)

*P<0.05,下同

时间 Chirp-ASSR测试反应阈(dB HL) ITMAIS评分(分)500 Hz 1000 Hz 2000 Hz 4000 Hz干预前 61.79±5.26 63.61±5.74 67.19±6.01 71.73±6.25 15.23±5.14干预后 39.94±4.98 40.12±5.01 41.85±4.82 43.01±4.74 45.98±27.64 t 48.640 49.714 53.036 59.037 17.63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偏相关性分析

将干预后各频率Chirp-ASSR测试反应阈等其他因素控制后,干预前Chirp-ASSR测试反应阈仍与SNHL患儿ITMAIS评分显著相关(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Chirp-ASSR测试反应阈与ITMAIS评分的偏相关性分析

2.3 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对HA干预后EPLAD情况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显示,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预测HA干预后EPLAD情况的AUC:4000 Hz反应阈>ITMAIS评分>500 Hz反应阈>2000 Hz反应阈>1000 Hz反应阈,见表3,图1。

表3 Chirp-ASSR测试反应阈、ITMAIS评分对HA干预后EPLAD情况的预测价值曲线(ROC)

2.4 联合预测

4000 Hz反应阈与ITMAIS评分联合预测HA干预后EPLAD不良的AUC为0.891,95%CI为0.843~0.940,敏感性为71.64%,特异性为93.78%,见图2。

3 讨论

EPLAD是幼儿早期听觉发育行为表现,其先于言语感知、言语产生和语言发育出现,是言语和语言发育的基础[7,8]。对于HA干预患儿,了解其EPLAD情况尤为重要,利于掌握其早期听能发育证据与规律。双耳重度SNHL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及听力损失程度重,通过测试了解其EPLAD情况较困难[9,10]。

ITMAIS用于评估3岁以下听力损失幼儿的EPLAD情况,并通过与自身助听前后及同龄健听幼儿对比,以了解早期干预效果,其使用简单,且已有不同语言版本EPLAD正常值范围,临床应用较广泛[11~13]。现阶段多数研究集中于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对HA配戴幼儿的研究相对较少。ITMAIS是一项操作简单可用于评估HA配戴SNHL幼儿初期康复效果的有效手段[14,15]。当小儿配合程度较差或无法配合助听后测听时,ITMAIS可作为补充,通过询问熟悉看护人或家长间接了解其配戴HA后的听力康复情况。本研究表明,干预后SNHL患儿ITMAIS评分增加,提示HA早期干预对SNHL患儿EPLAD有积极效果。

听阈评估是听力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行为测听是定量诊断金标准,但不适用于无能力配合的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16,17]。对此,ASSR等客观听力测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调幅调制声、混合调制声刺激诱发的ASSR反应阈与PTA相关性较差,且缺乏稳定性[18,19]。Chirp声为线性调频脉冲音,符合耳蜗生理构造特点和行波学说,以其为探测音的ASSR可缩短测试时间,且利于听阈评估[20,21]。考虑与以下特点有关:Chirp声神经刺激同步性好,可瞬间获得较大刺激能量,有效补偿耳蜗内声音传播时间;刺激包括边带频率,低强度音也能刺激更多毛细胞反应,且诱发反应幅度较传统ASSR刺激高1倍;边带频率分离可引发期望“调制率”[22,23]。Chirp-ASSR是阈上电生理检测手段,阈值较PTA高[24],因此,为减少偏差,本研究排除Chirp-ASSR未引出患儿。世界卫生组织(WTO)根据500、1000、2000、4000 Hz 4个频率的平均听阈划分听力损失程度[25]。SNHL患儿500、1000、2000、4000 Hz 4个频率下Chirp-ASSR反应阈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26]。本研究发现,干预后SNHL患儿4个频率下Chirp-ASSR测试反应阈低于干预前,提示Chirp-ASSR测试反应阈可用于HA配戴SNHL患儿干预效果评估。由此佐证Chirp-ASSR测试反应阈与SNHL患儿听力水平变化密切相关。

本研究分析Chirp-ASSR测试反应阈与EPLAD相关性、偏相关性,将干预后各频率Chirp-ASSR测试反应阈等其他因素控制后,干预前Chirp-ASSR测试反应阈仍与SNHL患儿ITMAIS评分显著相关,提示Chirp-ASSR反应阈与EPLAD不良呈独立显著相关。本研究发现,各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的AUC值均较高,尤以联合预测最高,提示联合检测可为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信息,提高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发育听力频率
处理器频率天梯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振动与频率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