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示范教学对听障儿童社交技能干预个案研究

2022-09-22 07:31靳少举周春艳武清朱丽莹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趋向基线水准

靳少举 周春艳 武清 朱丽莹

1 引言

听障儿童由于听觉功能缺损带来的语言障碍,如发音困难、字音不清、语调异常、缺乏韵律等导致与他人交往时无法准确获得和表达有效的信息,严重影响其社交技能的发展[1]。学前听障儿童在人际关系处理中,表现出社交焦虑、回避退缩、不良的情绪行为问题,其核心是社交技能的缺失[2]。

目前学前听障儿童康复领域针对听障儿童社交技能的干预方法主要有听觉口语法(auditory verbal therapy,AVT)、听觉康复训练、绘本故事教学法、辅助沟通技术,较少关注录像示范法在听障儿童社交技能中的教学应用[3,4]。录像示范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对听障儿童的康复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研究尝试使用录像示范法对听障儿童的社交技能进行干预,验证其在听障儿童康复领域的有效性,也为听障儿童社交能力的教学介入提供有益借鉴。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被试为3名年龄3~6岁听障儿童。个案甲:男,3.5岁,1岁4个月诊断为听障,右耳植入人工耳蜗,无其他伴随性疾病,主动沟通动机弱,得不到满足时有摔东西、发脾气、打滚等行为问题。个案乙:女,4岁,8个月诊断为听障,左耳植入人工耳蜗,无其他伴随性疾病,发音清晰,语言年龄1.5岁,性格较内向敏感,胆小,缺乏社交技巧,喜欢洋娃娃和涂画。个案丙:男,4岁,2岁3个月诊断为听障,左耳植入人工耳蜗,喜欢玩粘土、贴画,爱吃零食,不满足要求时会发脾气,有攻击行为,认知和口语能力发展较好,可进行简单交流。

2.2 研究方法

使用单一被试研究法中的多基线跨被试实验设计。采用统一的干预模式在类似的情境中对个案依序进行相同目标技能干预,分为基线期、干预期和维持期3个阶段。依据3~6岁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和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一般发展趋势,笔者对个案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与观察,结合个案在日常生活中急需的社交技能,最终确定本研究社交技能干预内容为寻求协助、等待和游戏参与技能[5~7]。使用录像示范教学对听障儿童的社交技能(寻求协助技能、等待技能、游戏参与技能)进行干预,考察干预的教学有效性。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无关变量对干预的影响。

2.2.1 基线期 在自然情境下使用社交游戏的方式对目标技能现状进行自然观察并记录个案目标行为的表现,每名个案观察3~5次,每次30分钟。社交游戏的设计主要围绕个案在生活所遇到的社交冲突,观察个案在情境中的反应,研究者在观察中使用中性回应反馈个案的社交需要,不进行社交技能的干预教学。

2.2.2 干预期 使用录像示范教学对听障儿童进行干预。录像示范教学分为设计制作和实施两部分。第一部分将目标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和分析,设计录像示范教学方案,确定拍摄脚本。在拍摄者和示范者熟悉脚本后在模拟情境中进行示范,使用视频处理软件“绘声绘影”对视频加载字幕、开场白和背景音乐等,最终确定每个目标技能包含3个情境录像,3个目标技能共计9个录像资料作为教学材料。第二部分具体教学流程按照“示范-暂停-教学-检核-调整”的顺序,让个案完整观看示范录像,研究者不予讲解,第二遍观看时研究者可随时暂停,对录像里示范者的语言、表情等关于目标技能的关键行为进行强调和讲解教学。每次教学时长约30分钟,每周4次。

2.2.3 维持期 研究者撤回干预,观察3名个案在其他自然情境中目标技能的泛化情况。在维持期每名个案评量4次,每次评量间隔2周。

2.3 实验工具

2.3.1 评量工具 个案基本资料包括被试的姓名、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语言发展年龄、增强物的调查等。研究者通过自编《录像示范教学社会效度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对被试老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干预前后的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比较得出实验的社会效度。借鉴翁盛等[8,9]编制的《目标技能观察表》测量和记录被试在基线期、干预期和维持期中目标技能情况,确定录像示范教学对听障儿童社交技能在其他自然情境中的教学成效。

2.3.2 教学工具 示范录像:以个案老师作为示范者进行视频录制,拍摄地点为个案日常生活的集体课教室,录像时长2~3分钟。播放设备:iPad平板电脑。录像设备:使用手机和三脚架作对研究全程进行录像。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目视分析和正体教学成效进行分析。目视分析包含阶段内和阶段间的对比分析,使用平均百分比、水准变化范围、趋向稳定性变化和重叠百分比等观测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C统计分析对比考察个案在阶段内和阶段间的趋势走向,以确定教学成效。

3 结果

3.1 寻求协助技能的教学成效

个案甲在基线期观察的水准范围是13%~38%,平均19%,趋向稳定。在干预期变化范围50%~100%,基线期与干预期的重叠为0%,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平均91%,趋向为多变到稳定。个案乙在基线期的教学成效平均38%,趋向稳定。干预期教学成效变化水准范围38%~100%,平均81%,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平均96%,趋向为多变到稳定。个案丙基线期的教学成效平均3%,趋向稳定。干预期教学成效变化水准范围25%~100%,平均63%,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平均91%,趋向为多变到稳定,见图1。C统计结果可得出3名个案在基线期数据无显著差异,呈现稳定趋势;在干预期内3名个案的数据呈显著差异(C甲=0.78,Z甲=3.05,P<0.01;C乙=0.78,Z乙=3.60,P<0.01;C丙=0.76,Z丙=3.42,P<0.01);从基线期到干预期与干预期到维持期阶段的数据对比呈显著差异(C甲=0.61,Z甲=2.97,P<0.01;C乙=0.80,Z乙=4.03,P<0.01;C丙=0.76,Z丙=3.77,P<0.01)。

3.2 等待技能的教学成效

个案甲在基线期的平均百分比为0,趋向稳定。在干预期变化的水准范围13%~100%,平均73%,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的平均87%,趋向稳定。个案乙在基线期教学成效变化的水准范围0%~13%,趋向稳定。干预期教学成效变化水准范围38%~100%,平均84%,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的平均97%,趋向稳定。个案丙在基线期的教学成效平均百分比为0%,趋向稳定。干预期教学成效变化水准范围0%~100%,平均56%,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的平均66%,趋向稳定,见图2。 C统计结果表明,干预期内3名个案的数据呈显著差异(C甲=0.92,Z甲=3.71,P<0.01;C乙=0.79,Z乙=3.11,P<0.01;C丙=0.78,Z丙=3.25,P<0.01)。从基线期到干预期,干预期到维持期的数据变化呈显著差异(C甲=0.91,Z甲=4.13,P<0.01;C乙=0.79,Z乙=3.48,P<0.01;C丙=0.74,Z丙=3.42,P<0.01)。

3.3 游戏参与技能的教学成效

个案甲在基线期的水准范围0%~13%,趋向稳定。在干预期变化的水准范围13%~100%,平均74%,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的平均81%,趋向为多变到稳定。个案乙在基线期的教学成效平均0%,趋向稳定。干预期教学成效变化水准范围38%~100%,平均74%,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平均69%,趋向为多变到稳定。个案丙基线期教学成效变化水准范围0%~13%,趋向稳定。干预期教学成效变化水准范围13%~100%,平均66%,趋向从稳定到多变。维持期平均81%,趋向为多变到稳定,见图3。C统计结果显示,在干预期内3名个案的数据呈现显著差异(C甲=0.73,Z甲=2.67,P<0.01;C乙=0.86,Z乙=3.24,P<0.01;C丙=0.82,Z丙=3.60,P<0.01)。在基线期到干预期、干预期到维持期的数据变化呈显著差异(C甲=0.70,Z甲=2.93,P<0.01;C乙=0.81,Z乙=3.44,P<0.01;C丙=0.82,Z丙=3.94,P<0.01)。

3.4 信效度

3名个案寻求协助技能的一致性系数为90%、92%、95%,在等待技能的一致性系数为95%、94%、91%,游戏参与技能的一致性系数为92%、96%、93%。同时3名个案目标技能的教学忠诚度都达到90%以上。经过计算本研究观察者间一致性与教学忠诚度均达到单一被试研究循证实践的标准,确保了研信度。在维持期通过对个案家长就个案在自然情境下的社交技能进行调查访谈,结果表明教学后个案可以在幼儿园、社区和游乐场泛化目标技能,家长对本研究的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

4 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个案在基线期、干预期和维持期的阶段内和阶段间的教学成效,表明录像示范教学对3名个案的寻求协助技能干预具有立即成效、维持成效和类化成效。在干预期,个案乙和丙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学习该技能较快;在维持期,个案甲经过干预后出现了类化的学习效果,学会使用“请打开”“请帮忙”“帮帮忙”等词汇寻求帮助。在社会效度调查中,发现经过对3名个案寻求协助技能的教学,在学校情境中增加了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验证了刀维洁等[10]研究,促进个案同伴关系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在干预期和维持期3名个案等待技能的习得可以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轮流、排队、分享,类化合作意识与能力,丰富社交技巧,提升其在学校情境中社会适应,更好地遵守轮替轮流规则,增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本研究结论与周姊毓、王段霞关于听障儿童学校适应问题和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相符合[11,12]。

在干预期和维持期,个案乙逐渐掌握了介入他人游戏的技巧,主动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在社区主动邀请熟悉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个案甲和丙减少了发脾气的次数,有了固定玩伴,情绪波动较干预前明显减小。游戏参与技能的教学成效证实了佟海兰[13]、田凡[14]等研究,更多的游戏参与可增加听障儿童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改善其社交焦虑现状,有助于其更好地认识接纳自我,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5 结论

本研究使用单一被试研究法中的多基线跨被试的实验设计,对3名学前听障儿童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结果证明录像示范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听障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被试的寻求协助、等待和游戏参与技能有显著提升,同时对其口语表达能力、非语言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泛化教学效果明显,个案在家庭和学校不同情境下的适应能力有所提升,有效缓解了个案的社交焦虑水平。

猜你喜欢
趋向基线水准
高度角对GNSS多系统组合短基线RTK影响
GNSS 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分析与比较
实用趋向
一种改进的水准网条件平差算法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新版GAMIT10.70解算GPS/BDS基线精度对比分析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阵列优化设计
光头神探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