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山峻岭间
——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思想解读

2022-10-08 13:42王延天津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4期
关键词: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王延(天津音乐学院)

创作于1914年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最后一首大型管弦乐作品。相对于他先前的创作,这首作品在演出时长、乐队编制和题材选择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在思想方面较为明显地加入了他对大自然的个人理解,这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并不常见。本文将从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思想解读等方面入手,在感受阿尔卑斯山壮丽风景的同时,对作曲家的内心世界进行分析。

作为跨越19 世纪、20 世纪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有着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创作生涯。他的相当一部分作品至今仍是音乐会的高频演奏曲目,如交响诗《梯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 《查拉图斯拉特如是说》,歌剧《莎乐美》《玫瑰骑士》,声乐作品《最后四首歌》等。其作品不局限于某种形式或题材,多变的音乐主题和创作手法从其交响乐创作上可见一斑;而相对于他19 世纪末的系列交响诗创作,听众对《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这首作品较为陌生,这首“以情写景,借景抒情”的交响诗包含着理查·施特劳斯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在100 多年后的今天,作品中的深厚情感怀依旧存在。

一、世纪之交的理查·施特劳斯

对于施特劳斯,萨义德曾评价:“他长度惊人的职业生涯与20 世纪音乐领域的许多重大变革平行,并以奇特的方式触碰变革中的主题,但又不算真正参与这些变革”,而阿多诺描述了理查·施特劳斯的平静“对周遭的一切潮流趋势总是漠然,事不关己地埋头做他的事。”这位身处于世纪之交“特立独行”的音乐家,既保留着在那时看似过时的创作观念,却又不乏《莎乐美》等引领甚至超越潮流之作。施特劳斯是个从不缺少话题的人物,各界对他两极化的评价伴随其整个创作生涯。但不可否认的是,他高超的创作技法、多彩的旋律和声、震撼的音响效果征服了无数人的耳朵,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了20 世纪的音乐走向。这些作品即使在近百年后的今天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位冷峻、严肃的德国作曲家将那时的音乐创作带入了新境地。

1888—1898 的10 年间,他创作了7 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响诗。这些作品与李斯特只强调文学“诗意”的理想相比,开始运用音乐完成对人物、景物和复杂情节的描写,这一尝试极大地扩宽了音乐的表现力,原本只注重抽象情感表达的“纯音乐”具备了描述细致情节的能力,使用音乐讲述故事成为可能。此外,他根据交响诗中不同的内容添加了大量文学性标题,使音乐的标题性更为强烈。而这些标题往往也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为听众理解音乐情节提供指南。

进入新世纪后,理查·施特劳斯将重心转移到歌剧创作,新的“探险”之旅由此开始。《莎乐美》(1905)、《埃莱克特拉》(1908)、《玫瑰骑士》(1909)三部经典之作相继创作完成,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向世人展示其卓越的创作才能。作为姊妹篇的《莎乐美》 《埃莱克特拉》,被视为超前之作;颇具莫扎特韵味的《玫瑰骑士》又将听众带回了古典怀旧之中,甜美优雅的风格令人陶醉,反响同样强烈。作品之间的巨大反差令人诧异,如不提前说明,人们不会认为这些作品皆出自一人之手。即使是在20 世纪初各种思想潮流交织碰撞的背景下,这位被冠以“先锋派”标签的音乐家在风格上如此剧变也是令人吃惊的。

或许在他心目中并没有所谓创新、引领潮流的概念,他做的只是对音乐效果的不懈追求。交响乐、歌剧只是用来实验的工具,风格迥异的题材选择是为了更好地激发音乐的潜能。或许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施特劳斯的作品往往跌宕起伏具有戏剧性,而他表露在作品中的真实情感往往难以捕捉,这也是有人批评他的作品内容空洞浅薄的主要原因。

学界对理查·施特劳斯进入20 世纪后的交响乐创作很少关注,尤其对《家庭交响曲》(1904)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1915)两首作品较为陌生。但这些却是为数不多表达理查·施特劳斯真实情感之作。特别是创作于1915 年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这时的理查·施特劳斯已经在歌剧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什么在时隔多年后又唤起了他对交响诗创作的冲动?这首以山脉命名的交响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需要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完成于1914年,全曲采用由1153 个小节构成的庞大单乐章结构,加入了22 个文学性标题用以划分段落。1915 年10 月28 日,由施特劳斯指挥德累斯顿宫廷管弦乐团在柏林进行首演。作品延续了施特劳斯19 世纪末系列交响诗的创作模式,可以用四个“最”来进行简单概括:(1)“酝酿时间最长”,自十九世纪末开始构思,作品主题几经变化修改,历时近20 年才得以完成;(2)“演奏历时最长”,全曲时长近一小时,体量空前;(3)“乐队规模最为庞大”,施特劳斯为这首作品编配了150 多人的乐队编制;(4)“交响诗最终篇”,施特劳斯一生共创作了9首交响诗,《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正是该体裁的收官之作。关于这首作品,不可不提的是施特劳斯在青年时代亲身经历的一次山地探险。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在其50 岁时仍记忆犹新。

1879 年夏天,15 岁的施特劳斯在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边缘紧邻阿尔卑斯山脉的穆尔瑙镇度过假期。8 月26 日,施特劳斯在写给友人路德维希·图伊勒的信中完整回顾了他的山地探险之旅。半夜,年轻的施特劳斯与其他人坐上一辆干草车来到山脚下,随身只携带了一个灯笼,在漆黑的夜晚徒步近5 小时,抵达海姆加滕峰顶,他们看到了大小湖泊和山峰的全貌,包括德国的最高峰楚格峰。在信中,他描述了徒步旅行的诸多细节。在山中他们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雨,把树木连根拔起,他们被迫放弃乘船横渡湖泊的想法。不得不绕着湖泊走了两个小时,直到被雨淋得浑身湿透才到达下一个城镇并在那里过夜。第二天才回到穆尔瑙镇。施特劳斯在信的结尾评价道:“这是一次非常特殊而且有趣的旅行。我在钢琴上描绘了整个冒险历程。(虽然)瓦格纳认为音画描绘都是无意义的。”

这次青年时期的惊险旅程为《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赋予了最初的内涵,在数十年后还能燃起施特劳斯的创作欲望。1896 年,交响诗《查拉图斯拉特如是说》首演之后,这首作品的创作被提上日程;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其创作重心已经由交响诗转向歌剧,但这却并未磨灭他青年时期就产生的对大自然的强烈情感,1902 年,他以一位艺术家的情感遭遇为题材完成了《艺术家的悲剧》的草稿,或许是认为构思尚未完全成熟及其他作品的创作需要,施特劳斯再次将创作搁置;直到1910 年,他提出一个四乐章的设想并开始着手创作,次年在得知好友古斯塔夫·马勒去世的消息后,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再一次被唤醒,开始对这个四乐章设想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最后于1914 年完成创作,1915 年在柏林首演。

三、《阿尔卑斯山交响曲》解读

这首作品从开始构思到创作完成历时近20 年,长久的酝酿使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达到了相当契合的程度。作者以音画式的描绘为表达方式,将阿尔卑斯山脉中的高山、瀑布、牧场、暴风雨等场景用音乐加以还原,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对山中各种场景进行探索,贯穿全曲的“流浪者”主题以各种形式出现,与山间景色相衬,以情写景、借景抒情。作品中所蕴藏的各种精神内涵也都随着音乐一一呈现。

(一)宽广的自然情怀

阿尔卑斯山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形态。自18 世纪开始成为浪漫主义者和登山者的向往之处。文学家、艺术家和探险者开始涌入阿尔卑斯山中,体会大自然的不朽与崇高,大量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可以说,阿尔卑斯山为近代以来欧洲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和素材。自西方进入浪漫主义时期,阿尔卑斯山脉作为一种意象,频繁地出现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

施特劳斯的出生地与阿尔卑斯山脉相邻,这使得他从小就有更多机会走近高山,接触自然,他似乎对大自然中的一切景物都了然于胸,并以音乐家的天赋将其转化成具有文化属性的音乐作品。这在他1886 年创作的第一首幻想交响曲《自意大利》中就有所体现,作品中施特劳斯丝毫没有吝啬对意大利美丽风光的音画式描绘,如在第三乐章《在索伦托海滨》中,用“沙沙”声描绘树叶,对鸟儿的啼鸣和大海的低语等自然景物的描绘都是他的创意之举。这首作品是施特劳斯最初的尝试,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他后来的创作风格和写法。已经成名的施特劳斯还依然眷恋着大自然中的风景,在游历过欧洲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后,他选择回到故乡离山峰更近的地方安居。1908 年,在《莎乐美》在首演之后,他用版权收入在距离阿尔卑斯山“近在咫尺”的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Garmisch -Partenkirchen)建造了一幢典型巴伐利亚乡村风格的别墅,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雄伟的山峰。这是施特劳斯创作《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地方,也是陪伴他走到生命尽头的地方。“是作曲家的避难所,也是这个旅行者可以回归常态的地方。”巍峨耸立的高山包含着施特劳斯的最为真挚的情感,是他一生都无法舍去的内心情感归宿。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一首以“山”命名的交响音画作品。作曲家用向上的四、五度跳进作为“山峰”的基本音乐形象,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旋律,但是这个向上的动机给人以挺拔、端庄的感觉,这一基本素材贯穿全曲,与千姿百态的景观相互融合,不断深化作曲家对高山的情感。山峰作为《阿尔卑斯交响曲》中最为重要的自然意象,是山中所有景物的载体。施特劳斯在用音乐还原山中景物的同时将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融入其中。他将阿尔卑斯山脉当作大自然的象征,既有着巍峨雄伟的形象,又有着细腻神秘的表达,还有着活泼灵动的姿态,更有着危机重重的惊险,寄予广阔深邃的高山情怀于其中。

(二)孤独的流浪心境

远离人群亲近自然成了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一种风尚,这种影响也渗透到了各种音乐作品中。创作于浪漫主义末期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开始再次提醒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借助浪漫的离世情怀予以表达。

作为一种人类固有的生存方式,流浪行为由最开始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被迫做出的反应,渐渐变为了一种行为的自主选择。艺术作品中大量的“流浪主题”和浪漫主义文化息息相关,自浪漫主义初期开始,作曲家们就对这一题材呈现出很高的创作热情。而“流浪”的原因有多种,流浪者的心态也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流浪体验,可以将其分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外在流浪(空间转移)、内在流浪(精神流浪)、隐形流浪(文化根基缺失)、逃避放逐(流放逃难)等。笔者认为,浪漫主义时期以“流浪”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以“精神流浪”居多,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等。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不同人物,徘徊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在未知的旅途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对《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来说,“流浪者”主题存在的意义是赋予全曲一个主观性视角,可以看作是施特劳斯的精神投射,让整个登山旅程形成特定的观察角度。这首作品与他之前的系列交响诗主要区别体现在以往作品中几乎都存在着鲜明的人物及明确的剧情,都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描述;而在本首作品中则是以山中流浪者的探索路径为主要线索,使用“流浪者”视角描绘所见所闻所想,直接将作者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更为直接和具体。

与之前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交响诗不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失去了主人公,假如说有,也是听者根据音乐的情感状态而隐约感觉到的主观视角的存在。这个身影模糊而渺小,就像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人物。显然,这里没有挑战世俗的堂吉诃德,更没有查拉图斯特拉那样抱负远大的哲人,他就是行走在大自然中的过客,聆听自然之声,接受无言的启迪。施特劳斯也许是刻意模糊人的存在,将其隐于大自然中;或者,他是在逃离嘈杂的社会,回归原始世界。这个“流浪者”形象在作为理查·施特劳斯精神投射的同时给予了听者广阔的精神空间。在声音的引领下,体会 “日出”带来的激动和振奋,徜徉“牧场”时的静谧,在“悲歌”中感受生命的轮回……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迷人的精神流浪,是对灵魂的洗涤和激活。

(三)无畏的英雄情结

罗曼·罗兰曾评价:“理查·施特劳斯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这两种天性都寓于他一身,谁都想压对方一头……这两种天性都源于他那颗充满英雄思想的心灵——我以为这种结合比单纯是音乐家或诗人还要罕见。欧洲目前还有其他伟大的音乐家,但施特劳斯不仅仅是个伟大的音乐家,因为他还能创造出个英雄。”可以说,在施特劳斯所有的作品尤其是交响诗作品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对英雄人物或者英雄形象的塑造,“毫无疑问,贝多芬的信念时时启发、激励并指引施特劳斯自己的信念。”但是,“施特劳斯式”的英雄与“贝多芬式”的英雄存在较大的差异:贝多芬交响曲中的英雄形象更具有象征意义,困难和挑战更多来自内在精神的抗争,往往是以辉煌宏伟的压倒性胜利作为结局,作品严肃带有史诗性;而“施特劳斯式”的英雄所面对的都是更为具体的外部挑战,单打独斗的英雄获得胜利似乎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生命,而即使在取得胜利之后,这些英雄反而更加绝望,往往较为悲伤的消逝或隐退。正如他在《英雄的生涯》中蒋英雄的一生分为“英雄”“英雄的敌人”“英雄的爱情”“英雄的战场”“英雄的业绩”以及“英雄的隐逸”六个部分来描写,其中有对敌人的鄙夷、有对爱情的赞颂,有残酷的战斗,也有暗淡的退场。

“施特劳斯式”的英雄具备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对敌人的痛恨和嘲讽,对爱情的追求与坚持,对胜利的渴望和坚定,以及对隐退的无奈和哀伤,最终内心的高傲使他丧失了对胜利的喜悦,各种各样的情感将交织在一起,使施特劳斯将这种英雄塑造成为复杂的有血有肉的人,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人。可以说,贝多芬的音乐是讲述被打败英雄的胜利,而施特劳斯的音乐则讲述了取得胜利的英雄的失败。这样的胜利更为悲哀,失去了求胜渴望的英雄再难以燃起斗志向对手发起攻击。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创作模式与施特劳斯以往的交响诗如出一辙,作品同样以暗淡和隐退结尾,但不同的是主人公几乎没有任何具有抗争性质的表现,似乎表明了英雄斗争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没有了战斗欲望的英雄走进深山之中,如流浪者一般去寻找寄托心灵的所在。那么,施特劳斯是否得到了他渴望寻找的答案?这无疑是肯定的,他将往日的英雄情怀转化为对大自然崇高的膜拜。

处于19 世纪之初的贝多芬延续了他交响作品中一贯地从斗争走向胜利的进程,最后的结束都是崇高的赞颂,因此,暴风雨是催人振奋的大自然的馈赠,给予人类永恒的力量,这是启蒙主义、理想主义的艺术体现。而处于20 世纪之初的施特劳斯则有着不同的观念。从作品的结尾来看,他似乎是在永恒而强大的自然面前体会到了个人的孤独和渺小、生命的短暂。这与贝多芬的颂歌及英雄气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两位伟大作曲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都是毋庸置疑的,呈现出的情感差异是所处时代的精神及个人生活观念的映射。但施特劳斯并不是悲观主义者,他所设计的音乐结尾包含着对生命的思考,走向黑暗并不代表着消逝,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孤独的前行也是一种悲壮。

四、结束语

理查·施特劳斯作为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德国最优秀的作曲家,他所追求的不仅仅只是音乐上的创新,更有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将高超的创作技术和宽广的自然情怀、孤独的流浪心境、无谓的英雄情结融入了山中的壮美景色之中,以震撼的音乐效果感染观众,共同徜徉在崇山峻岭间。将这首作品评价为施特劳斯交响诗的巅峰之作并不为过。这首跨越百年的经典作品在今天仍散发着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阿尔卑斯山积雪
《阿尔卑斯山中小镇》
大师的礼让
小约翰·施特劳斯:家族中的“圆舞曲之王”
阿尔卑斯山生存记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不想做个追随者
厨房交响曲
色彩交响曲
晚霞剑影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