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2022-10-10 09:08李正昌冯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5期
关键词:篮球体育教师

李正昌 冯健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高校篮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是因为篮球是一项群体性对抗项目,在篮球比赛中只有协同配合,才能赢得比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也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好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生活。高校篮球具有趣味性,深得大多数学生的喜爱,这就让很多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放下手机而参加到篮球运动中,最终得以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了终身体育健康意识。篮球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攻防判断,这对学生心理素质是一种较大的考验和锻炼。

1 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从篮球教学的内容上来看

目前,多数高校篮球教师较为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及对篮球技术和技巧的传授。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内容比较简单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对篮球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高校篮球教学内容的形式化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一是教师对篮球素质教育重难点的把握不准确,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篮球不仅是一项广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方面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篮球教师往往将篮球动作技术作为教学重难点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的培养,而后者却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重要内容。二是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教师仅对运球、投篮等动作进行示范与讲解,对于具有难度的动作,则并未深入讲解。但篮球是一项竞技类的体育运动,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技术技巧。篮球比赛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能深入挖掘课程内蕴的思政元素,就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从篮球教学的手段上来看

多数高校的篮球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虽然很多高校都配有多媒体辅助设备,但是篮球教师对这些设备的利用度并不高,而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如分层次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很少采用,这就导致篮球课程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得到较大的提升。高校篮球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课堂上不能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就会令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篮球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

1.3 从篮球教学的考核上来看

部分高校的篮球课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且考核过程较为松泛,这样既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篮球课程的学习情况,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督促作用,甚至一些学生会逃课。这种片面的篮球课程考核机制,既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不能有效提升篮球课程教学质量,与篮球课程教学目标相违背。

2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影响因素

2.1 高校篮球教学相关的政策规定

高校篮球教学相关的政策规定,是篮球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保障。现有的与高校篮球教学相关的政策规定中,较为重要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除此之外,还有国家有关部门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所指定的一系列法规条例,以及高校自身的教学规章制度等,这些都是高校篮球教学组织管理的前提。自高校体育素质教学改革实施起,虽然多数高校都在自身的教学管理和监督机制方面进行了完善和改革创新,但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还需要完善,不应当偏重结果性指标,应将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一同作为学生篮球学习的评价标准,以便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

2.2 高校篮球教学人力、物力资源配备

高校篮球教学资源指的是篮球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总和。这些资源对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篮球场馆、篮球器材、篮球专项资金、篮球教学人才储备等。高校篮球资源的配备是篮球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近些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篮球教学资源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化方案,以此来确保高校篮球教学资源对教学实践的满足。很多高校目前存在的场馆建设和相关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篮球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故此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利用各种途径吸引资金投入,加强相关教学人才的储备和教学设施的配备,以便最终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2.3 高校篮球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手段

高校篮球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手段,是影响篮球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想要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激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有趣的内容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高校篮球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内容主要是篮球基础知识、篮球运动技能、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高校篮球教师需要在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素质能力发展为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式,合理教学内容,以期实现篮球教学改革的目标。

3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前景

3.1 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终身体育意识指的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为了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不间断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肩负着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衔接的重任,如果能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就能培养出身心素质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多数高校的篮球教学改革都是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是构建校内体育与业余体育相结合的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习惯为主,同时积极采用翻转课堂+慕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并引导学生将在篮球教学中培养的终身体育意识融入其他体育项目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

3.2 健身目标和竞技目标相结合

以往高校篮球教学的重点是竞技能力培养,但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推行,高校篮球教学的重点逐渐发生偏移。培养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体育运动指导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将成为未来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重点。故此,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将朝着竞技目标和健身目标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当下,一些高校加强了学校篮球队建设,加大了对篮球场馆和运动员的资金投入,鼓励篮球运动员积极参加各类型的篮球比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的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水平,为篮球教学改革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由此看来,未来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就是将健身目标和竞技目标相结合,在提升学生竞技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力。

3.3 不断创新篮球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学生接受教育的全体性和平等性,实现每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由此可知,篮球教师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篮球教师要想实现促进每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就需要积极创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等,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方法,最终让学生达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成功体验,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3.4 篮球教学考评手段日趋多元化

篮球教学考评手段是检验篮球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既可以帮助篮球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又可以实现对学生篮球学习的促进。以往高校篮球考评手段,以结果性评价为主,侧重于篮球技术动作的考核,较为片面,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提升。在篮球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校篮球教学考评手段将更趋于多元化发展。分层次教学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为高校篮球教学考评提供了新的方向。不同学生篮球基础不同,据此将学生分层并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考核标准的制定需要兼顾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将学生课堂表现和进步情况等都纳入其中。这样不仅兼顾了篮球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篮球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4 结语

作为一项广为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篮球运动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篮球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应当加强对篮球教学的重视,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投入充足的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考评手段,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等,确保篮球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使篮球教学发挥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篮球体育教师
街头篮球文化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