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2022-10-11 03:3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关键词:空间研究

庄 佳(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36.22%,截止2020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升至63.89%。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重视程度日渐式微。城市公共空间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此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受到挑战。国内学术界已经关注到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并展开大量研究。面对庞大且复杂的研究成果,急需运用现代化科学计量方法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近20年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脉络进行精准、系统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相关研究趋势,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世界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

图1 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传统文献综述法主要采用阅读、归纳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文献计量分析可以客观、系统地揭示学术研究发展进程和特征。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相关文献关键词、发文作者、发文期刊等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可视化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现分析结果。目前已有其他学者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英文文献中有关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进展。

2.数据来源

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本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CSSCI数据库相对学术水平更高、研究前沿性更强、研究影响力更广。在CSSCI数据库中,关键词设置为“城市公共空间”,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和除重,剔除会议介绍、书评、简讯等类型文件,共筛选出213篇文献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时空图谱

1.发文数量

年发文数量表现出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活跃程度。有关城市公共空间的年发文量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过去20年中,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并表现出阶段性特征。从2000—2007年,除2006年外,其余年份年发文量仅1-2篇;2008年以后相关文献增幅明显增大,其中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增幅最为明显,年发文量较上一年度呈翻倍增长;2015年以后,年发文量呈轻微波动状态,但每年发文数量均达到10篇以上,其中2015年和2019年,发文量达到近二十年来的峰值(19篇)。

图2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文献年发文量

2.作者分布

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通常以作者发文量来评价其学术影响力。论文成果数量较多的作者,对推动学术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图3中可以发现,近20年来,关于城市公共空间213篇文献中,共涉及作者299名,我国学者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大多数作者以独立研究为主,少数作者之间出现小规模的合作研究。

图3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3.机构分布

从发文机构看(表1),同济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其次是北京大学。这表明,传统建筑、城乡规划见长的高校是现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并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跨机构研究方面,统计数据表明,各研究机构连线数为0。这充分说明尽管学术界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领域大多数研究成果属于独立研究,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成果无法在不同研究者和机构之间有效共享和交流。

表1 发文量前5位机构(单位:篇)

三、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热点主题

研究热点代表学术研究最关心,亦是最核心的动态信息。精准地掌握相关研究演变历程和学术趋势,为研究者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可以揭示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图4可以得出,已有城市公共空间文献中,关键词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关系,以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散落的关键词较少。从高频关键词(表2)可以得出,针对公共空间自身属性及其建成环境的设计方法是已有文献研究的重点,而人性化、公共性和包容性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目标。

图4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2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高频关键词列表

通过citespace软件计算,可以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以此更好地解读研究领域现有的多条研究线索。从图5中可以得出,已有文献中形成九个不同的关键词聚类,折射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领域的热点与现状。在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基础上,选择Cluster菜单栏中的summarization of clusters,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表3)。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过去20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研究热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5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表3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1.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布局研究

包括聚类(0#,2#,7#)中出现的前五位关键词。关于这一主题研究,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城市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学科。设计学背景之下,公共空间概念界定特指开放空间或开敞空间,诸如广场、公园、绿地、街道等城市外部建成环境。相当数量的研究者从总体层面探讨如何提高外部建成环境质量,如建筑与空间的关系、公共空间尺度、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等,研究路径是“视觉审美-功能主义-以人为本-人性化”。

起初研究者从传统建筑美学获得启发,相应的,从视觉质量和审美体验角度探索什么是好的(美的)空间形态。国内学者通过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类型学方法,归纳总结不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元素及视觉审美基本规律,以此运用到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实证研究中。同济大学蔡永洁系统研究欧洲城市广场历史演变和相关空间形态特征,认为在西方现代社会,开放的城市空间取代了严格规整的几何构图广场,多元、自由的城市生活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真实写照,对我国21世纪初期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孙彤宇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紧密关系。他指出建筑空间与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是连续的,在处理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关系时,两者应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显然,纯粹的审美意趣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者无法代表空间使用者的真实需求,除此之外,单纯的强调视觉审美容易落入形式主义追求,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对人和社会的作用。2006年之后,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由此可见,设计学科主要运用形态学理论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案例,但缺乏关于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本质的研究。

除此之外,关于公共空间实践项目分析也是设计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这类文献以具体项目为对象,大多采用“理论基础+项目介绍”的研究框架,在介绍项目之前先提出主要的理论观点,以此为基础,对项目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内容以及专项设计进行内容分析。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的实践类型包括公园、街道、广场、新城新区等。“理论基础+项目介绍”文献属于实证研究,因此无法从客观上总结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规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具体实践项目分析为总结客观规律提供研究对象,为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提供实证依据。

2.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意向研究

包括聚类(1#,5#,6#)中出现的前五位关键词。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为城市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认知-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展开研究。人在空间中的体验,能够获得特定的认同感,形成不同的城市文化。因此,空间是可以被“识别的”,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能够被大多数人所识别。显然这一研究主题表现出跨学科特色,试图将客观的物质环境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相结合,关注空间中“人”对建成环境的感受,以此营造更加宜人的城市外部环境。研究路径是“空间感知-公共艺术-文艺复兴—城市文化”。

首先,已有的文献从理论层面阐述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是展示城市文化的载体,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促进和推动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还有学者指出,新常态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出现公益属性向市场属性的转变,部分城市综合体为了提升公共性和体验感,主动融入各类文化艺术功能。未来城市综合体将成为由政府、市场、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的载体,也是未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增长助推器。

其次,面对城市发展出现“千城一面”现象,复兴与重构地域文化同样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21世纪以来,公共艺术创作关注艺术与城市职能的关系,以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凸显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当代性特征,促使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建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空间中的共享艺术品,既是存在于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表达,更是城市文化再生产的“媒介”。城市发展应该树立正确的地域文化观念,使城市公共空间成为特殊的地域文化符号。

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具有多层次的价值:从建成空间看城市公共空间充分展示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视觉审美场地;从认知意向看城市公共空间是承载城市文化,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3.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研究

包括聚类(3#,4#,8#)中出现的前五位关键词。在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中,阿伦特的“公共领域”(public realm)概念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概念无疑对城市规划产生重要影响。尽管上述两位学者对公共空间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表现出一个普遍的共识:所谓公共空间,是一个能够进行公开的、多元的社会交流场所,以公共领域为载体实现社会和谐,形成民主社会的重要途径。受此启发,2010年以后,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过往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视角进行反思与修正,出现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路径是“公众参与-公共性-包容性设计-社会公平”。

从社会学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界定,有别于城市设计领域探讨的诸如开放空间、开敞空间等概念。公共空间首先最为重要的特征在于“公共性”。针对我国学术研究以及建设实践中,对于公共空间的价值审视仍然停留在视觉审美或观赏休闲等功能,陈竹从中国特定社会文化和法律制度语境出发,探讨公共性判定的分析框架,用以界定空间的“公”与“私”。

与关注城市外部建成空间不同,社会学首先回答“城市中为何需要公共空间?”显然社会学更加关注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基于这一观念,城市公共空间被视作是一个意识形态中立,能够提供开放且平等的社会交往、信息交流、社会参与的平台。而现实社会往往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环境。许多学者指出,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公共空间领域面临“失落”困境。城市公共空间表现出强烈的权利意志,大广场、大地标等各种“面子工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原本需要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的交流互动转到互联网或者私人领域。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公共空间“公共性”没落问题。一方面通过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开放性、加强空间公共混合程度,弱化美学,强调实效。另一方面“公共性”再造需要在观念更新、利益调节和需求整合上全面革新。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社会价值研究从理论层面更加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不仅仅是追求视觉审美需求的物质空间,更是一个“公共性”的社会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形塑要服务于社会个体,满足生活、行走于城市中民众的广泛需求。

四、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脉络演进

通过追踪和梳理研究脉络能够使研究者更好地获得最新研究方向,准确地把握研究趋势。在citespace中,利用高频词突现分析及其相关文献,更好地探测相关研究趋势和涌现新主题(图6)。结合高频突现词以及各个阶段高频引用论文,将近20年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脉络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6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突现节点词汇图

1.早期研究

早期研究时间为2000年至2007年,主要的发文期刊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学刊》。代表性论文包括《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城市中心与城市公共空间——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建设的规划评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在世纪之交,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往单一的政治性集会空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时期。2002年广州规划部门编制的《广州市城市广场体系规划研究》中明确指出,广州城市范围将新建75个广场,并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这些大大小小的广场,为城市公共活动提供场所,改善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城市空间面貌。学术界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形成我国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公共空间建设迷恋于“宏大叙事”的话语形式。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从创造城市形象和体现政府政绩的角度出发。巨大的城市广场大多采用大面积的绿化满足视觉形象要求,过分追求图案化的平面布局拒人于广场之外,公共生活单调乏味,公共空间缺乏活力,使得公共空间无法真正发挥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厅”的职能。

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邹德慈为代表,部分城市规划师意识到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营造出太多让人留恋的人居环境。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目的不再是改善生活家园,反而成为城市“增长机器”。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非是空间数量减少,而是空间质量下降,并逐渐失去了个性与魅力。伴随2003年“科学发展观”和2005年“和谐社会理念”的相继提出,2006年邹德慈撰写论文《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以往城市公共空间“重形象”的设计理念提出修正,指出公共开敞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为广大民众提供多样化公共活动的“场所”。公共空间设计必须以人为核心,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实现亲切宜人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长期采取“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这种所谓的“精英规划”往往忽略空间使用者“个人”的实际需求。伴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公众参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

总体而言,20世纪初期,伴随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城市公共空间数量明显增加,成为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在城市整体外部环境中占据核心地位,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实体的、能够容纳人及其活动的物质空间属性成为这一阶段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

2.中期研究

中期研究时间为2008年至2013年。主要的发文期刊有《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和《城市问题》,较上一阶段发文期刊种类明显增多。代表性论文包括《什么是真正的城市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消费时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其理论批判》《“公共性”的没落到复兴——与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对照下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中,几乎所有的文章作者隶属于海外大学(科研机构)或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面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失落”问题,这部分学者进一步指出城市公共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类型的区别。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在外部建成空间引入政治学范畴——“公共”属性,揭示出实体空间中隐藏的社会与政治之间微妙且抽象的内在关系。相应的,对城市公共空间本质属性需要进行重新审视。

这一阶段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将可达性和可交流性有机结合。所谓可达性既包括物质实体空间的可达性,同时也是对不同使用者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包容性。还有学者关注到城市公共空间从以往的政治干预转向为资本扩张服务,出现私有公共空间。究其原因,伴随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非政府投资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开发模式发生变化,出现私人开发商与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城市公共空间。现实社会中,上海市的《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03)》、无锡市的《建筑面积与容积率计算规定(2008)》、南京市的《建设项目容积率管理(2010)》中都明确地提出通过容积率奖励的方式鼓励私人开发商为社会公众建设公共空间。

总体来说,考虑到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这一阶段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跳出传统的物质空间形态研究,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公共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首要属性。因此公共空间发展是各种社会问题的投影,相应地,关于公共空间的研究必然要考虑各种社会因素。

3.最新研究

最新研究时间是2014年至2021年。主要的发文期刊除前两阶段所提的城市规划类期刊外,还有《学术月刊》《北京社会科学》《中国行政管理》《南京社会科学》等社会学类期刊,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属性。代表性论文包括《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以美国波特兰珍珠区为例》《失落与再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生产的三重逻辑及其平衡》《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适老性规划设计框架》。

一方面,部分学者进一步深化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研究,衍生出适老化设计、儿童友好型空间两个新的研究主题。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以及高质量城市发展要求下,进一步强调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属性”。公共空间再造需要从规划、设计、建设和治理等方面充分考虑民众的需求和幸福生活。紧接着,陈水生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指出包括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在内的三大逻辑共同影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和效应。现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的异化与失衡是由于在权力逻辑和资本逻辑主导下,城市公共空间忽略生产逻辑所导致的。只有保持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动态平衡,才能保证公共空间回归其公共性、宜居性和服务性的宗旨。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出台,标志着新型城镇化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国城镇化与其他国家城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政府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城镇化模式在城市化进程初期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快城市发展速度。然而伴随城镇化深入推进,各种问题和矛盾随之而来。随着中国城市发展已经从注重数字提高、效率优先转向注重质量提升,强调和谐发展的战略思路。从这一意义出发,城市公共空间更应该强调空间活力,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载体。

五、结论和展望

横观近20年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成果,其研究热点包括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布局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认知意向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社会价值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最先兴于城市设计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发文量。近年来,文化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且发文量可观。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成果丰富,但研究成员以及研究机构都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合作研究的态势。

纵观近20年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成果,面对城市公共空间“失落”问题,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影响下,学界最初以“人性化”为目标,运用技术性手段解决物质空间问题。近年来,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下,以“公共性”为目标,赋能城市公共空间再造。由此可见,社会热点和政策更新对相关研究热点转移具有重要的影响。

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1)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正如上文所说,权力对空间的影响、技术对生活的专制、资本对居民的异化是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失落”的重要来源。因此,要关注日常生活应运而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要逐渐摆脱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和僵化设计,而应该注重居民体验、环境宜居等方面,使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以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当前,有关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并不少,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在内的诸多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营造健康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局限于自身学科领域。事实上,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交叉的系统,而这种单一学科,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与城市现实发展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未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在理性测算和规范制图基础上,更需要通过田野调查和街头访谈,以景观设计记录、空间叙事方式等,获得居民的朴素话语和真实诉求,使城市居民真正参与空间使用、空间设计改造的过程中。

(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内容。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城市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在今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内容中,如何利用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范畴。

猜你喜欢
空间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