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方法

2022-10-13 05:32齐学勤
幸福家庭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游戏幼儿

■文/齐学勤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能带给他们快乐的情感体验。随着安吉游戏的推广,幼儿园越来越重视自主游戏的开展。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自主游戏,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其进行自由选择,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培养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创造型人格。

一、自主游戏的概念和价值取向

自主游戏是由幼儿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引发的,它与自由游戏有着本质的不同,是在幼儿园教育的框架下开展的。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会主动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方式感受周围的一切。幼儿园提倡的自主游戏具有材料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多变的特点。

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游戏内容、自主调整游戏状态、自由探索玩法,同时,幼儿还可以邀请同伴参与游戏,或是改变游戏类型等,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其情感、心智、意志品质的发展。另外,对于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来说,他们在自主游戏中需要与同伴交流、沟通,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

二、观察和保护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

教师应通过观察认识到幼儿游戏的真实意义,保护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表现形式。观,指的是教师通过看、听等方式感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游戏行为;察,是指教师在观的基础上,针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分析、评价。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过程,是以视觉为主并融合其他感觉的综合感知活动。

(一)确定观察内容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先确定观察内容,如观察人或物、观察幼儿行为或材料利用情况等。教师要明确观察目的,再展开行动。无论是在游戏开展前还是在游戏进行中,教师的观察都不能影响幼儿的游戏进程。

(二)选择观察方法

一是定区域观察法。在幼儿开始自主游戏后,教师可在某一区域内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包括幼儿人数、游戏类型、游戏玩法、材料使用等。二是定个人观察法。教师可将个别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对该幼儿进行跟踪观察,帮助幼儿解决碰到的问题。三是定小组观察法。教师可将幼儿分成不同小组,对某一小组的幼儿进行观察,观察幼儿与同伴交流的情况以及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定材料观察法。教师可观察幼儿使用材料开展游戏的情况。

(三)记录观察过程

观察,是剖析幼儿行为的关键。记录幼儿游戏过程,能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而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积累经验。详细记录观察过程,是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评价的基础。在不影响幼儿正常游戏的情况下,教师可借助相机、手机等拍摄工具记录游戏过程,如实还原游戏情景。教师还可通过书面记录法将幼儿的游戏内容记录下来,如故事本、图表等。

(四)保护观察结果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进行的活动,能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自主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消除安全隐患,对环境和材料进行排查。同时,教师也要教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主游戏的空间,减少对幼儿游戏的干预,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三、解读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活动

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解读幼儿的行为。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他们对游戏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游戏情境,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

(一)确保环境、材料自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幼儿创设宽广的游戏空间。教师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为其提供多种多样、新颖的操作材料。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幼儿探索大自然,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取材。

(二)保证游戏时间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支配时间。如果教师规定了每个游戏环节的时间,可能导致幼儿被迫结束游戏,参与游戏的兴趣消退。因此,保证游戏时间,是保证自主游戏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允许幼儿自由支配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另外,教师有效的介入可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质量。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帮助幼儿优化自主游戏。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找准介入的时机。在小班幼儿的自主游戏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中班幼儿的自律性较差,教师应在规则被破坏时适当的介入;大班幼儿容易丧失探索兴趣,教师应注重介入的方法。教师要根据游戏需要合理预设介入目的,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确保游戏的正常开展。在理解、深入分析幼儿行为的基础上,教师也可通过评价性的介入,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从而推动游戏进程。

四、推进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方法

(一)秉承游戏精神

教师应提高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地位,贯彻以幼儿为主导的游戏精神,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第一,教师要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促使幼儿自主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第二,教师要发挥自身指导者的作用,给予幼儿精神上的支持、态度上的宽容、行为上的信任,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

(二)重视观察分析

观察是了解幼儿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对他们的游戏行为进行准确的分析解读,如幼儿喜欢什么类型的游戏、什么样的主题游戏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何、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怎样的发展等。观察也是教师了解真实的幼儿,建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基础。自主游戏能够呈现幼儿的真实状态,教师要掌握多种观察方法,利用好观察机会,用心观察、记录幼儿的真实行为,更加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正确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

(三)整合评价策略

评价是幼儿自主游戏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才能让幼儿了解自身的行为表现,为后续游戏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在帮助幼儿回顾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自我反思的水平,进一步丰富游戏材料、推动游戏进程。教师可构建开放性的评价机制,让幼儿在精神上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后的评价活动,主动地解决游戏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表征和分析游戏过程,是教师常用的评价手段之一。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格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游戏过程,并进行语言描述,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自我描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并为幼儿提供指导和建议。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等级评价,分析幼儿游戏行为质量以及幼儿游戏水平的高低,以期寻找幼儿行为的规律和特点,反思并跟进后续的观察。此外,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能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或是隐藏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在游戏后的评价环节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这些问题,引发幼儿的深度思考,培养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自主游戏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保护和支持自主游戏的必要性。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能看到真实的幼儿,从而为实施个性化教育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客观、科学地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并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