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弟:下一站还是“一带一路”铁路建设

2022-10-14 08:16吴志菲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9期
关键词:隧道铁路一带一路

文/吴志菲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515人才工程” 专业优秀人才、铁路建设先进个人、昆铁十佳青年、云南省总工会云南铁路建设先进个人、“铁路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一个个荣誉背后,是一位铁路系统青年许身“一带一路”铁路建设的印记。他就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李春弟。

参加工作以来,李春弟踏实苦干、勤奋学习、不忘初衷,先后参加了广昆复线扩能改造工程、永广铁路和中老铁路玉磨段的建设,从事铁路建设管理。从一名青涩大学生,到现在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他一路风雨走来,不辜负各方厚望,立足岗位为家乡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为“一带一路”铁路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

作为泛亚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是首条以中方投资为主,全部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联网的国际铁路。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广受社会关注,参建玉磨铁路的李春弟向笔者复盘中老铁路的有关施工细节,讲述自己的青春岁月。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

2008年,李春弟自中南大学毕业后,他拒绝了继续深造及其他机会,毅然回乡加入西部大开发伟大工程,投身家乡的建设工作。因为他心底笃定,落叶归根,游子终要返乡。似乎没有理由,要说理由,只因为,家乡建设如火如荼,他内心早已按捺不住;只因为,西部铁路建设任重道远,他义无反顾。名校毕业,他要证明自己并不只是会学习。

李春弟的父亲是原铁道兵团第2师的一名铁道兵,曾参与过襄渝铁路的建设。为了修筑祖国大动脉,父辈日夜奋战、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对李春弟影响较大。“后来,因部队改制,父亲退伍了,但父亲的经历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小时候,他一直跟我讲他在部队的所见所闻。那些年,在我们家乡能走出去外面看看的人还是很少的,我父亲也称得上是‘有见识’的人了。”李春弟说,父亲一直以自己曾是一位铁道兵而自豪,“父亲在部队表现一直都很出色,当时部队改制裁军,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而没能通过考试提干继续留在部队服役,我能看得出他每次说到退伍的时候有很多不舍。”每每讲起他在部队的经历都滔滔不绝,一次次讲“火车长什么样,火车道是怎么修的”。

“因为他的经历、遗憾,父亲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读书,每当看到我成绩进步的时候他比谁都高兴。”李春弟说,也因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自己后来报考了土木工程,参加了铁路建设。“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能像父亲一样,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有一天能把铁道修到家门口。我大学是在湖南长沙上的,读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铁道校区(原来的长沙铁道学院)。上大学时参加了学生会,课余经常参加社会实践,获过几次奖学金。” 2005年11月,才大二的他站在了鲜艳的党旗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对着党旗宣誓的时候,非常激动。”

他怀抱梦想从大山中走出,又满怀激情地重回大山。“早在2007年,我已在学校和昆明铁路局签约了。2008年7月大学毕业,我是从昆明坐火车到镇上,再坐汽车到单位报到的。当时,工作分配到昆明铁路局广通铁路建设指挥部。拿到分配通知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因为建设指挥部和我的专业学习是对口的。广通铁路建设指挥部设在广通镇的一个村子里,我报到那天是在晚上到的。透过车窗,外面一片漆黑,说真的当时心里落差非常大。但是到单位后感觉非常温馨、温暖,单位已提前将吃住生活安排好。我入职后在安质部见习,到2009年2月转正成为安质部专业工程师,参加了广昆复线的建设。安质工作按章办事是非常重要的,这让我养成了认真识图学规、严格遵章执纪的习惯。”

2008年到2012年,李春弟参加了广通至昆明复线铁路建设,完成了从见习生到专业工程师的转变。其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建设法规、验收规范、技术标准等,通过了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个人业务知识得到大幅提升。工作中,他深入现场坚守工地,实现了学用结合。2012年12月,广昆复线开通,开通前需要排查,确保验收和行车无隐患。当时,是云南不多见的一个冷冬,开通前李春弟在一平浪大桥盯控了一个星期。“记得这一个星期都是下雪天,镇上稍微厚一点的衣服都卖完了,冷了只能在避车洞里躲一下。”至今,李春弟认为艰苦时期的锻炼与考验是一个人成长的难得窗口。

2013年后,李春弟参加了永广铁路建设。这是成昆铁路复线永仁至广通段,位于云南高原中北部的一条呈近南北的铁路。线路所经为云贵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所经地区河流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有河道纵坡大、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这时起,李春弟进行了从安全质量管理到工程技术管理的调整,负责永广铁路站前4标段,任主管工程师。“我所管的标段是交通条件最困难的标段,其中有一条便道(主干道到施工点的路)是牟定县城到羊臼河的,都是盘山路,一侧靠山,另一侧是百米深沟。”李春弟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手紧紧拉着门把手,腿还是软的。“下雨天溜坍,直接就走不通了。进场后施工单位为顺利推进工程施工,重新从另一个县修了一条便道进去,但便道长,进出都需要4个多小时。”

2014年,李春弟参加了隧道三维信息工程技术(BIM)应用课题研究。课题中,他主要负责试验研究与现场调研、工程实施,通过BIM三维模型的构建, 实现隧道施工动态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提升管理水平。他分别就新建隧道二衬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案、盐岩地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措施、铁路隧道浅埋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跋山涉水只为筑通坦途

2016年5月,得知国家重点工程中老铁路玉磨段全线正式开工建设的消息后,李春弟主动请缨转战新线建设。

李春弟,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滇南铁路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图为李春弟荣获“昆铁十佳青年”

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出境,终点到达老挝首都万象,是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国内段线路总长约50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玉磨段是中老国际铁路通道国内段的新建部分,其中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这条从中国磨憨出境连接老挝的铁路大通道的建设,将实现中老的人流、物流快速往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进出境的国际铁路通道。李春弟深知,中老昆万铁路是云南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点建设项目,自己作为建设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沿线地形地貌变化大,途经热带雨林自然环境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地点的特殊情况,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弱不均,施工环境恶劣。奔赴中老昆万铁路建设现场后,李春弟认真履行建设管理责任,确保所负责标段工程的顺利推进。“玉磨铁路是泛亚铁路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把中老铁路建成‘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重要批示。项目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有‘三高’(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跃’(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的特征。地质构造复杂,施工时极易产生塌方、掉块等病害,施工难度大。”

李春弟在检查轨道

“玉磨铁路和我参加过的其他建设项目相比,主要特点是线路长、桥梁隧道比例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交通条件差、建设沿线物资匮乏、线路经过地区少数民族多、植被丰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高。”他介绍说,玉磨铁路项目,干道到施工点基本无供大型施工机械通行的道路,都是施工单位进场了重新修建的,线路大部分位于热带雨林地区,雨季时间长,新修的道路在雨季是很难通行的;沿线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匮乏,基本都是从昆明往下发,供应和运输难度大,成本高;所经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各有特点,需要加强沟通协调;项目经过地区植被茂盛、风景秀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多,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高。“因为玉磨铁路的这些特点,各项要求标准高,施工中安全风险高,建设难度大,加上疫情影响也给项目建设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中,就环保方面,我们针对该情况在施工中采取了相关措施,对于亚洲象的保护首次采用了大象防护栅栏和声屏障,建设了生态长廊,成为绿色生态示范线。”

在玉磨铁路建设中,李春弟主要从事现场技术管理。2017年和2020年春节,他在现场值守。2020年春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他“请战”值守景洪工地,检查标段春节未停工工点的施工情况。当时,部分工期压力大的工点受疫情影响迟迟未能复工。李春弟积极响应上级疫情防控部署,督促参建单位编制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方案并审查,现场检查各单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确保玉磨铁路能尽快达到复工复产条件。

这期间,他先后任中铁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景洪段落指工程师、总工程师,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他注重方案审查和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动态控制、及时纠偏,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以技术为支撑,完成对所管标段隧道施工有关方案的审查。他先后组织现场变更780余次,审核隧道动态设计纪要1000余份,完成玉磨铁路站前13—22标段验工82份,监理单位验工48份,修编施工组织设计9次,组织完成隧道施工安全、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隧道进洞方案等570个专项方案审查,确保了现场施工有序推进。他始终认真进行现场检查,督促整改隐患问题610余个,及时发现消除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整体提升了所管标段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水平。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他工匠精神的凝聚。工作上,他任劳任怨,踏实克己,敢于攻坚,敢于付出;生活上,他严于律己,团结同事,尽心帮带,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他以“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昆铁企业精神,将青春奉献给铁路建设。

施工现场,机车轰鸣声、指挥调度声此起彼伏。作为滇南铁路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李春弟精心考虑施工组织模式,破解施工难题,优化资源配置,适当加大设备和人员的投入,调整工艺工法,多措并举,确保施工进度,未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其间,他3次被授予滇南铁路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多次获云南省和中铁昆明局集团公司表彰奖励。

说到挑战,他坦言:“当前如何协调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是很重要,也是相对较为困难的。目前我们玉磨铁路即将开通,蒙文铁路前期准备也在推进,涉及程序多、专业多、部门多,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交叉干扰,协调难度也大。有困难,有挑战,但有单位领导的指导帮助、关心支持,有部门人员的团结协作、分工负责,各项工作就能有条不紊,高效推进。我们部门人员都是长期从事的铁路建设管理,大部分都是高级工程师,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工作经验都非常丰富。”

人生的一个个下一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李春弟的座右铭。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我国的交通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铁路隧道特别是长大隧道建设与科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隧道常常由于施工原因出现隧道二衬后脱空、衬砌厚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外观质量差、隧道渗漏水等病害,给后期的营运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随着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隧道建设的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在建设阶段将上述病害消灭于萌芽状态就显得极为重要。李春弟结合工程建设的现场实际情况,专门研究了新建铁路复合式衬砌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应采取的措施,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他说:“二衬作为隧道施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隧道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期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为此,我以复合式铁路隧道二衬为例,研究过隧道二衬施工中常见的缺陷,分析了产生各类缺陷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对策与措施。随着隧道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长隧道、特长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越来越成熟,为人们的安全、快捷出行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设计、施工中的各种原因,隧道衬砌仍存在不同种类的缺陷,给后期的运营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大大增加了运营和维护成本。因此,如何在建设过程中避免和消除隐患,仍需建设者不断努力。”

玉磨铁路西双版纳隧道进口区域围岩自稳性差,他组织参建单位多次研究处理措施,加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加强锁脚及临时支护措施,有效解决了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围岩无法自稳、拱顶沉降较大等问题。为解决玉磨铁路隧道进口进洞困难、隧道洞口仰坡变形沉降、隧道岩溶施工问题,他组织参建单位对进洞方案进行了原因分析、研究,通过讨论、对比得出最佳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质量、确保了隧道施工进度、控制了工程费用。

在安全工作开展方面,李春弟严格落实安全质量管理要求,认真落实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经常组织相关同志从学习培训、制度规章、现场检查、资料台账、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督促抓好红线问题的整改落实,持续开展铁路建设工程“三不问题质量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做到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杜绝不按工程设计图纸或技术标准施工、禁止将不合格工程按合格工程验收。他严格质量安全红线管理,严肃查处安全质量违规行为,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隧道围岩监控量测,随时掌握隧道动态情况。同时,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制定防涌突专项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每月组织对主管标段的风险源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制定防控措施。他所参与的工程各桥梁、隧道、路基相继完成,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可控状态,未出现安全、质量事故,所管标段都优质高效按时地完成了任务。

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李春弟加强有关技术方案研究,积极参加方案审查,针对现场施工中出现与施工图不相符的情况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核对,落实动态设计要求。他严格落实施工组织管理要求,参加管内重点隧道施工组织分析,参加施工推进措施研讨会,并对重点隧道进行日了解、周分析、月总结,抓好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同时,他注重施工过程控制,抓好施工过程检查,控制施工质量,严格落实标准化管理要求。每每遇到路地矛盾,他加强沟通协调,妥善解决纠纷,积极配合地方工作。

这么多年来,他渐渐褪去名校毕业的骄傲,没有年轻人的浮躁,作风踏实,勤走现场,结合理论知识,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出色的业务水平,让他走上管理岗位,对工程现场技术以及工程管理都驾轻就熟。他深谙,建设单位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是一门艺术。做好工程监管的同时,处理现场各种应急事故,协调各方关系,无一不需要丰富的经验以及应变能力。沉着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决心,让他一次又一次地跨过一道道难关,也磨炼着他的技术能力、打磨着他的内心,他以自己的方式全身心投入“一带一路”的铁路建设当中,让青春焕发异彩。

“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上班时在外的时间多,在家的时间少。工作之余更多的是想在家里陪陪家人。”李春弟说,平时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也喜欢去旅行,“一直想去看看沙漠、看看草原、看看大海,工作事情太多,没有实现”,因为他清楚铁路需要他,因为他很小就清楚“人民铁路为人民”这句口号。

岁月悠悠,情意绵绵。铁路如巨龙,向远方伸展;铁轨如巨臂,拥向坚实的大地。其实,李春弟的梦想也在向前延展,也在拥抱着自己的未来。铁路,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他的成长也见证他的梦想。许多人期待新的下一站,但李春弟的下一站还是“一带一路”的铁路建设。

猜你喜欢
隧道铁路一带一路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进击,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