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中的应用
——以“炒三丁”一课为例

2022-10-14 12:10王泽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支架食材劳动

王泽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2020年10月,上海市教委出台了《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在自主探索与实践中学习核心知识,掌握核心技能,提高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融入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中是提升劳动技能课程育人实效的新尝试。基于此,本文以“炒三丁”一课为例分享项目式学习在劳动技能课程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从“炒三丁”教学看项目式学习在劳动技能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体验和实践,获得服务自我、服务他人、适应社会的劳动知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在传统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与有效性较弱,项目式学习是由驱动性问题展开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构想、验证、完善、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总结学习成果并进行展示,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充分发挥引导者与辅助者的角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笔者所选择的课题“炒三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便于学生个别化学习与操作,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助力学生深入探究烹饪技能。“炒三丁”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学生需做到“会几种简单的食材加工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学生需做到“眼、手、脑协调配合,熟练使用家庭日常用具”“能与他人进行友好合作,恰当地处理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学生需做到“积极参与劳动,具有认知负责、团结协作等品质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要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审美意识。”同时,“炒三丁”一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多种食材的选择与处理、使用电磁炉、烹炒等技能,符合新课标对高年级段课程内容的规定。“炒三丁”作为一个项目,既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搜索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也符合新课标在高年级学段的教育教学要求。

二、项目式学习在“炒三丁”教学中的实施

(一)设计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是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关键一步,可以联结学习目标和项目任务,它的引导作用贯穿整个项目式学习。驱动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主动投入项目式学习中。设计驱动性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问题是否对智障学生有意义?在项目式学习中,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即学生在真实情景下会遇到的状况。二是问题是否是学生可以实现的?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当前的学习能力,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问题。

在项目“炒三丁”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之前的学习经验,向他们展示多种多样的炒三丁菜品图片,随后提出如下驱动性问题:

“炒三丁是一道私房菜,它不光色香味俱全,而且营养丰富。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炒三丁的食材和做法也越来越多样。你会做出什么样的炒三丁呢?(1)

在生活中,人们通过上网学习炒菜或家人传授炒菜秘诀,你会通过什么方式学习炒菜呢?(2)

制作炒三丁时,你会选择喜欢的食材,还是家里现有的食材?(3)

选择炒三丁的食谱时,你会考虑颜色漂亮、注重营养搭配,还是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口味来做食谱?(4)

现在你是一名家庭小厨师,来为家人做一盘炒三丁吧!”

问题(1)直接关联真实生活,激发学生探索项目的兴趣。问题(2)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来选择学习炒三丁的方式。问题(3)和(4)既是引导学生在炒三丁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是给予学生选择的尊重,让他们按照个人需求与真实意愿创造自己的炒三丁。

(二)分段实施项目式学习

“炒三丁”的教学由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子项目组成,它们保证整体项目能持续地进行并完成。如何让智障学生走进一个个子项目中,并在其中开展真实有效的学习,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在各个子项目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与辅助。

1.阶段一:自主探索,完成食谱

笔者在课堂上提出驱动性问题,学生课后通过上网查阅或寻求家长支持等方式完成炒三丁的食谱。再次回到课堂时,每名学生介绍并展示自己的食谱,包括学习来源及原因、食材、调味品、制作步骤等。随后,师生一起交流、评价食谱,笔者提出修改建议,比如食谱书写是否清晰、有条理。此阶段是建构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阶段二:自主练习,展示成果

学生完成食谱的制作后,可以在家里尝试按照食谱进行多次练习,并对炒三丁进行色、香、味三个方面的评价。回到课堂后,学生展示自己的炒三丁,笔者针对学生制作炒三丁的步骤和菜肴的色、香、味,与学生进行交流、评价,并给出指导建议。课后,学生回家根据指导建议再次练习,上传最满意的炒三丁视频为项目的个人成果。此阶段是建构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师生交流评论和修改,形成个人成果,加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阶段三:团队合作,公开成果

通过前两个阶段,学生有了炒三丁的基础操作能力。笔者根据学生个人意愿或炒三丁做法喜好等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炒三丁,包括食材、食谱、制作方法等。接着,组员们对制作的炒三丁进行组内的展示、交流、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菜肴的色、香、味三个方面;操作是否做到安全有条理;团队是否合作有序等。各小组根据组员们的评价建议,继续练习炒三丁,最后向全班做成果汇报。小组分工合作结束后,笔者和学生一起回顾项目历程并交流学到的烹饪策略与方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烹饪经验迁移到下一次烹饪课题的学习中。此阶段是提升与巩固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反思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阶段需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工合作,并根据学生当前的烹饪能力,合理安排每个组员的岗位职责。例如,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做组长,进行组织安排、交流汇报;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炒菜、拿取物品、展示食谱等;组员在共性任务上轮流上阵,如轮流翻炒等以突破关键技能。

(三)设计多样化项目内容

1.任务支架,辅助学生了解项目

任务支架是用来辅助学生了解项目内容并引导他们完成项目中的任务。在“炒三丁”教学中,任务单(如图1)属于任务支架中的一种。任务单体现了子项目任务的行动方向和内容,以可视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同时帮助家长了解辅导内容并进行有效指导,让项目式学习化繁为简,学生更容易进入子项目任务的学习,保证项目有质量地完成。

图1 任务单

2.工具支架,辅助学生有效学习

工具支架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辅助学生有效完成项目任务的支架。学生在学习炒三丁的初期难以独立完成食谱的制作,笔者用海报(如图2)提供了写食谱的框架,学生可以用贴图或者填写的方式完成食谱。另一个方面,学生在制作炒三丁时,海报如同一张思维导图,对他们起到可视化提示的作用,强化他们按照食谱操作的意识。此外,笔者还利用顺口溜“硬的食材要想软,加水煮一煮;脆的食材还想脆,记得最后放”帮助学生总结烹饪规律,便于学生在后续操作中提取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图2 写食谱的海报模板

图3 评价单

3.反思支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反思支架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支架。笔者在成果展示的环节设计了评价单(如图4),引导学生自评和他评学习成果。评价单中的各项内容,是对项目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具体化阐释。同时,各项内容指向具体的事件,学生更容易理解、反思和评价,促进他们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在劳动技能课程中应用的成效

就拿“炒三丁”教学来说,注重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以及有关该项目的知识与技能,不同烹饪能力的学生基于自身的基础都有所收获,项目式学习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等在“炒三丁”教学中都有一定的实现。例如,学生知道上网除了娱乐,还可以搜食谱;面对不同的食材,烹饪能力较好的学生能灵活安排处理烹炒的顺序,烹饪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对项目中常见的食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处理并烹炒;学生可以做出带有个人特色的炒三丁,并说出一定的理由,如喜欢、好看或营养搭配好等;在小组分工合作时,有的学生负责腌制肉丁、有的学生负责颠锅,学生各司其职,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孤独症学生也因为和队长固定结对,情绪保持稳定,可以较好地配合,队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得以锻炼和展示。

项目式学习是实践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炒三丁”教学初步取得较好的成效,笔者总结了四个方面。首先,项目的驱动性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完成了所有的项目任务。其次,基于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笔者设计了多种项目支架,辅助学生和家长有效参与子项目任务。再次,笔者鼓励家长参与项目,陪伴与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校外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最后,当前阶段,项目学习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包括所需资源、课时安排等,学校积极拥抱新理念的姿态,是教育创新变革的重要保障。

四季印象陈强(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指导老师:周智君

猜你喜欢
支架食材劳动
巧用食材铺“地锦”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人与食材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热爱劳动
食材变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