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研究

2022-10-15 07:21郭玉坤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骨性置换术关节炎

郭玉坤

( 临泉县人民医院关节创伤科 , 安徽 临泉 236400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关节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群体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1-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是关节软骨发生病变,进而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对其生活质量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但是针对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是很理想[4-6]。目前临床治疗中最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式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现象和膝关节活动程度[7]。因此,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旨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现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他们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共40例;年龄44岁-76岁,平均年龄为(55.38±7.43)岁;病程2个月-3.8年,平均病程为(1.56±1.08)年;按照疾病部位分为:12例左侧,15例右侧,13例双侧。观察组:21例男性,19例女性,共40例;年龄45岁-77岁,平均年龄为(55.42±7.33)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32±1.11)年;按照疾病部位分为:13例左侧,14例右侧,13例双侧。2组患者从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较性。(1)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对象均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②均符合WHO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③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治疗并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肾、肝等器官疾病者;②严重脑血管、恶性肿瘤或传染疾病者;③精神、行为障碍者;④妊娠、哺乳期或药物过敏者。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关节清理治疗,对关节病变位置如骨刺、软骨等实施切除,对发生病变位置的滑液实施吸出。观察组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采用X线对患者受伤的膝关节实施正位和侧位检测。根据X线检测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此外,在术前要麻醉处理患者的硬膜,在气囊止血的前提下实施手术。术中,在受伤关节正中切入,同时切入其髌骨部位,如患者发生双下肢内翻情况,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剥离胫骨干骺部的内侧,然后对患者胫骨位置的骨赘进行切除,松解其内部挛缩结构。针对较小畸形的患者,切除其增生骨赘,松解其关节囊软组织。针对内翻角较大的患者,要松解患者内侧副韧带、鹅足腱。患者胫骨髓外定位,在3°-5°后倾处截骨,股骨髓内定位,在5°-7°远端外翻处截骨,将后髁外旋3°后截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假体,放置缺损区并实施固定,术后对患者及时止血并做常规抗感染治疗。

3 评价指标: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其中分为优、良、差和较差4种,其中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指标改善显著;良则表示临床症状消失明显,各项指标有所改善;差表示临床症状消失不明显,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较差表示各项指标未出现改善或者加重,临床症状未出现改善或者加重。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标准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稳定性、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肌力和疼痛等5部分,每部分20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对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采用ROM评分标准进行分析,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越好。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等4部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5 结果

5.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16.81,P<0.001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5.2 2组患者HSS评分分析: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SS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SS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0.92,P<0.001,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HSS评分对比分)

5.3 2组患者ROM评分对比: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OM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OM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RO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67,P<0.001,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3 2组患者ROM评分对比分)

5.4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个指标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9.09,11.29,7.45,5.98,P均<0.001,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慢性关节炎疾病的一种,其患者大多数均为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发病率高等特点。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具有特殊性,因此在临床中必须做好前期的指导和分析工作,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从而实施治疗[8-10]。

根据临床实践均已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于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前期,必须按照诊断标准来判断患者关节受伤的症状。通过X线来检测患者是否具有骨赘的情况。医护人员要提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1]。目前,针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功能性锻炼治疗,患者病情较轻,采用理疗或药物治疗均可以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缓解。此外采用关节镜下实施清理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更为明显,但是对于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并不是很理想[12]。根据张其川[13]等人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于减少临床炎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手术相关经验,并在治疗前期做好病情的充分分析,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实施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通常均应用在神经性病变、膝关节老化和肢体瘫痪等患者中。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60%(24/40),x2=16.81,P<0.001,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戚光乾[14]等人研究结论一致,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34/40),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的97.5%(39/40),P<0.05,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明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于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意义是平衡软组织,因为其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强度。患者软组织性不稳定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等症状,让关节功能下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HSS评分为(91.32±1.81)分、ROM评分为(118.45±9.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HSS评分的(70.88±1.78)分、ROM评分的(105.56±7.86)分,t=50.92,6.67,P均<0.001,有统计学意义,这与马旭[15]等人研究结论相似,从而充分证明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于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而且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较高,生活质量较优。

猜你喜欢
骨性置换术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的临床应用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成骨细胞在骨性关节中发挥的作用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效果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90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