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骨科外伤创面VSD引流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2-10-15 07:21张婉妠通讯地址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负压外伤创面

崔 月 张婉妠(通讯地址)

( 抚顺市中心医院 , 辽宁 抚顺 113000 )

骨科外伤多伴有皮肤、软组织的损伤,其中以四肢外伤较为常见,当伤情较为严重时,由于伤口面积较大而影响愈合进程,随之容易发生感染而导致术后愈合不良[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类似于人工游离瓣膜,封闭状态下可隔绝细菌等微生物对创面的侵犯,还可以吸收伤口的渗出、坏死及有毒物质,对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愈合具有积极的作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有助于VSD发挥更高的效率,避免感染、加快创面恢复进程[2]。骨科外伤患者在VSD方式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骨科外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为骨外伤;②符合VSD引流指征;③自愿参与本项研究。(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②合并肿瘤者;③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交流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为(43.9±8.5)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27例,机械碾压16例,肿物砸伤12例 ;创伤深度:皮下17例、深筋膜24例、骨外露14例;受伤部位:上肢19例,下肢36例;创面面积约(46.8±7.6)cm2。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为(43.5±10.4)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29例,机械碾压14例,肿物砸伤12例;创伤深度:皮下19例、深筋膜23例、骨外露13例;受伤部位:上肢21例,下肢34例;创面面积约(47.2±6.9)cm2。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密切监护生命体征,规范交接班,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遵医嘱用药,观察并记录VSD引流情况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突然遭受严重外伤,会出现焦虑、恐慌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初就与其进行深入交流,表达对患者的同情与关切,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提高依从性,有利于术后康复及减少并发症。(2)饮食护理。患者在创伤条件下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引流液中有大量的蛋白流失,因此患者应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另外需多补充热量、维生素等,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开始清淡饮食,如无不适则可逐步增加营养,以促进骨折与创面的愈合。(3)疼痛护理。由于患者伤情较重,术后会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无痛原则术后常规给予镇痛,包括定期给予口服药物、术后1周使用自控镇痛泵等,但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剧烈无法忍受的疼痛,此时应考虑感染或负压值过高,应适当降低负压值,然后逐渐增加至维持值,另外可根据患者爱好推荐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也有助于疼痛缓解。(4)VSD护理。引流管长度为90-120cm,使用前检查密闭性,患者负压值设定范围为负125-450mmHg,在封闭引流时随着引流瓶内液体量增多负压会逐渐减少,应适当对负压值进行调整以保持有效的引流,定期观察VSD表面材料潮湿程度、是否塌陷,引流管有无漏气、是否通畅等,在无菌条件下及时倾倒引流液,更换引流瓶,详细记录引流液量、色、质等特征。如发现引流液为持续鲜红色,则有活动性出血可能,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对症处理,如为墨绿色,且患者无明显不适感,则可能敷料与碘剂相互作用而导致。术后因坏死物脱落可出现堵塞引流管情况,可挤压管腔、冲洗、更换连接管、接头等处理,必要时可进行生理盐水冲洗,快速冲洗时负压值设定为450mmHg,速度为120滴/min,待坏死物减少后每天3000ml,负150mmHg压力下缓慢冲洗引流,视情况可每间隔2小时快速冲洗2-3分钟。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创面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引流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创面愈合评分采用Bates-Jensen量表评估,分值越高表明创面愈合越差,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表示,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好。不良事件包括创面感染、引流管堵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5 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愈合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比较,见表1。(2)2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3)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见表3。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愈合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表2 2组患者引流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表3 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讨 论

负压引流技术常用于骨科严重软组织挫裂伤、撕脱伤、组织缺损、断肢再植等外伤性病变,另外还应用于骨髓炎、难治性压疮、植皮术后等[3]。采用VSD技术引流的患者多创伤面积较大,伤口愈合慢,容易发生感染而影响患者预后[4]。VSD技术作为一种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手段已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水肿、清除坏死物、避免感染等作用[5]。实施VSD引流的患者在漫长的住院期间需要护理人员持续照护,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帮助提高VSD引流效果。

多元化护理是综合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的结合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6]。骨科外伤患者术后采用VSD引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焦虑与担忧的原因,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了解VSD的临床疗效与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的注意事项。另外对患者的饮食、疼痛、体位进行特别强化护理,VSD引流可使患者丧失大量蛋白质,饮食补充是优质蛋白摄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但由于患者创伤的影响,引流期间不可自由下地活动,患者饮食不当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便秘等不适。疼痛是一切不舒适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规药物镇痛,定时给药可在疼痛发起之前进行抑制,可保证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充分休息、活动,减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并发症。另外充分的休息可有效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与抗生素使用时间。VSD技术的核心即为引流通畅,在适当的压力、冲洗的干预下可使创面的坏死物及时清除,为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局部微环境,有利于创面皮肤的潜行。本项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元化护理方式,护理干预后创面愈合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多元化护理应用于VSD引流骨外伤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负压外伤创面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研究
间歇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负压”为何能隔离病毒
“生态疤痕”能否修复——渭南为矿山创面“疗伤”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