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延伸护理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2-10-15 07:21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肩袖肌力关节镜

齐 晶

(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 辽宁 盘锦 124010 )

肩袖损伤临床表现主要为肩痛、肌肉萎缩、肩部旋转不便等,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该术式临床效果较好,但康复时间较长,一般为6-12个月,因此术后护理显得至关重要[1]。传统住院护理时间较短,无法保证患者术后预后效果,为此我院对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分别执行常规护理和延伸护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资料源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入住本院的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共90例,根据入院顺序均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为24例,女性为21例,年龄为43-71岁,平均年龄为(56.45±5.68)岁。观察组男性为26例,女性为19例,年龄为41-69岁,平均年龄为(56.12±5.53)岁。2组患者其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纳入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确诊为肩袖损伤,患者肩部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均行全麻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具备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可接受随访;患者和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目的等,同意参与本研究;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2)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障碍、阅读或理解能力障碍者;存在既往肩关节手术史者;合并神经肌肉损伤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影响愈合者;康复期再次受伤者;合并偏瘫者;资料缺失、不配合研究或中途失访者。

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对患者肩部四周作冰敷处理,每天冰敷2-3次,直至出院;使用颈腕带悬吊患肢,在肘部和胸部之间垫1个软枕垫,使肩关节轻度外展,保持末梢血供顺畅;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对其进行出院指导等;叮嘱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对照组相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延伸护理。为患者建立档案,由责任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探访等多种方式在患者出院后的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延伸性心理护理。患者出院后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及时电话或者当面访视,了解患者的内心真实想法,鼓励患者主动表达情绪,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安慰鼓励患者,以助于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延伸性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在随访时引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纤维等食物。术后1-2周内,患者饮食应清淡,多食用水果、蔬菜、豆制品、蛋类、鱼汤等,少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术后2-4周内,患者多食用动物肝脏、鱼类、骨头汤等食物,促进骨骼生长和伤口愈合。术后5周,患者多食用铁、钙、锰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并搭配鱼汤、鸡汤、骨头汤等,可加入红枣、枸杞等。(3)感染预防护理。关注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伤口恢复情况,引导患者保持卫生清洁,勤洗手,勤换衣物,避免切口感染。(4)延伸性并发症护理。随访时,应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如果患者发生并发症,应及时有效护理,督促患者按时复诊,控制并发症进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5)延伸性健康教育。随访时,应对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术等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病情能有所了解,并正确认识,加深患者的理解和掌握。(6)分阶段康复训练指导。①第1阶段:即术后7天-7周:出院前,为患者建立个人资料,指导其出院,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此阶段进行的是被动活动,锻炼后应冰敷30分钟。活动主要在健侧辅助下进行,缓慢、主动、用力屈肘关节,主动伸腕、屈腕,伸指、握拳,前臂旋前、旋后。②第2阶段:即术后8-11周:进行无痛全关节活动,如钟摆练习,被动外旋,肩关节被动前屈上举,被动内收、外展、内旋、爬墙等。进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引导患者用患侧手刷牙、洗脸、梳头、洗澡、穿上衣、系带、如厕等。③第3阶段:即术后12周:此阶段进行的是肩关节主动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利用哑铃抗阻力练习、本体感觉训练以及墙壁拉力器抗阻力训练。

3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评价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的疗效、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疗效评价方法:肩部无压痛,活动不受限,肌力V级评为优;外展不<32°,内收不<16°,前屈不<80°,后伸不<40°,活动轻度受限,肌力IV级评为良;肩关节外展幅度增加不<60°,内旋、外旋幅度增加不<40°,肌力相比手术前有所改善评为可;有局部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明显,肌力相比手术前改善不明显评为差[2],计算优良率。运用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法从疼痛(15分)、日常活动(20分)、关节活动度(40分)、肌力(25分)4个方面开展肩关节功能的评价,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3]。分别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SAS、SDS评分分别超过50分、53分即判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分值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4]。使用自制问卷开展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工作,问卷满分100分,分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

5 结果

5.1 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疗效的对比: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中疗效为优者3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中优27例,良8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7.78%(35/4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x2=4.406,P<0.05。

5.2 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肩关节功能状况对比: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对比分,n=45)

5.3 护理前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观察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46.38±7.19)分、(23.12±5.93)分,SDS评分分别为(45.44±6.28)分、(26.48±4.86)分;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47.55±8.25)分、(39.52±4.33)分,SDS评分分别为(46.14±7.73)分、(37.73±5.77)分。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t=0.872、0.73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8.936、6.528,P<0.05。

5.4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者28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3.33%(42/45);对照组患者中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为75.56%(34/4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x2=5.414,P<0.05。

讨 论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是肩袖损伤的主要术式,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6-12周是患者骨和肌腱的愈合期,因此需在术后6周内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研究发现,正常关节若制动4周则会挛缩,而受伤关节若制动2周便会发生结缔组织纤维融合,导致关节运动功能丧失[5-6]。延伸护理属于传统住院护理的延续,旨在教会患者学会正确的康复方法,自主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及时进行电话或当面随访,并针对性地在心理、饮食、感染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以及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7]。

本研究结果提示,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疗效优良率达到了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且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度、肌力各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延伸护理的应用相比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提升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的疗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6%,可见延伸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取得患者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患者实施延伸护理能显著提高疗效,有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肩袖肌力关节镜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为什么“肩周炎” 总不好?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肩袖损伤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