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中的效果观察

2022-10-15 07:21李金辰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疼痛感四肢状况

李金辰

( 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 , 天津 300200 )

生活节奏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车祸率增高,致使目前临床上四肢骨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四肢骨折的患者通常会有骨折部位肿胀、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运动的限制,还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压力[1]。患者容易因此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因此心理状态出现异常[2]。临床上采取四肢骨折术给予患者治疗后,如果不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可能会加重疼痛感给患者生理、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如深静脉栓塞等[3]。为了能让患者尽可能减少疼痛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本研究选取本院接诊的部分四肢骨折患者,旨在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中的效果,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按患者意愿均分到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女26例,男24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为(37.9±2.6)岁。观察组女25例,男25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为(38.2±3.1)岁。(1)纳入标准[4]:确诊为四肢骨折;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知道并自愿加入此次研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肝肾重大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沟通者。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实施。

2 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四肢骨折术后给予临床的常规护理,例如健康宣教、患者在四肢骨折后给予临床的常规护理。例如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用药。进行饮食指导,护理疼痛等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常规疼痛护理以及病房环境护理等措施[5]。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心理护理干预。(1)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消失后,患者会感受到手术创口带来的剧烈疼痛,护理人员要从心理上支持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对自身疼痛感的持续时间、疼痛强度有大体的了解,减少因为对疼痛的未知感而带来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6]。(2)给予患者行为支持。护理人员不仅是要让患者自我评价自身的疼痛程度,还要在护理操作中根据患者的反应来判断患者的疼痛状况。根据每个患者实际的疼痛程度、疼痛范围以及疼痛部位等状况来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这样在行为上给予患者支持不仅可以更加有效缓解疼痛,还能让患者感受到护理工作带来的舒适度。(3)给予患者认知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疼痛产生的可能原因、缓解疼痛的方法以及如何预防不必要的疼痛,让患者可以了解疼痛的相关知识[7]。并且借助成功案例的讲解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自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对错误的术后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患者纠正,避免不良习惯给患者病情康复带来的阻碍。

3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评估。借助NR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一条直线平均分为10小段,每一段代表1分,总分为10分,让患者根据自己1天内的疼痛状况,选择自己疼痛感最强的数字,在对应数字上做出标记[8]。数字值越大,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高。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疼痛感不会影响到睡眠;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此时疼痛感强烈,患者无法安然入睡;剧痛:10分。(2)心理状态评估。利用SAS评分量表、SD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量表中包含20个项目,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在该方面的不良心理状况程度越轻。(3)满意状况评估。利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让患者自行填写来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状况。问卷满分为100分,根据得分不同划分患者的满意度。不满意:问卷得分<60分;一般:问卷得分介于60-80分之间;满意:问卷得分>80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干预前后2组NRS评分以及NRS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NR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NRS评分更低(P<0.05),且观察组NR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数据如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NRS评分以及NRS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分,

5.2 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A评分比较:干预前后相比,2组SAS评分、SD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数据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A评分比较(分,

5.3 2组护理满意状况比较: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P<0.05),数据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状况比较(n,%)

讨 论

临床手术过后,疼痛是患者需要面临的一个术后症状,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对整个身体状况都会有消极影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休息等,其现在已经成为除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外的"第五生命体征"。大部分骨科疾病患者都会伴有疼痛症状,而且通常疼痛感对患者存在着负向心理作用,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9]。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镇痛效果更好的镇痛剂以及镇痛方法也在不断出现,虽然这些方法能够给患者带来更佳的镇痛效果,但是同时伴随着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就是会大幅度提升患者的经济负担。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来缓解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骨科四肢骨折的患者而言,是一种没有副作用并且经济的术后镇痛方式,可以减少疼痛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表明,虽然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NRS评分都有显著的降低(P<0.05),但是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R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也就是说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不仅如此,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也明显更低(P<0.05),说明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均比对照组要轻。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在心理上、行为上给予患者支持,还会给予患者相对的认知护理,保证患者能够了解疾病术后的疼痛感的相关状况。这样能够更加了解疼痛的相关知识,减少因为对疼痛原因的未知、对疼痛持续时间的不了解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心理情绪,让患者树立起治愈信心,积极配合护理,加速病情的康复[10]。疼痛感不良影响的减少、病情恢复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状况,这与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疾病给患者心理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患者心情愉悦,有助于医院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疼痛感四肢状况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无痛胃镜的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感,你有吗?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