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护理对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受损及压疮发生的影响

2022-10-17 01:16蔡雅鑫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2期
关键词:指示牌卧床压疮

蔡雅鑫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广元 628000)

神经外科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所收治的患者常存在意识、肢体障碍等情况,因此患者以卧床为主。但是由于患者病情影响,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营养失调的情况;同时,由于皮下脂肪变薄、骨隆处突出等影响,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随着患者卧床时间的延长,其机体抵抗力也会进一步降低,由于剪切力、摩擦力的影响,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破损,甚至会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对于患者而言,其卧床期间局部组织受到的压迫较为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容易引发软组织缺血、缺氧,加大压疮发生风险。因此,在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干预,防止皮肤受损,积极预防压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54例,观察预警护理下的压疮发生率、皮肤不良状况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分析预警护理对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受损及压疮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神经外科长期卧床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54~69岁,平均年龄(62.19±2.33)岁,卧床时间1~52 d,平均卧床时间(27.63±2.94) d,体重45~86 kg,平均体重(65.29±3.48) kg。观察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1.75±2.30)岁,卧床时间1~51 d,平均卧床时间(27.53±2.40) d,体重45~85 kg,平均体重(65.53±3.04) kg。两组性别、年龄、卧床时间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翻身工作,一般1次/2 h,在此期间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扣背操作,在患者受压部位放置水垫。护理人员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皮肤受压部位情况,尤其是骨骼突起部位。在对患者开展相关保护性措施进行约束时,需控制好松紧度。观察组实施预警护理:①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知识教育,使其意识到压疮的危害性,了解相应的危险因素,积极配合临床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因素影响,防止皮肤受损,降低压疮发生率;可使用Brandon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根据相应的结果分析患者患者压疮情况,依据压疮风险程度提供相应的等级标识牌进行分类,以便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分类标准如下:15分以下者给予黄色指示牌,低于13分者给予橙色指示牌,11分以下者给予红色指示牌,10分以下者给予黑色指示牌;②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干净,及时清理,拉直褶皱部位,保持平整,防止对皮肤造成损伤,根据患者指示牌颜色决定具体翻身频率;橙色、黄色指示牌:1次/h,在此期间可以使用橡胶圈或软垫;黑色指示牌:1次/h;红色指示牌:2次/h;③对皮肤状况进行观察,查看有无红肿胀痛情况,同时需要测量温度,如果存在皮肤肿胀,可以利用按摩悬空的方式进行干预,主要用于相关高危部位,如肘关节、臀部、足跟等;通常情况下患者皮肤护理及按摩为1次/4 h;如果患者出现皮肤发红,需使该部位适当悬空以减轻其持续性压力承受情况;针对皮肤褶皱部位,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干燥性,避免相关部位处于潮湿环境;④开展针对性饮食干预,饮食以半流质或流质为主,多进食骨汤、鱼汤等,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对病情改善具有重要作用;⑤清洁患者皮肤,保证干燥性,由于背部承受压力较大,因此需要使用爽身粉进行擦拭;观察患者情况,如果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需及时更换衣服,减少不良因素影响;如果患者存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需进行密切观察,做好排泄物清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皮肤不良状况发生率、生活质量、满意度。压疮发生率:压疮例数/总例数×100%;皮肤不良状况发生率:皮肤不良状况包括溃疡、破损、红肿;生活质量:使用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评估,包含8个方面:生命活力、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各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包含5个方面:护理态度、皮肤干预、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安全防护,每项20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未发生压疮,对照组发生4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81%(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200,=0.0376)。

2.2 两组皮肤不良状况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状况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033,=0.0427),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不良状况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命活力、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态度、皮肤干预、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安全防护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s,分)

3 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进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存在较高的压疮发生风险,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而言,其较为常见的一个护理问题就是压疮,临床认为其主要为局部组织受到长时间的压迫,进而导致缺血、缺氧情况的发生,最终引发组织溃烂坏死。对于患者而言,如果该情况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感染,危及生命安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期间需提高护理干预重视程度,积极评估压疮风险,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防止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避免对其康复造成影响。

在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护理中,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单一,通常在问题发生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并未重视相关危险情况的预防,因此护理效果不够理想,需选择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预见性护理具有前瞻性特点,护理期间的各项措施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对患者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及判断,以预见性的眼光看待整个护理过程,并提供相应控制手段,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康复效果。由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存在较高的压疮风险,但该情况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需加强预警护理的应用,以减少各种可能诱发压疮的不良因素,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避免受到其他伤害,加快身体康复速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预警护理能提前预料到危险因素,积极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积极为患者变换体位,能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到的压力,可减少皮肤受到的损伤,有利于减少局部剪切力与摩擦力,对血液流动具有促进作用,进而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有利于减少压疮诱因,降低压疮发生率。护理期间积极开展饮食护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可有效预防压疮;观察组溃疡、红肿与破损发生率和皮肤不良状况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预警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强,对患者皮肤状况进行密切的评估,能掌握皮肤变化情况,提早发现局部受压,进而减少皮肤不良状况的发生。因为长期卧床患者自主活动能力较差,部分患者存在意识不清或躁动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约束,这种情况下易导致皮肤受压损伤,且由于治疗需要,患者需要留置各种管道,在进行固定工作时也容易导致皮肤受压损伤。在病情监护中,心电监护电极片透气性差,长时间使用,在汗液的刺激下易出现皮肤起泡、破溃,进而引发皮肤破损;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期间为患者普及压疮预防知识,积极开展心理疏导,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悲观、消极情绪,积极面对自身病情,而且预防性措施可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因为该护理模式有效建立了与患者间的沟通,使患者对各护理措施表示理解,从而给予护理工作极大的支持,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而且护理人员对患者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使患者得到较大的关心及关怀,满足身心需求,进而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预警护理用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皮肤受损情况,降低压疮发生率和皮肤不良状况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指示牌卧床压疮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如何有效避免卧床老人发生肺炎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日本景点指示牌太多?
好好躺着也可以治腰椎盘突出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秋雨
想引起司机注意?让交通标志上的小人“动起来”
病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